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
点击查看
什么样的医学科普能在全国评选中脱颖而出?从健身操、辟谣日历到饮食攻略,快收藏这些超实用“中山科普”!
《颈腰椎健身操》系列共分为六个科普视频,分别是中青年颈椎健身操、老年颈椎健身操、中青年腰椎健身操、老年腰椎健身操、颈椎术后康复健身操、腰椎术后康复健身操。由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董健教授团队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十易其稿,专门针对中青年白领、老年人、术后康复三类人群不同的身体情况编排设计,并动作示范,科学而通俗的详细讲解了各节运动的要领、锻炼内容及注意事项。
《心理病=精神病?》属于《心血管健康谣言“粉碎机”》系列视频之一。该系列视频脚本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研所程蕾蕾主任医师心血管疾病科普故事书《说句心里话》一书为基础,进行精细打磨,设置悬念,让故事更吸引人。邀请热心科普事业,并具有一定表演基础的医院员工和志愿者参与拍摄,把微情景演活,并以创新的微视频心血管故事“辟谣帖”在各类媒体平台、特别是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形成为广大居民群众易于接受、乐于分享的新型科普传播方式,针对网络健康谣言,应用于当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宣教,倡导健康生活、科学就医、防病于未然的理念,成为权威的健康谣言“粉碎机”,产生显著的社会影响,让更多人群受益。
《健康辟谣日历》为我院宣传部团队制作,它紧扣“谣言粉碎机”主题,以健康日历形式,每天破除一个健康谣言。作品从存在健康误区最多的“谣言重灾区”中,梳理出365个谣言点进行精准辟谣。每条辟谣以100字左右专业解读简明扼要说明问题,并辅以365幅漫画图解和配乐音频解读。该作品被中央网信办、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共同评为“2020年度中国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与中宣部、科技部、中国科协共同举办的“健康知识普及行动——2021年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中荣获科普文章类优秀作品。
《肝脏有话说——乙肝不可怕》为我院消化科张宁萍团队创作的《肝脏有话说》系列科普视频其中之一。以“情景剧微视频+动画”形式分别讲述了肝脏的生理功能、从源头认识脂肪肝、肝硬化的患者怎么吃更健康、了解并重视药物性肝损害,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和面对慢性乙型肝炎。同时每一集还针对“关于肝病的谣言和误区”,由中山医院消化科沈锡中教授等权威肝病专家进行点评,并介绍肝脏疾病的预防、保健等知识。
本视频是由肿瘤内科68w护理团队与肿瘤防治中心团队协同创作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了如何正确面对疼痛,以及疼痛控制的重要性。“用止痛药就会上瘾”这是个误解,成瘾的人追求的是大剂量注射后血液内药物浓度突增带来的“欣快感”,而现在使用的都是控释、缓释型口服药,作用持久均匀,不会带来这种感觉。规范用药是不会变为“瘾君子”的,当肿瘤得到治愈或有效控制后,疼痛可以缓解或消失,止痛药的量即可减量甚至停药。
《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N95、KN95……傻傻分不清?》
疫情期间,口罩的选择尤为重要。主创人员团队第一时间推出科普动画,向公众普及了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以及N95、KN95、FFP2等的作用和区别。
在现在这个物质丰盛的年代,人们早已不愁吃穿,可是怎么吃,健康吃有必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女性50%以上、男性33%以上的肿瘤,与饮食营养有关。合理的饮食营养对肿瘤治疗有辅助作用,饮食不适宜,则可能会引起或加重肿瘤的发展。该科普文章针对如何吃才能把患癌的风险降到最低,给予受众一个权威解答。
连续剧,健身操,心理病,新时代,医院,斩获,大奖,全国,各类,科普,辟谣,肿瘤,肝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