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
点击查看
▲文章来源:赛柏蓝器械
▲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
京津冀“3+N”联盟已完成的人工晶体、药物球囊和起搏器类耗材集采,均采用“带量联动、双向选择”方式,此外,正在推动的骨科创伤类耗材集采也将联动河南12省联盟集采价格。
如今,陕西省牵头的9省(区、兵团)联盟集采,也加入了带量联动采购的大营。大型跨省联盟集采中,价格联动似乎已成为重要趋势。
全国集采中选产品,需要参加
1月26日,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省际联盟人工晶体类医用耗材带量联动采购公告》,决定在
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新疆兵团、湖南、广西、海南
等9省(区、兵团)区域开展人工晶体带量联动采购工作。 联盟地区2020年开展人工晶体手术项目的公立医疗机构均应参加。其他公立医疗机构及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按所在联盟地区相关规定自愿参加。省际联盟采购主体以2021年1-12月所有人工晶体类医用耗材的实际采购量为基础,按照总采购量的70%形成意向采购量。采购周期一年,自中选结果实际执行日起计算。本次带量联动采购品种范围为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上市
人工晶体(硬晶体除外)
,按照功能属性不同分为18个采购单元。其中,单焦晶体11组,多焦晶体4组,散光晶体2组,其他晶体1组。具体分组如下:需要注意的是,
全国省级(含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已中选产品,必须参加本次带量采购;对必须参加而不参加的产品,经联采办审核批准后,撤销其挂网资格。本次带量联动采购工作结束后,如果产生新的省级人工晶体带量采购中选品种,相关企业可向省际联盟提出申请,如其申报的中选价格不高于同产品组最高价,则该申报产品可增补至《供应清单》,供采购主体作为增量产品采购。报名条件中明确,申报企业申报的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省级(含省际联盟)带量采购工作中获得中选资格,
且以不高于全国省级(含省际联盟)带量采购最低中选价的价格申报。此外,申报企业须承诺:根据与采购主体签订的采购协议,在采购周期内满足采购主体的采购需求,保持带量联动采购前后伴随服务供给的延续性,维持服务内容及费用标准不变化。供应方面,生产厂商(含进口产品全国总代)原则上应保证《供应清单》中的所有产品在联盟区域的有效供应。如确有个别产品无法供应某个特定省份,需提前说明,则该省份所有采购主体均无法选择该产品。在执行本次带量联动采购中选结果时,由未供省份撤销该产品的挂网资格。2020年7月,陕西曾牵头开展宁夏、甘肃、青海、新疆、新疆建设兵团、湖南、广西、贵州、海南和陕西等10省(区、兵团)联盟人工晶体集采。带量采购总量共168987个耗材,22家企业参加,中选企业18家。在企业申报的100个品类中(进口产品89个、国产产品11个),共有56个中选(进口产品50个、国产产品6个)。
与省际联盟省(区、兵团)原采购价相比,中选价平均降幅44%,最高降幅达到85%。在陕西省牵头的新一轮人工晶体联盟集采中,采购方式为带量联动采购。报价方面,企业须如实填报对应产品全国最低省级(含省际联盟)带量采购中选价格和拟供应价格,
拟供应价格不得高于该产品全国最低省级(含省际联盟)带量采购中选价。
无法满足的,取消该组内该注册证下所有产品的申报资格。经联采办审核批准后,撤销相关产品挂网资格。对拟供应价格明显高于同采购单元其他申报产品的,由省际联盟专家组确定,并组织谈判组参照同采购单元价格与申报企业进行谈判,谈判成功的确定拟供应价格,谈判不成功的按未中选产品处理。同企业相同功能属性产品报价时应保持合理价差。经审核通过的申报产品及拟供应价格,形成《供应清单》。采购周期内采购主体完成协议采购量,超出协议采购量的部分,中选企业仍需按中选价格进行供应,直至采购周期届满,
如其他地区带量采购中选价格比本次带量联动采购中选价格低的,实行价格联动。值得关注的是,京津冀“3+N”联盟开启人工晶体(硬晶体除外)带量联动采购已于近期公布中选结果
(中选结果及价格详情见文末)
。该联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山东、四川、重庆、西藏、河南、贵州等14省(自治区、直辖市)。据官方数据,人工晶体在去年平均降幅46.4%的基础上,再次降低16.91%,平均价为2347元/片。按照采购文件,京津冀“3+N”联盟人工晶体采购周期内,如其他地区带量采购中选价格比本次带量联动采购中选价格低的,同样实行价格联动。也就是说,此次陕西省联盟集采中,报价上限将参考京津冀“3+N”联盟集采中选价格,如果集采中出现更低报价,京津冀“3+N”联盟也将进行价格联动。2022年,是否会有更多联盟选择带量联动采购方式开展医用耗材集采工作,各类高值耗材价格体系如何变动,赛柏蓝器械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