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息肉、囊肿、增生等,哪个才是癌症的先兆?
平时体检时,有不少人看到自己的报告写着什么结节、囊肿啥的,就会害怕这些会不会是癌症的先兆。那这些最常遇到的“结节”、“息肉”、“囊肿”、“增生”,是不是癌症的先兆呢?
首先说说这个“结节”,一听“结节”这个词,应该就知道它的体积并不大——结节一般小于75px。超过75px的那就不叫结节了,而是叫肿块或包块。
有些人可能会有疑问:大一点就叫肿块,那结节会不会是肿瘤的早期阶段呢?
其实一般结节都是属于良性的,比如皮肤结节,跟癌症毫无关系;乳腺结节更是普遍到跟感冒一样存在,并且95%的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
那肺结节呢?许多人体检拍个X片或CT,被提示有肺结节,就会十分担心那是不是早期肺癌。其实肺结节也是大部分都是良性,只有少部分是恶性,不到10%。
那怎么看是不是肺癌呢?其实如果肺结节的情况已经能提示肺癌了,那检查结果上面就会给出肺癌的诊断,至于没给出来,大部分都是良性;还有一些不确定的,医生也会让你定期复查观察。
再来说说“息肉”。这个“息肉”其实就是多长了一小块肉,一般是在空腔脏器里长,比如鼻、胃、胆、肠等,所以我们一般听到的是鼻息肉、胃息肉、胆囊息肉和肠道息肉等。
鼻息肉属于良性的肿瘤,鼻息肉恶变的可能极为罕见;至于胃肠道息肉,相对来说需要引起重视,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癌变率高达10%-30%,建议早期切除,且定期复查。
当然即便不是腺瘤性息肉,比如增生性息肉,属于良性病变,但也有少部分人会继续长大,发生癌变,因此也建议定期复查或早期切除。
胆囊息肉有多种,比如胆固醇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其中腺瘤性息肉癌变的可能性还是较大的,所以发现胆囊息肉,单发,体积大于25px,或生长速度较快,建议早期手术切除;如果是多发性胆囊息肉,生长速度又慢,那可以继续定期观察。
再就是“囊肿”。乍一听肝囊肿、肾囊肿就会觉得害怕,但是又想到皮肤囊肿就觉得它不可能是癌症,那么囊肿会不会癌变?
囊肿几乎不会发生癌变,它是属于良性病变,所以不用担心它的癌变问题。
那像肝囊肿这样的严重吗?一般来说体积比较小(小于125px),生长又缓慢,也没啥症状,那就没啥严重的,也不需要特别的治疗,每年定期复查一下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有明显症状,或者体积比较大,就要积极治疗,以免出现囊肿破裂,引起急腹症或肝功能异常。
所以囊肿虽然看起来更像癌症,但实际上相对来说要安全一些。
最后说说这个“增生”,这个概念算是比较广泛的,上面提到的结节、息肉和囊肿都有或可能存在增生,比如乳腺增生结节,增生性息肉或增生性囊肿,但它是良性的。
增生其实是属于为了适应身体发展的需要而增长,这种增长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比如前面说的乳腺增生,前列腺增生;病理性的比如息肉,肿瘤或癌症。
一般情况下,增生都是属于良性,少部分比如出现不典型增生(食管、胃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那就属于癌前病变了。
简单总结一下,结节几乎都是良性,但肺结节要留意一下;息肉中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较高,如果有息肉,可以考虑早期切除;囊肿跟癌症没有关系,但是如果囊肿较大,或发展较快,要积极治疗;最后是增生,一般的增生都没啥事儿,但是出现不典型的增生则可能是癌前病变,需要尽快积极治疗。
最后再来回答一下,为什么明明是良性,或者几乎都是良性,医生还让我们定期复查,是不是为了挣检查费?
其实真不是,有些肿瘤虽然早期是良性,但是不能保证一直都是良性,可能会变成恶性;有些肿瘤虽然早期很小很小,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恶性,但它可能原来就是癌症,或者突然因为某些因素刺激,它可能疯狂地增长。
因此,为了不抱侥幸心理,警惕癌变,我们要时不时留意观察它一下,万一它真癌变了,早期被我们发现了,治疗起来还是容易的。如果十年八载都不管不顾,觉得它是良性就安心睡觉,等它都长大到出现明显症状,影响到我们日常生活,往往就迟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