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胀痛不止,中年“危机”来袭。
胶质瘤(Glioma),是来源于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的肿瘤的统称,约占颅内肿瘤的40%-50%,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也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我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5-8/10万,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疾病。
胶质瘤危害不容小觑
很多电视剧的情节安排中,经常有这么一幕:主角偶然间出现反复头晕头痛,开始并无大碍。不久后,就突然晕倒,一检查发现,颅内发现“胶质瘤”,且已入晚期,难以医治。
沈建康教授表示,影视剧根据艺术表达的需要,可以适当夸大,虽然医学上不够严谨,但回归到现实生活中,胶质瘤确实存在不容小觑的危害。
临床上一般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分级系统,将胶质瘤化分为Ⅰ-Ⅳ四个等级。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在得到规范合理的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患者可获得较长的生存期;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则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
胶质瘤日常症状的自我判断
与其他脑肿瘤类似,胶质瘤的症状与肿瘤的位置密切相关,常见表现包括:
● 肿瘤占位引起的高颅压表现。即由于颅内压增高,引起患者头痛、呕吐等症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胶质瘤患者的呕吐常不伴随恶心,而是一种剧烈的、喷射状呕吐。
● 肿瘤侵犯不同功能区,导致不同的功能障碍。如认知障碍、感觉缺陷、偏身麻木等。
● 多数脑胶质瘤患者以癫痫发作为主要表现,肿瘤发生的位置不同,癫痫发作的部位也不一样。
沈建康教授特别提醒,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病史可在几个月甚至按年计算,而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病史往往仅有几个星期至几个月。在临床上,就有患者仅仅在短期内感到头晕头痛、肢体乏力而前往医院就医检查时,发现患上了脑胶质瘤,且肿瘤已生长得很大。
因此,在日常出现持续反复的头痛、有喷射状呕吐甚至癫痫发作时,要高度警惕患上胶质瘤的可能,应及早前往具备诊疗能力的专业医院检查,明确诊断。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