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医药行业的“成绩”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整理:裴燕 来源: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2020年中医药事业发展统计提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医疗资源、医疗服务、中医药教育、中医药科研、获得财政拨款、文化普及等方面,以数据为支撑,概述了中医药2019年和2020年的发展对比情况。
政策财政助力资源、服务同上涨
《报告》指出,从整体上,2020年,中医药行业积极推动落实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数增幅达9.9%,中医总诊疗量达10.6亿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可及性不断增强,中医药教育稳步发展,中医药科研产出持续增长。 《报告》还详述了2020年中医药行业在医疗资源、医疗服务方面取得的“成绩”:
与2019年相比,除全国中医总诊疗量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降9.1%,其他数据均呈现出不同比例的上涨。
在中医医疗资源方面 , 2020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达到7.2万个,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9.9%。全国中医类床位数为143.3万张,比2019年增加7.8%。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中,中医药人员总数为83.1万人,比2019年增加8.3%。其中,基层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达18.4万人,比2019年增加11.3%。
在中医医疗服务方面 ,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国中医总诊疗量为10.6亿人次,比上年减少1.1亿人次,下降9.1%;中医总诊疗量占全国总诊疗量的16.8%,较2019年上升0.4%。中医类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为291.5元,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11.2%,按可比价格上涨7.9%;人均住院费用为8631.7元,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7.3%,按可比价格上涨4.2%。在基层,2020年能提供中医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占同类机构比重分别为99.0%、90.6%、98.0%、74.5%,与2019年相比分别增长0.7%、4.7%、0.9%、3.2%。 中医药工作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近年来国家层面对中医药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2020年,中医药行业的“成绩”离不开这些政策的支持。
2016年10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视中医药经典医籍研读及挖掘,多方面系统继承历代各家学术理论、流派及学说,不断弘扬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挖掘民间诊疗技术和方药,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从服务体系、人才建设、管理体制等方面出发,力促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除了国家政策之外,各地也出台了不少促进中医药发展的相关政策。
另外,《报告》还显示,在获得财政拨款方面,2020年中医机构获得财政拨款达981.9亿元,比2019年增加71.2%;占卫生健康部门财政拨款13331.5亿元的7.4%,比2019年的6.5%有所增加。
教育、文化加持 为未来助力
《报告》中除了提到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取得的成绩之外,还详细汇总了中医药行业在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数据。
2020年,除了全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与2019年持平之外,其他数据也均呈现出上涨的态势。这为今后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基础和文化支撑。
在中医药教育方面 ,2020年全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44所,与2019年持平;设置中医药专业的高等西医药院校150所,比2019年增加17所;设置中医药专业的高等非医药院校250所,比2019年增加23所。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毕业生数为21.1万人,招生数为26.2万人,与2019年相比分别增加5.2%、5.3%。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专任教师较2019年增加了4.5%,且高学历者所占比例增加明显。2020年全国有中等中医药学校39所,比2019年增加1所;设置中医药专业的中等西医药学校135所,比2019年增加11所;设置中医药专业的中等非医药院校204所,比2019年增加15所。与2019年相比,全国中等中医药学校毕业生数下降11.7%,招生数增长4.8%,教职工数增长15.0%。
在中医药科研方面 ,2020年全国中医药科研机构从业人员共计23132人,与2019年相比减少了758人;在研课题共4056个,比2019年增加2.0%;发表科技论文7222篇,较上年增长9.2%。
在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方面,2020年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水平保持高位,普及率达94.2%,较2019年增长了1.7%;阅读率达92.6%,较2019年增长了2.5%;信任率达92.9%,较2019年增长了1.9%;行动率达62.2%,较2019年增长了4.0%。2020年中国公民中医药文化素养水平达到了20.7%,较2019年增长了5.1%。
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高光时刻
近年来,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凡涉及中医药行业相关的报道无不提到“迎来发展新机遇”“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等字眼,这也是业内人士对中医药行业发展势头的统一观点。
这一观点在《报告》呈现的数据中也得到了印证。
未来,中医药还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一,教育资源的提升将为中医药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基础;第二,中医药文化普及率的提升将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进而提升中医药机构的体量;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频繁推出的利好政策将为中医药的振兴发展保驾护航。
据不完全统计,仅2021年,国家就出台多份重磅文件推动中药振兴发展:
2月9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七个方面提出了28条措施解决中医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高质量供给不够、人才总量不足、创新体系不完善、发展特色不突出”等问题。
6月底,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意在通过增强中医临床科室的设置、鼓励设置中医二级学科或专业组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以及通过完善中西医协同制度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
7月1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设30个左右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重点提升中医药基础研究、优势病种诊疗、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医药装备和中药新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能力。
7月7日,《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出台,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学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
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医药发展的调研中提出,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特别是经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传染病之后,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健康水平日益提高,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中医药独特的医疗保健模式的重要价值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
综上所述,不管是从现实环境,还是从国家政策来看,中医药已经开始呈现出高时刻,并步入振兴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孙丽红
审核:汪言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