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自然站立,两个膝盖却挨不着,是腿变形了吗?

2022-01-26 13:59   MV医学微视

  好看的腿总是细长直的,不好看的腿,却各有各的特点,今天我们就来聊一种临床非常常见的腿部畸形——O型腿。                                               ...

好看的腿总是细长直的,不好看的腿,却各有各的特点,今天我们就来聊一种临床非常常见的腿部畸形——O型腿。                                                 

O型腿,我们也常称为罗圈腿,顾名思义,就是自然直立时,两膝不能并拢,腿部呈现出0型甚至O型的畸形状态,医学上称为膝内翻。
判断O型腿其实很简单,我们可在大腿股骨头到脚踝做一条连接线,称为下肢机械力线,正常情况下,这条线会正好通过我们膝关节的中心点,而O型腿的患者,这条线却会在膝关节中心点内侧。

很多人会疑问,膝关节已经跑到下肢机械力线外面去了,按理说应该叫膝外翻,为什么却叫膝内翻呢?
这是因为医学上定义内翻、外翻,是根据远端肢体(小腿)相对于近端肢体(大腿)的状态来决定的。
O型腿的人,相对于大腿来说,小腿是往内收的,因此会得名膝内翻。
两种方法

判断O型腿严重程度           

① 膝内翻角度
通过X线检查,可以测量膝内翻的角度,也就是大腿的股骨,和小腿的胫骨这两条轴线之间的夹角,来判断患者膝内翻的严重程度。
一般我们认为夹角<3°属于正常生理范围;
夹角在3°-15°之间,属于轻中度膝内翻;
夹角>15°则是比较严重的膝内翻。

② 常态膝距
也就是在自然站立状态下,测量两个膝关节之间的距离。
测量时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身体要自然放松,不要使劲绷腿,两个脚踝并拢,让膝盖前面那个突出的骨头,也就是髌骨朝向正前方。
需要注意的是,髌骨朝向正前方≠脚尖朝前。
有的情况下,需要把脚尖分开,来保证髌骨朝向正前方,比如有些人存在“斗鸡眼髌骨”,这时脚尖朝前,会呈现出两个髌骨像斗鸡眼一样往中间聚拢,导致测量两个膝关节之间的距离时出现误差,并非真正的“常态膝距”。

摆好姿势后,就需要家人或朋友,帮助测量此时膝关节之间的距离:
两横指以内(<4厘米),属于轻度膝内翻;
两横指-五横指(4-10厘米),属于中度膝内翻;
五横指以上(>10厘米),属于重度膝内翻。

当然,还要排除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有的人很瘦,恰巧骨盆又比较宽,所以脚踝并在一起的时候,两个膝关节之间的距离可能会相对大一些,这种情况并不算作O型腿。

 O型腿可能导致软骨损伤、骨关节炎           

正常情况下,膝关节是笔直的,我们人体受力的时候,力量可以均匀的分布在膝关节表面。
O型腿的人,力线明显偏向膝关节内侧,因此关节内侧的负重就会更多。尤其在膝关节活动的时候,如果受力过大,超出了膝关节软骨所能承受的范围,就会引起软骨损伤。

如果软骨损伤得不到及时修复,日积月累,软骨一层层地剥脱,中老年以后就会继发骨关节炎,出现老百姓俗称的骨质增生、骨刺、老寒腿等问题。
当然,对于年轻人来说,一般轻度膝内翻的人,正常运动不会受影响,剧烈运动之后也不会有任何的不适。
但是如果是中度膝内翻,往往就会在剧烈运动后,出现膝关节内侧的酸胀不适;重度膝内翻的人,还可能在一些不是很剧烈的运动,或者不是很远的行走之后,就出现膝关节内侧不适。

除此之外,长期严重的膝内翻,还可能连带影响其他关节,导致脚部踝关节内翻、走路时髋关节来回摇摆等。
因此建议发现O型腿后,及早进行治疗。
那么,O型腿应该如何治疗?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查看。
参考资料:
医学微视官网 - 杜辉 主任医师《O型腿》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膝关节,属于,测量,软骨,我们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