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孙宁玲教授:2021高血压领域热点进展回顾

2022-01-24 00:00   高血压大夫.

高血压领域热点进展回顾

42881643065582352

2021年  年度·观点  高血压领域热点进展回顾

2021年,不平凡的又一年。新冠病毒从阿尔法型、贝塔型、伽马型,进展到德尔塔毒株,近期又出现了奥密克戎的新型变异株。病毒变异使得国家和很多医疗机构在防控上投入了巨大精力,但与此同时,慢性病的防控也并没有停止。高血压作为受关注的慢性病之一,一直是全球慢性病防控的重中之重。2021年高血压领域仍有新的发现,值得我们了解。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对2021年高血压领域热点进展做一回顾,以飨读者。

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发布成人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指南提供了以下几条建议。

01    

关于启动药物治疗的时机,指南建议确诊为高血压且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的患者,启动药物降压治疗。

对有心血管疾病或即便无心血管疾病但合并高心血管疾病风险(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收缩压在130~139 mmHg的患者,建议进行药物降压治疗。

02    

建议在开始高血压药物治疗时,进行筛查以确定是否有并发症和继发性高血压。

03    

建议在启动高血压药物治疗时或之后进行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实验室检查及风险评估均在不会延误治疗的情况下进行。

04    

初始治疗药物选择方面,推荐使用以下3类药物中的任何1种作为初始治疗: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CCB)。

05    

推荐将联合治疗作为初始治疗,从提高依从性和治疗持续性的角度,优先推荐选择单片复方制剂(SPC)。

06    

关于目标血压,无并发症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目标为<140/90 mmHg;合并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的目标收缩压为<130 mmHg;合并高心血管疾病风险、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目标收缩压为<130 mmHg。

《中国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 多学科专家共识(2021年版)》  

心率增快是交感兴奋性增高的特征之一,也是血压升高的一种临床表现。高血压患者常伴心率增快,这很可能是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心率增快涉及多个专业学科,心率增快的标准也与传统意义上的概念(60~100次/min为正常;>100次/min为增快)有所不同。

基于近期国际、国内与心率相关循证医学证据的公布,以及多学科对心率管理的需求,《中国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2021年版)》(以下简称《心率共识》)应运而生。

《心率共识》主要阐述了以下内容。

01    

心率可通过诊室、家庭自测、动态或可穿戴设备进行测量,其中诊室静息心率最常用,测量过程应规范化。

02    

高血压患者需要进行心率管理,心率增快可显著增加靶器官损害、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

03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干预切点定义为静息心率>80次/min。

04    

心率管理方法包括排查和纠正引起心率增快的原因,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

药物首选兼有降压、减慢心率和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优先推荐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或比索洛尔,对肥胖、血糖增高或血脂异常患者推荐β和α1受体阻滞剂阿罗洛尔或卡维地洛。

05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冠心病、急性主动脉夹层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10种特殊疾病时,需要有心率管理策略。

06    

高血压患者首先强调血压达标,兼顾心率管理。

《心率共识》注重临床实用性,将主要内容归纳成多条临床建议,更方便读者快速查阅。

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靶目标的干预策略研究(STEP研究)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该研究纳入收缩血压>140 mmHg的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8511例,随机分为强化降压组(4243例),目标收缩血压低于130 mmHg;以及常规降压组(4268例),目标收缩血压低于140 mmHg。

诊室血压测量采用可上传式的电子血压表,同时配备可上传式的家庭血压测量设备。

随访48个月后,强化降压组诊室血压测量血压降至127.5 mmHg,常规降压组血压降至135.3 mmHg,两组相差7.8 mmHg。 强化降压组与常规降压组相比,一级终点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26%[风险比(HR)0.74,95%置信区间(CI)0.60-0.92,P=0.007]。 二级终点卒中发生率降低3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生率降低33%,心力衰竭发生率降低73%,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28%,心血管原因死亡降低28%。 

该研究结果提示   //

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血压降至130 mmHg是安全、有效的,有心血管获益。

控盐对血压及 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健康与控盐”一直是大健康的主题,高血压患者中的盐敏感人群,血压不易控制,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然而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食盐状况以及是否需要评估盐摄入等,尚缺乏有效数据,同时哪种控盐方法更好也一直存在争议。

2021年,我国有几项重要研究成果发布,为通过控盐进一步改善血压控制,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提供了新证据。

代盐和逐步减少盐供应(阶梯限制供盐)对血压的影响(DECIDE-salt研究)

DECIDE-salt研究是一项多中心整群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涉及中国北方3个省市4个区域,纳入了48家养老机构共2248例受试者参与。

研究持续随访24个月,结果显示:  

代盐组与常规组比较,收缩压多降低7.1 mmHg(P<0.001),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40%;

而阶梯限盐供应组与常规组比较,2年内平均血压降低0.6 mmHg(P>0.0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两组无差别。

该研究结果提示,代盐的方法可有效降低血压。

✔代盐与卒中研究(SSaSS研究)

SSaSS研究也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该研究在我国北方5省(河北、辽宁、宁夏、山西和陕西)10县600个村庄中进行,共纳入20995例受试者,入组受试者为患过卒中或60岁以上血压控制不佳且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受试者平均年龄65.4岁,平均血压水平为154.0/89.2 mmHg,入组受试者被随机分配至代盐组和常规盐组,平均中位随访时间为4.7年。

结果显示:  

代盐组与常规盐组比较,钠盐的摄入量减少了0.89 g/d,钾盐增加1.53 g/d;

收缩压多降低3.34 mmHg,舒张压多降低0.67 mmHg;代盐组卒中发生率减少14%;

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分别减少13%和12%。

另据最新消息   //

STEP研究和SSaSS研究被评为2021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最佳论文。

杂志点评:STEP研究者凭借出色的组织能力,证实了SPRINT研究的主要结论,即收缩压降至低于目前普遍接受的目标值能够切实提供临床获益且相对安全。与其等待更多证据,现在就该行动。

50611643065582947   

杂志点评SSaSS研究成果:如果长期可行,代盐策略在中国或者其他国家可能产生重要公共卫生价值。

13551643065583452

小结

高血压作为非传染性慢性病一直是全球防控的主题,2021年既有全球的血压治疗管理策略又有血压评估、治疗共识发布,同时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也显示了我国高血压研究工作与世界高血压领域研究的并行,内容很丰富,这是值得庆贺的事情。

尽管高血压防控还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但领域内专家同道仍在继续努力,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慢性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