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内侧一片片红斑,凶手竟是姨妈巾?

2022
01/25

+
分享
评论
杨希川
A-
A+

每个月的那几天,熬过了肚子痛、情绪低落、疯狂长痘、皮肤变差,却躲不过姨妈巾摩擦大腿内侧导致长出一片片红斑。

49031643065230984|策划/编辑:小雅 责编:Fanny&雅韵 审核:李云

每个月的那几天,熬过了肚子痛、情绪低落、疯狂长痘、皮肤变差,却躲不过姨妈巾摩擦大腿内侧导致长出一片片红斑。这种情况,你曾有过吗?

3261643065231069

悄咪咪告诉你,本花就曾经历过。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会更红更痛

17031643065231311

当然这种红斑除了会在姨妈巾与皮肤摩擦后引起,还可能出现在穿小码内裤粗糙不透气的衣服大量运动后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种摩擦红斑是什么、怎么来的?如果有和小花一样曾出现过类似情况的小伙伴,往下看看小花是怎么应对和处理

摩擦红斑是什么?

摩擦红斑又叫间擦疹、擦烂红斑。主要指的是皮肤的褶皱处因为摩擦、过热、潮湿等刺激而引发的浅表炎症性皮炎。

其实单从文字描述上来看,似乎不是一个难处理的皮肤问题。

但间擦疹,一是如果没有护理好,会反反复复,二是一不留神就会被真菌、细菌感染。所以,也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详细展开说说引起这个“大麻烦”的原因:

间擦疹,是一种容易出现在皮肤褶皱处的皮肤问题,以上也有提到主要是因为皮肤之间摩擦,而褶皱是人人都存在的,摩擦也是人人都避免不了的。

比如在你的腋窝、肘窝、乳房下、腹股沟、颈部折缝、肛周、指/趾间等褶皱部位

由于皮肤皱襞处与皮肤面紧紧贴在一起,活动量大出汗多或穿的衣服粗糙不透气引起皮肤局部潮湿闷热散热不佳,从而导致汗液潴留在皮肤面,造成浸渍,再加上活动时皮肤面不停摩擦等刺激后,就容易引起肉眼可见的擦烂红斑了!

另外,有的时候汗水浸渍后还可能导致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致病菌包括链球菌、葡萄球菌、假单胞菌、或棒状杆菌)。

因此在炎热潮湿的季节,间擦疹的发病率也比较高。

从以上原因总结出,这些人得间擦疹的风险比较高:

● 肥胖的人 体重居高不下,皮肤褶皱处堆积的肥肉要比瘦子的 更明显、更多● 不注意皮肤卫生 不认真清洗自己的皮肤、大汗淋漓后 不及时洗澡 ,汗液一直停留在身上,它可“不香”。 ● 长期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的人 高温、高湿环境 满足了间擦疹患病的条件 ,也给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温床”,皮肤一旦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容易增加患病风险。 ● 免疫力低下的人 比如 婴幼儿 (尤以肥胖婴儿的颈部比较多见,常被俗称为“淹脖子”) 皮肤更加薄嫩, 更容易发生 擦烂红斑。 高龄人群免疫力降低,或者自身有基础疾病比如 糖尿病患者 免疫力低下,容易继发各种感染性疾病。

摩擦红斑会出现哪些症状表现?

44411643065231645 53011643065231999 65561643065232242 

皮肤损害最初的时候表现为大片不规则的 鲜红色或暗红色斑片 ,呈水肿性,边界清楚。 如果及时正确处理,红斑可很快消退。如果炎症继续加重,可能出现 丘疹、水疱,以至糜烂渗出 ,严重的还可能发展成 溃疡 。 皮损经常在皮肤褶皱处出现,范围多局限,通常情况下自己能感觉到 明显的瘙痒感或烧灼感

怎么治疗? 

首先应 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刺激 。用纱布或其他适当的敷料将褶皱处的皮肤分隔开,便于皮肤通风而 保持患处干燥 ,减轻损害。 其次, 减少汗液浸渍 ,保证皮肤处于一个透气干燥的环境中。尤其是多汗人群的多汗部位可考虑用 A型肉毒杆菌毒素 治疗去除诱因,使其变干燥。 如有继发感染,需要 对症处理 治疗。对于细菌感染,外用抗生素药物 (如莫匹罗星) ;继发真菌感染时,使用抗真菌药物。 如果皮肤局部只是表现出一些炎症反应,比如感到刺痛和瘙痒时,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

该如何预防? 

划重点:保持干爽干爽干爽!! 特别是婴幼儿,因为宝宝身上的褶皱处真的太多了,除了脖子一圈,还有手臂两圈、脚上两圈甚至三圈、腋窝处、宝宝的私处等等,尤其是胖的像米其林一样的宝宝, 皮肤褶皱更加明显 ! 所以日常做好皮肤护理,褶皱处做好清洁工作, 保持皮肤干爽十分重要 ,不然就极有可能出现以下图片这种现象。 ↓ 25861643065232510 

成年人也一样,虽然没有那么多褶皱,但也一样要保持皮肤干爽!做好以下几点:

控制体重,别太胖,这个问题,需要自己努力解决。

穿着有讲究,棉质、宽松、透气不能三缺一,娇嫩的皮肤需要自由呼吸。当然用的也有讲究,比如选择透气柔软的姨妈巾,私处更需要自由呼吸。

做个爱干净的成年人,勤洗澡,洗澡后及时擦干皮肤并且涂上保湿乳。运动量大的,出汗后要及时擦干或清洗(特别是皮肤褶皱部位)

室内经常通风,有助于空气流通、避免潮湿。 

皮肤是很娇嫩的,一个不注意就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好好保护和护理好自己的皮肤,愿你的皮肤 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James.W.D.)等.安德鲁斯临床皮肤病学,第11版[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443.

[2]朱德生.皮肤病学.第4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575-1577.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2年01月24日 由「皮肤科杨希川教授」原创,旨在为读者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封面设计:涛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褶皱,摩擦,感染,皮肤,红斑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