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生要知晓九类人员返乡管控要求及措施!
眼下,春节临近,不少打工、上学人员相继返回家乡过年。作为辖区基层医生要强化这些返乡风险人员精准管控。
0 1 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出院后
1、隔离、监测时间
这类人员必须实施集中隔离14天;再居家健康监测14天,在居家条件不具备时,继续集中隔离14天。
2、管理要求
隔离及健康监测期间每日报告体温和症状,上、下午各测量体温一次,是、否超过37.3℃,有、无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症状。
3、核酸检测
集中隔离的第1、4、7和14天各核酸检测1次,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应采集3次,分别为第2、7和14天。
0 2 入境人员
1、隔离、监测时间
这类人员必须实施集中隔离14天;再居家健康监测14天,在居家条件不具备时,继续集中隔离14天。同时要自我监测29~90天。
2、管理要求
隔离及健康监测期间每日报告体温和症状,上、下午各测量体温一次,是、否超过37.3℃,有、无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症状。
3、核酸检测
集中隔离的第1、4、7和14天各核酸检测1次,居家期间2、7、14上门核酸。自我监测期间前4周的每周的第3、7天,后期每周检测一次,同住人员同时检测,采样时间考虑早、中、晚不同时段鼻咽拭子交替循环。
0 3 密切接触人员
1、隔离、监测时间
这类人员必须实施集中隔离14天;再居家健康监测7天,在居家条件不具备时,继续集中隔离7天。同时要自我监测7天。
2、管理要求
隔离及健康监测期间每日报告体温和症状,上、下午各测量体温一次,是、否超过37.3℃,有、无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症状。
3、核酸检测
集中隔离的前7天每天一次,后每2天一次;居家健康监测期间1、2、4、7天上门采样;自我监测最后一天双采双检。
0 4 次密切接触人员
1、隔离、监测时间
这类人员必须实施集中隔离7天;同时要自我监测7天。
2、管理要求
隔离及自我监测期间每日报告体温和症状,上、下午各测量体温一次,是、否超过37.3℃,有、无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症状。
3、核酸检测
隔离期间1、4、7天核酸检测,解除隔离和自我监测(到采样点)的最后一天双采双检。
0 5 高中风险地区人员
1、隔离、监测时间
这类人员必须实施集中隔离14天;再居家健康监测7天,在居家条件不具备时,继续集中隔离7天。
2、管理要求
隔离及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每日报告体温和症状,上、下午各测量体温一次,是、否超过37.3℃,有、无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症状。
3、核酸检测
隔离的1、4、7、14天核酸,居家2、7天上门采样。解除隔离及居家最后一天双检双采。
0 6 “轨迹交叉”人员
1、隔离、监测时间
这类人员(与阳性检测人员有轨迹交叉,但未被明确判定未密接的人员(注意与大数据密接之间的区分)必须实施集中隔离14天;再居家健康监测7天,在居家条件不具备时,继续集中隔离7天。
2、管理要求
隔离及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每日报告体温和症状,上、下午各测量体温一次,是、否超过37.3℃,有、无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症状。
3、核酸检测
隔离的1、4、7、14天核酸,居家2、7天上门采样。解除隔离及居家最后一天双检双采。
0 7 有高中风险地区低风险人员
1、监测时间
这类人员自我监测7天。。
2、管理要求
自我健康监测期间每日报告体温和症状,上、下午各测量体温一次,是、否超过37.3℃,有、无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症状。
3、核酸检测
带48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来本地的,在72小时内(间隔24小时)再检测一次核酸;如无报告,来本地的,必须先检测核酸,待阴性后,在72小时内(间隔24小时)再检测一次核酸。
0 8 外省人员
回来当日核酸检测1次,阴性可正常流动。
0 9 高风险岗位人员
1、隔离、监测时间
这类人员(结束高风险岗位后)必须实施集中隔离休养7天;再居家健康监测7天。
2、管理要求
隔离休养及健康监测期间每日报告体温和症状,上、下午各测量体温一次,是、否超过37.3℃,有、无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症状。
3、核酸检测
集中隔离休养期间,第1、4、7天开展核酸检测;后续开展7天居家健康监测,第7天核酸检测1次。
来源:基层医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