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发表临床研究SCI论文特辑

2022
02/03

+
分享
评论
米勒之声
A-
A+

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在线发表的临床研究SCI论文分享

本文由“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授权转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2021年1~12月

发表临床研究SCI论文特辑

(第12期)

作者:麻醉科 彭玲 张璐

   

2021年1月至12月,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在线发表临床研究SCI论文31篇,影响因子5分以上2篇。其中杨静教授团队于J Clin Anesth(IF: 9.452)杂志发表关于“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缓解的影响”的研究论文;余海教授团队在J Clin Anesth(IF: 9.452)发表关于“甲基强的松龙对胸腔镜肺手术患者术后早期疼痛和恢复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同时,该团队于Anesth Analg(IF:4.305)发表关于“异丙酚和挥发性麻醉药对肺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影响”的随机临床研究;李茜教授团队在Anesth Analg(IF:4.305)发表关于“鼻罩和传统鼻导管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的随机对照研究。现将部分文章分享如下:

1

                              27081642806208504       34251642806209103                  

题目:The impact of ultrasound-guided transmuscular quadratus lumborum block combined with local infiltration analgesia for arthroplasty on postoperative pain relief

作者:杨静(通讯作者);胡建(第一作者)

杂志:J Clin Anesth. 2021 Jun;73:110372. IF 9.452

试验方法: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经后外侧入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神经阻滞组(腰方肌阻滞+局部浸润镇痛)和局部浸润镇痛组。分别于术后在PACU,2,6,12,24,48和72进行静息时的疼痛评分,分别于手术后6,12,24,48和72小时进行运动时的疼痛评分。随访包括术后并发症(如头晕、恶心、呕吐、伤口肿胀、伤口渗出、尿潴留、嗜睡、术后跌倒等)和不良事件。

临床意义:既往研究显示,有大量的案例报到腰方肌阻滞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镇痛,并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但缺乏与其他镇痛方法的比较,特别是目前常用的局部浸润镇痛。本研究在经后外侧入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运用前路腰方肌阻滞,研究其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该研究的顺利开展和完成将改善患者的镇痛质量及预后。并极大的扩展我们对腰方肌阻滞作用机制的认识,为临床推广和使用腰方肌阻滞提供理论支持。

2

                            31301642806209689       84771642806210079                  

题目:Effects of methylprednisolone on early postoperative pain and recover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horacoscopic lung surger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作者:余海(通讯作者);石薇(第一作者)

杂志:J Clin Anesth. 2021 Dec;75:110526. IF: 9.453

实验方法:1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拟接受择期电视辅助胸腔镜下肺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甲强龙组(40 mg)、大剂量甲强龙组(120 mg)和对照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和手术开始前30分钟静脉注射以上药物,三组患者均予以相同且标准的围术期ERAS管理策略,术中采用全凭静脉或全吸入麻醉维持BIS于40-60。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第一天咳嗽时的中重度疼痛(NRS ≥ 4)发生率,次要结局指标包括:术后3天的静息及咳嗽疼痛评分、恢复质量评分、补救镇痛率、恶心呕吐、血清炎症指标及空腹血糖水平、术后住院时间和切口感染情况等。

临床意义:既往研究提示围术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然而,目前尚无研究探讨小剂量甲强龙对胸科术后疼痛控制的影响,且大剂量甲强龙用于术后急性疼痛的有效性仍存在争议,甲强龙对恢复质量的影响也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试验发现三组间术后第一天咳嗽时中重度疼痛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甲强龙可减轻术后疼痛评分及改善术后恢复质量,但无临床意义。本研究基于ERAS策略下联合使用甲强龙,为糖皮质激素的围术期应用提供一定的临床证据。

 3

                  85631642806210545       65361642806211120       21971642806211624              

题目:Comparative Effect of Propofol and Volatile Anesthetics on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After Lung Resection Surgery: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作者:余海(通讯作者);李雪霏 胡建容(第一作者)

杂志:Anesth Analg. 2021. Online ahead of print. IF: 4.305

实验方法:55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拟接受单肺通气下肺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七氟烷组和地氟烷组。三组给予相同且标准的围术期管理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麻醉期间根据分组予以丙泊酚、七氟烷和地氟烷维持BIS于40-60。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7天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次要指标包括术后7天和30天内肺部并发症分级、非计划转入ICU率、再插管率、死亡率等。

临床意义:既往研究显示,相比于丙泊酚为主静脉麻醉,吸入麻醉药可降低接受单肺通气的肺切除手术患者炎性因子,从而起到肺保护作用。但是目前静脉麻醉药和吸入麻醉药对肺切除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仍存在较大争议。本试验发现三组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分级均无统计学差异,肺切除手术中对丙泊酚和吸入麻醉药的选择可能不会影响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4

                            93151642806212461       32431642806212888                  

题目:Comparison of a Nasal Mask and Traditional Nasal Cannula During Intravenous Anesthesia for Gastroscopy Procedure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作者:李茜(通讯作者);陈东旭,阳慧(第一作者)

杂志:Anesth Analg 2021 Dec 8. (Online ahead of print). IF 4.305

实验方法:57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拟静脉麻醉下进行胃镜检查,将患者随机分配接受鼻罩通气(采用小儿面罩替代,使用头戴固定于患者鼻部,连接储氧球囊进行通气)或传统鼻导管通气。主要结局是胃镜过程中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次要结局包括严重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低氧血症的持续时间、最低脉搏饱和度、紧急气道管理的比例、手术时间、复苏时间、麻醉医师和内镜医师的满意度以及其他不良事件(包括咳嗽、呃逆、恶心和呕吐、反流、误吸和喉痉挛)。

临床意义:共565例患者纳入分析:鼻导管组282例,鼻罩组283例。鼻罩组(18.0%)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低于鼻导管组(27.7%; RR= 0.65;95%CI 0.48-0.89; P = 0.006),低氧血症在鼻罩组中持续18.0秒(IQR, 10.0-38.8),在鼻导管组中持续32.5秒(IQR, 20.0-53.5)[中位数差异为-14.50; 95%CI −22.82至−1.34; P = 0.047]。鼻罩组中需要紧急气道管理的比例(8.8%)明显低于鼻导管组(19.1%; RR=0.46;95%CI 0.30-0.73; P < 0.001)。两组间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没有差异(鼻罩组20.8%;鼻导管组17.0%;RR 1.23;95% CI 0.87-1.73;P = 0.25)。使用鼻罩组的麻醉医生(P < 0.001)和内镜医生(P < 0.001)满意度均高于鼻导管组。两组间严重低氧血症发生率、最低脉搏氧饱和度、手术时间或复苏时间无显著差异。亚组分析提示鼻面罩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不受年龄、性别、ASA分级影响。基于当前研究结果,我们认为采用鼻面罩吸氧可以降低静脉麻醉下胃镜检查期间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5

                      72391642806213476       32601642806213956       87451642806214593              

题目:Efficacy and safety of ciprofol for the sedation/anesthesia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lonoscopy: Phase IIa and IIb 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s

作者:刘进 (通讯作者);滕翼 欧梦婵 (第一作者)

杂志:Eur J Pharm Sci. 2021 Jun 8;164:105904 IF 4.384

实验方法:IIa期为多中心、开放、非随机、丙泊酚阳性对照、剂量爬坡研究,共纳入64名需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将其分成7个试验组;IIb期为多中心,随机,双盲,丙泊酚平行对照研究,共纳入94名需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将其分成3个试验组,观察和记录各项疗效和安全性数据(包括研究药物的使用情况、补救药物的使用情况、MOAA/S评分、注射痛、生命体征、呼吸暂停、不良事件等)。

临床意义:丙泊酚以其起效快、恢复迅速、清除率高、靶控输注方便的特点,已经成为目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一种静脉麻醉剂,但其剂量依赖的血压下降、呼吸抑制、注射痛也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以上不良反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麻醉诱导的平稳。环泊酚活性成分HSK3486与丙泊酚类似,其对靶点的选择性和体内外活性更高,效价为丙泊酚的4~5倍。已完成的I期临床试验证明其具有起效快速,苏醒平稳迅速的药效学特征,且未见明显注射痛,通过本试验探索环泊酚在结肠镜检查患者中镇静/麻醉的最大耐受剂量和为后续试验推荐最适剂量。

6              


                  10791642806215360       37121642806215468       52461642806216045              

题目:The bioequivalence of emulsified isoflurane with a new formulation of emulsion: a single-center, single-dose, double-blinded, randomized, two-period crossover study.

作者:刘进 (通讯作者);阳慧 ,尹芹芹(第一作者)

杂志: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2021 Mar 10(12):626307.  IF: 4.225

试验方法:采用随机、双盲、两周期、交叉临床试验来验证新、旧处方异氟烷注射液的生物等效性。纳入24名健康受试者,根据随机结果,采取2min静脉泵注的方式,自身交叉分别给予异氟烷注射液两处方制剂,两制剂给药间隔的洗脱期是3天。通过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睫毛反射、BIS监测进行药效学评价,采集不同采样点的动、静脉血检测异氟烷浓度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监测基本生命体征(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体温、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心电图、实验室指标(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尿常规)和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用于安全性评价。

临床意义:异氟烷注射液是本课题组自主研发的2类改良型新药,前期通过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其初步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有效性研究和安全性评价。本试验通过验证脂肪乳制剂工艺改良后的新处方异氟烷注射液与旧处方的生物等效性,并进行药效学和安全性评价,从而为使用更优的新处方制剂进行III期确证性临床试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7

                    72391642806213476       94151642806216754       93191642806217212                  

题目:Postoperative nadir hemoglobin and adverse outcomes patients undergoing on-pump cardiac surgery

作者:刘进(通讯作者);周莉 刘新浩(第一作者)

杂志:Ann Thorac Surg. 2021. Jan 20:S0003-4975(21)00096-5. IF: 3.639 、

实验方法:回顾性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8206例成人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手术,根据其术后最低血红蛋白值分为9组:<7.0g/dL , 7.0-7.4g/dL, 7.5-7.9g/dL, 8.0-8.4g/dL, 8.5-8.9g/dL, 9.0-9.9 g/dL, 10.0-10.9g/dL, 11.0-11.9 g/dL和≥12.0 g/dL。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复合型不良事件(术后新发的心梗、脑梗或急性肾损伤)与术后住院期间死亡相对风险最低时的最低Hb水平。

临床意义:学术界对于心脏手术患者的输血阈值一直存在争议。基于输血的本质在于提高血红蛋白浓度,避免血红蛋白下降导致的贫血相关性损伤。而患者经历的最低血红蛋白水平可能与贫血相关性损伤更相关。因此,此次研究从最低血红蛋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出发,能为输血阈值的探索以及输血指南的制定提供更为客观的证据。                  

8

                    76101642806217854       57621642806218295       55601642806218772                  

题目:Nadir oxygen delivery during pediatric bypass as a predictor of acute kidney injury

作者:周荣华(通讯作者);章燕 汪勃(第一作者)

杂志:Ann Thorac Surg; 2021 Jan 29:S0003-4975(21)00125-9. IF 3.639

试验方法:纳入2019年03月至2020年0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体外循环(CPB)下心脏手术的婴幼儿(1月≦年龄≦3岁)患者。在CPB主动脉阻断期间,每15分钟监测每个患儿的氧供指数(DO2i)水平,术后随访患儿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CS-AKI)的发生及术后30天的预后。比较术后发生AKI组(AKI组)及术后没有发生AKI组(N-AKI组)两组患儿之间的DO2i差异,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O2i与CS-AKI发生的相关性,由受试者工作曲线得出临界DO2i阈值。同时,分析CS-AKI 与次要结局指标(如住院时间、苏醒时间、低心排综合征及死亡率等)的相关性。

临床意义:目前研究显示,关于DO2i最小安全阈值标准及临床应用的研究完全局限于成人,对于小儿心脏手术患儿,尚无任何相关报道。婴幼儿诸多生理特点不同于成人,如代谢率高,脏器发育不成熟导致组织疏松、抗水肿能力差,CPB中炎性反应重等特点,其对缺血缺氧耐受性差。因此,不能将成人的最小安全DO2i阈值标准套用于婴幼儿,否则会引起CPB中婴幼儿机体低灌注和缺氧。本研究结果将填补婴幼儿CPB中目标导向灌注(GDP)管理策略这一空白,为优化婴幼儿灌注策略、改善心脏手术患儿预后提供指导依据,具有重大临床应用价值。

- End -

作者:彭玲 张璐

排版:朱梓涵

审核:彭玲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SCI论文,低氧血症,麻醉科,丙泊酚,腰方肌,特辑,临床,研究,患者,静脉,麻醉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