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你天天吃的「伪健康食品」
什么是伪健康食品?果蔬干?粗粮饼干?
伪健康食品抓住了大众全民养生、普遍减肥的心理,你以为它们代表了健康,其实,里面可能全是坑!
果蔬干
假象:果蔬干种类丰富,营养全面,既方便不用清洗,还能补充维生素。
真相:果蔬干的“脱水成干”,主要通过低温油炸把新鲜蔬果中的水分炸干,让油脂渗入到果蔬中,这样可以保持水果、蔬菜中干燥便于存放,也可以增加香脆的口感。
果蔬原本属于低脂食物,脂肪含量低于1%,而经过油炸脱水,脂肪含量可高达10%—15%。这样得加工方式反而让食物变得不再健康。
果蔬汁
假象:多种果蔬打成汁,简单实现食物多样化,且能量密度低,作为主食摄入,减重效果明显。
真相:比起吃一个苹果,加一碗蔬菜,果蔬汁的由于是液态,饱腹感极差。跑几次厕所,就会感觉肚子空空。试想一下,如果长期吃不饱,一旦到了节假日美食当前,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以果蔬汁替代正常饮食,容易造成营养失衡,尤其是蛋白质缺口极大。果蔬汁不含脂肪、蛋白,无法提供维持免疫功能所需的营养,长期如此,一旦恢复正常饮食,非常容易反弹。
粗粮饼干
假象:粗粮饼干=五谷杂粮,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不用担心发胖,还对健康有益。
真相:粗粮饼干到底含有多少粗粮?
以超市常见的粗粮饼干为例,印着“粗粮”的商品名,但主要成分则为小麦粉、植物油,与一般饼干并无区别。唯一不同的是,粗粮饼干的原料中又添加了藜麦、燕麦、麸皮等粗纤维成分,让人吃起来口感粗糙,有种“健康食品”的感觉。
但只要查看营养成分表就会发现,粗粮饼干热量并不低,为了保持香酥的口感,厂家会添加很多植物油,这大大增加饼干油脂含量。
素鸡素鸭
假象:素肉、素鸡、素虾,这些不是荤菜,而且口感好,油脂含量低。
真相:“仿荤素菜”虽不是肉,但是为了达到色、香、味、形的相似,制作时就会加入盐、味精、糖、淀粉、植物胶以及素食酱料等,制作出“以假乱真”的“伪荤菜”。但各种添加,大大超过了膳食指南建议的标准。
这些重口味的食物,若是加以煎炒、油炸的方式烹饪,更是无形中增加油脂的摄入。经常摄入仿荤素菜,同样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糖尿病等风险。
果粒酸奶
假象:乳酸菌对肠道有益,增加水果,还能补充维生素,比起喝汽水、奶茶,算得上是健康饮品。
真相:酸奶很健康,水果也很健康,但果粒酸奶就不一定见得是健康饮料了。仔细查看果粒酸奶配料表,你会发现这些果粒并不是真得水果,而且果酱。不仅营养价值不如新鲜水果,而且为了中和酸奶的酸味,会在果酱中添加大量的糖分调和。
如果真得想喝果粒酸奶,不如自己动手制作,将新鲜水果洗净,切粒,倒入原味酸奶搅拌,满足营养的同时,味道也不赖。
无糖食品
假象:无糖食品不含有糖,是糖尿病人的福音,对于普通人而言,不用担心糖分超标,不会长胖。
真相:声称无糖的食品,并不是真得一点糖都不加,根据国家食品标准,只要每100g食品含糖低于0.5g都可以称为无糖食品。绝大多数的无糖食品都是商家用麦芽糖、玉米糖浆或是代糖来替代蔗糖,对血糖控制无益。
(以上文中图片均已获包图网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