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喝酒的注意事项,认真看哦!
先给大家讲一个悲伤的故事:前段时间,市五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了一对重伤的父子。起因便是年轻的爸爸醉酒后怀抱新生婴儿,最终不慎倒地双双重伤。
悲剧的发生,让我们不得不警醒和思考。
不禁有了灵魂三连问:
1.人饮酒后真的控制不住自己的言行吗?
2.喝酒时为什么情绪高亢,越喝越想喝?
3.喝醉之后,又为什么头晕目眩,走路不稳,甚至一觉昏睡到天亮呢?
如此专业的问题,还是请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为我们一一解答,看酒精这个“好东西”是怎么一步一步让我们破防的。
我们平时喝的酒,其主要物质是乙醇,它是一种非极性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我们摄入的酒精约有20%被胃部吸收,其余的则被肠道吸收。吸收过程非常迅速,尤其是当人体消化道是空的时候。
(来不来就自罚三杯,你这是跟自己过不去啊)
吸收的酒精进入血液,分散至不同的组织,同体内的水分结合而被稀释。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大脑和血液循环系统之间有一个生理性的阻隔称之为血脑屏障。
血脑屏障能够阻止一些极性分子大分子等物质进入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使其保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但是由于乙醇分子是非极性物质,能够轻易且迅速的通过我们的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发挥作用,这就造成了我们的醉酒的各种状态。
01
当我们少量饮酒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酒精浓度轻度升高,酒精对我们的大脑最外皮层轻度抑制,我们的很多原发冲动被释放了出来,这时我们表现为轻度兴奋,言语增多,平时不敢说的都敢说了,平时不敢做的也敢做了。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我们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其醉酒后见了美女杨贵妃,大笔一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02
当我们喝得再多一点儿,中枢神经系统的酒精浓度继续升高。皮层下和小脑就被抑制了,尤其是控制协调运动的核团。这时我们就开始胡言乱语和运动不协调了,你会发现你走路走不稳,拿东西拿不准,医学上就称之为“共济失调”。
03
如果我们继续喝下去,中枢神经系统的酒精浓度再一步升高,大量的酒精就会抑制我们延髓的呼吸中枢。喝酒过多想睡觉,就是我们的呼吸中枢受到了酒精的抑制造成的,严重时,呼吸运动就会停止,很容易造成死亡!
而我们经常听到的酒精中毒,就是因过多饮酒,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的典型病症。多表现为行为和意识异常,严重者损伤脏器功能,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进而危及生命。
新春佳节,阖家欢乐,酒是宴席上少不了的主角。
虽然适当喝酒,可以增加酒桌气氛,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但喝酒有很多注意事项,稍微不当就容易影响身体健康。
接下来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喝酒的注意事项
认真看哦!
1.
啤酒、碳酸饮料、白酒不能兑着一起喝。
啤酒和碳酸饮料含有很多二氧化碳,饮用后会使胃膨胀,增加了酒精吸收的面积。同时,二氧化碳会加速酒精的吸收,更容易喝醉,伤害肝脏。
2.
酒后不能吃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全球使用最多的药物种类之一,常见的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这些药物和酒精会对胃肠道黏膜产生双重刺激,增加胃出血和肝损伤的风险。
3.
服用头孢类和硝唑类药物需彻底禁酒。
服用这些药物时,若强行喝酒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喝酒后15分钟到 1个小时左右就可能出现四肢无力、眩晕、呕吐、休克等反应,心脏病、高血压患者的症状更为严重。我们将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抗生素给大家汇总,请对号入座哟。
总体来说,使用头孢后,至少1周内避免饮酒和实用含酒精的药物或食物,2周后饮酒才较为安全。而饮酒后1天内(24小时)禁用、2~3天内避免使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抗生素可减少相关风险。
4.
痛风患者和高尿酸患者不能同时吃啤酒和海鲜。
啤酒里含有维生素B1,是海鲜中嘌呤和苷酸代谢的催化剂,一起食用时,会发生化学作用,导致人体血液中尿酸增加,容易形成结石或引发痛风。(健康人群可适量食用)。
5.
喝酒脸红,并不意味着酒量大。
喝酒后脸红,是由人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低引起的。因而导致有毒的乙醛在体内大量累积,造成血管扩张,引起脸红反应,说白了,就是乙醛中毒,可能对心、脑、肝、肾等器官造成伤害。而且这类人如果喝酒的话,罹患食道癌的几率可能会更高,所以,喝酒脸红的人显然比普通人更不能喝酒。
6.
不要空腹喝酒。
喝酒时喝点牛奶、糖水,或吃点肥肉,均有助于减少酒精对身体的损害。
另外还要注意,如果是不耐受酒精的人,如果喝酒后沉默寡言、或兴奋躁狂,脸色变白、发红,说明酒精已经在身体里起反应了;而当喝酒后出现言谈举止明显异常、胸闷气促的时候一定不要继续喝,出现行为举止无法自控、脸色苍白、四肢发冷等情况,赶紧到医院去看。
以下人群请注意了!
有肝炎、肝硬化的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有胃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等,喝酒会诱发和加重病情,请禁止饮酒。
此外
在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听过一些论调:
“饮酒对心血管产生保护作用,预防心脏病或脑卒中的发生”
“睡前喝红酒更有益于睡眠”
这些常常是一些酒的生产商赞助的研究!
五医院专家说:不科学!浓茶不仅不能解酒,其内含有茶碱,可刺激血管收缩,引起头疼。
五医院专家说:不科学!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性疾病的人,饮酒致血量减少同时高温引起血液循环加速,易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
五医院专家说:催吐会引起贲门撕裂,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大出血,另外催吐也会造成咽喉部的损伤,还可能出现吸入性肺炎,吐出来的东西如果误吸到肺和气管,还会引起窒息。
过年期间我们如何适量饮酒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给出如下饮酒建议:
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0.5两),相当于啤酒750毫升(1瓶),或葡萄酒250毫升(1杯),或38°白酒75克(1.5两),或高度白酒50克(1两)。
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啤酒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38°白酒50克(1两)。
孕妇和儿童少年应严格禁止饮酒。
所以,春节健康饮酒“能不喝不喝,不得已少喝,有病的绝对不能喝,就算能喝的也别喝高”,喝酒时做到心里有数、有自制力别逞强,喝多了尽量有人陪护,不要独自在外活动,更不要酒后驾车、带娃或从事高强度工作,以免发生意外。
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小编在此恭祝大家新春快乐,虎年大吉,出行时注意安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