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但未构成子痫前期的相关人群,究竟该如何管理?
认识高血压
认识高血压并不难,一方面有140和90mmHg两个数值标准,另一方面有间隔4h或以上的复测要求。从现行高血压的定义可知,达到此标准即可诊断。
高血压可以发生在任何地点和场合,也可以表现出间断性而不一定是持续性的;高血压可以或高或低程度不同,也会因个体病因和病程以及病情程度与器官损害的不同致使表现形式不一。
所以,以上几种高血压都处在高血压的数值范围内,只是更需要动态监测。通过动态监测,才能了解和发现患者真实的血压变化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应对决策、监控及处理措施。
临床医师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和积极的并发症预防及监控手段,能预警在先、行动在前。
01 ▶白大衣高血压和相对性高血压◀
这类孕妇存在着血压调节和基础病理状况问题,是发展为子痫前期的基础因素,注意观察正常范围内的血压升高幅度或血压变化值,例如子痫患者中20%只存在相对性高血压。
高血压前期(收缩压121~139mmHg和/或舒张压81~89mmHg),已提示血压在正常高限,存在血压调节问题,更是风险因素,存在高血压继续发展和潜在高血压能否被发现的问题。
02 ▶一过性、短暂性高血压◀
这类患者存在着机体自我调节和平衡的问题,存在着病情发展的问题,更存在着临床监测到位与否的问题。
03 ▶隐匿性高血压◀
有些人“貌似正常”但存在着高血压,关键是能否被及时发现。因高血压是某一次测量而下的定论,最终目的是发现血压的变化,需要注意动态监测患者血压变化和排查基础病理状况及隐匿存在的疾病。
什么是动态血压监测
监测动态血压可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也可以家庭自我监测,住院患者也可以由医师或护士定时监测。
► 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可以用在白大衣高血压及隐匿性、短暂性或一过性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需要对患者进行血压变化摸底时,或用在病情进展时,或判定降压药物效果时的必要监测。
► 家庭自我血压监测,教会孕妇对血压仪的使用,血压监测可以每天早、中、晚和睡前4次,列表记录。
► 住院患者,轻度高血压可以在入院24h内间隔2h检测,重度高血压需要间隔数分钟检测,抗高血压达到目标血压后还需进行间隔0.5h或1h的连续监测,视病情而定。
处理措施
抗高血压有各种手段,药物治疗仅是一方面。
生活习惯、饮食及环境等因素的调整都是不同情形血压水平下的干预手段。对于白大衣高血压及隐匿性、短暂性或一过性高血压,以及相对性高血压和高血压前期,都不一定需要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但也要管理。
若血压较基础血压升高30/15mmHg但低于140/90mmHg时,虽不作为诊断依据却需要密切随访,注意相对性高血压的血压升高幅度,如果在高血压前期就要引起注意。
对上述几种情况,不仅提倡家庭血压监测,有条件者做24h动态血压测定,还要注意生活习惯、饮食及环境等因素的调整,这都是首要考虑的干预措施,避免血压状况向不良方面转化。
本文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介绍
张雅娟
宁德市闽东医院
产科 副主任医师
简介:宁德市闽东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兰州大学临床医学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