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
精选病例
读片专家:
王朝夫 教授
病史摘要:
女,58岁,主诉“右下腹疼痛2月余,加重1周”。2月前无诱因右下腹疼痛,呈持续性闷痛,无腹胀,伴尿频、尿急及肛门坠胀感,大便次数增多5-6次/天,量少。在某院行肠镜检查,提示“结肠炎”,抗炎对症治疗效果差。
辅助检查:
彩超:盆腔异常回声包块,160×98mm,内可见数个无回声结构。
CT:盆腔巨大囊肿,体积120×115×125mm,病变内多发线样分隔,边界尚清。
大体:
肿块大小12×11×11.5cm,切面囊实性,实性部分切面灰白灰红,质软;囊性部分呈多房样,内有淡黄色黏液。
镜下形态:
多房结构,单层黏液上皮
复层上皮,细胞轻度异型。
免疫表型:
阳性:CK20, CK7, CDX2, Villin
阴性:ER, PR, PAX-8
病理诊断:
(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
CDK20+
PR-
诊断要点解析:
黏液性肿瘤诊断 黏液性囊腺瘤 → 交界性黏液性肿瘤→ 黏液腺癌
良性黏液性囊腺瘤:
囊状结构伴或不伴有腺样结构,
被覆非复层化黏液上皮细胞,单层排列,无异型。
交界性黏液性肿瘤:
被覆上皮为胃肠型上皮,
非单层排列,无高级别核特征,
增殖区面积大于10%才能定性。若<10%,则诊断“黏液性囊腺瘤伴灶区上皮增生”。 ★上皮内癌:局灶或小片状瘤细胞达到高级别,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伴有上皮内癌。 ★微浸润: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灶区浸润到间质中,长径<5mm,细胞核级别未升高,同交界性病变形态相似。 ★微小浸润癌:浸润癌<5mm,浸润成分为高级别肿瘤细胞,完全不同于交界性病变。
浸润性黏液腺癌:首先,区分肿瘤是转移还是原发,单侧卵巢黏液性肿瘤,考虑原发性肿瘤。双侧卵巢黏液性肿瘤,90%以上是转移性病变。其次,发现弥漫性高级别黏液腺癌细胞考虑:1.转移性黏液癌,2.原发的卵巢黏液腺癌。高级别瘤细胞浸润灶>5mm,诊断浸润性黏液腺癌。 浸润的理解:密集腺体背靠背(膨胀性浸润);原来卵巢成分消失,促结缔组织增生背景,异型腺体或细胞浸润性生长(毁损性浸润)。
最终诊断:
(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