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疾病的诊断较为复杂,亟需更加便捷高效的方法。
本文来源:徐百川,李艺婷,赵虎雷,等. 呼出气冷凝液生物标志物检测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J]. 中国全科医学
作者:徐百川,李艺婷,赵虎雷,张彭,谢洋
通信作者:谢洋;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导语
当今在疫情的背景下,呼吸疾病的危害更加受到重视,且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呼吸疾病的诊断较为复杂,亟需更加便捷高效的方法。基于呼出气冷凝液(EBC)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以其操作简单、安全无创、重复性高、依从性好等优点,正在迅速走向临床。
本文整合了EBC检测相关研究内容,从多角度分析其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现状,为EBC检测未来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
- 01-
什么是EBC?
1 EBC的组成
EBC主要由凝结的水蒸气和雾化的气道上皮层流体液滴组成,其具体可分为:
(1)正常体温时易挥发的物质,如水、过氧化氢(H2O2)等;
(2)无挥发性但能溶于水的物质,包括蛋白质、白细胞介素(IL)等;
(3)不易挥发且不溶于水的物质,如白三烯(LTs)、前列腺素等。
2 EBC检测常用生物标志物分类
EBC检测常用生物标志物主要分为:
(1)氧化应激类,主要有H2O2、8-异前列腺素(8-isoPG)等;
(2)炎性反应类,主要有pH值、LTs、IL、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等;
(3)其他类,主要有氮类反应产物、内皮素-1(ET-1)等。
3 EBC检测的发展
(1)EBC检测在1980年由SIDRORENKA等提出,但该研究方法在当时并未引起重视;
(2)1992年开始得到广泛关注,随后有关EBC生物标志物的报道越来越多。
(3)为减少稀释的混淆影响,2017年欧洲呼吸学会建议应重新计算每100 L呼出气和/或每分钟呼出气的EBC成分水平。
(4)目前EBC检测虽能应用于分析评估生存环境、辨别有临床价值的生物标志物、重金属行业职业病的防治等方面,但其应用主要集中于呼吸系统疾病。
(5)当前EBC检测的局限性:缺乏参考范围与基本操作方法的相关规范,且其生物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且当缺乏完善操作规范与标准参考范围时,测定单个生物标志物水平也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02-
EBC检测呼吸系统疾病中常用的生物标志物有哪些?
1 氧化应激类生物标志物
(1)H2O2 H2O2是炎性细胞激活O2的代谢产物,是机体氧化应激的重要标志物。测定EBC中的H2O2不仅能够了解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还可用于监测疾病的变化,指导临床治疗。但H2O2在EBC中的水平较低,目前还没有相对灵敏的检测方法能较为准确地检测出EBC中H2O2水平,故亟需找到一种更为准确快捷的检测方法,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2)8-isoPG 8-isoPG是体内自由基催化的花生四烯酸过氧化作用形成的前列腺素,在EBC检测中被广泛应用于量化肺部疾病的氧化应激程度,可评估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及辅助调整治疗方案。
2 炎性反应类生物标志物
(1)pH值 pH值是EBC诸多生物标志物中唯一具有标准值的指标,且其测量比其他生物标志物更简单、廉价、易于重复,能够迅速、灵敏地定量反应呼吸道的酸化状态。
(2)LTs LTs是由花生四烯酸经脂(肪)氧合酶催化而形成的代谢产物,是参与呼吸系统疾病病理、生理的有效炎性递质,在很多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判断呼吸道炎性进展方面,LTs具有可靠临床价值。
(3)IL IL是指多种细胞间相互作用的一类细胞因子,主要出现在机体的炎性反应中,在EBC中通常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技术进行测定。目前EBC检测常用IL-6、IL-8、IL-17等作为观察指标。
(4)TNF-α TNF-α是一种促炎细胞因子,参与机体正常的炎性反应。且检测EBC中TNF-α水平有助于判断机体的实时炎性反应。
3 其他生物标志物
(1)氮类反应物 EBC中的氮类反应物主要为硝酸盐、亚硝酸盐,两者均是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代谢后稳定的终末产物,故FeNO能直接影响EBC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水平。EBC中硝酸盐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目前对EBC中亚硝酸盐水平的研究虽然不足,然而其在EBC中水平相对稳定的特性可能更利于准确检测,因此其存在于EBC中的机理及是否与机体病情变化存在相关性,值得临床研究者进一步探究。
(2)ET-1 ET-1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受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多肽激素,其具有强大的持续性血管收缩作用。通过检测EBC中ET-1水平有助于肺癌的诊疗,目前针对ET-1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肺癌方面,有关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仍有待丰富。
- 03-
未来研究方向
1.EBC检测受试者自身状况、环境因素、设备因素、收集程序、储存因素、数据分析等的干扰。
2.EBC收集、检测规范亟需完善。
3.EBC检测具有极高的临床研究价值,在未来临床中的地位有望与血、尿常规并驾齐驱。
4.EBC检测有望应用于中医临床诊疗,但其与中医望诊的关联强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END
2022年特色栏目
《中国全科医学》刊登方向
全科临床研究、基层卫生政策研究、全科医学教育研究、人群健康研究等。
《中国全科医学》刊登类型 述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现况调查、流病、方法学研究、综述、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等。 《中国全科医学》绿色通道发稿重点: (1)全科医学领域:国际合作研究和国内的全科医学相关课题研究报告。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重大攻关项目课题相关核心论文成果报告。 投稿请登录《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