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胶质瘤手术中的意义
所有神经外科手术都存在神经功能损害的风险,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可以降低手术风险,显著提高神经外科的水平,国外神经外科医师在肿瘤手术时常规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具有动态、实时、微创、灵敏等诸多优点。
在脑功能区手术实施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临床意义在于:
协助手术医师定位脑皮质功能区;
向手术医师提供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即时结果,使术者明确正在进行的操作是否会造成神经损伤;
协助手术医师鉴别神经受损害的部位、节段,并检查其是否还具有功能;
及早发现和辨明由于手术造成的神经损害,并迅速纠正损害原因,避免造成永久性的神经损害;
及早发现患者在术中的系统性变化如缺氧或低血压等变化。
在胶质瘤手术中,目前主要应用以下的监测项目:
01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经颅电刺激大脑皮层,激活皮层运动神经元,兴奋下行至脊髓运动神经元,在骨骼肌上记录动作电位,监测运动传导系统功能完整性;
02体感诱发电位:
了解感觉通路的完整性,及时判断相应大脑半球的缺血缺氧;
03体感诱发电位的位相倒置:
利用体感诱发电位的位相倒置帮助手术医师确认中央沟,鉴别大脑半球功能区;
04直接电刺激:
直接皮层电刺激:术中采用直接皮层电刺激可以检测到患者的运动区,并判断与肿瘤位置的关系,在唤醒麻醉下,还可以检测到语言功能区,术中定位脑重要功能区,能避免误切功能区,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及保护脑功能区;
持续皮质运动诱发:术中持续监测肢体运动功能;
直接皮层下电刺激:监测皮质脊髓束的完整性,确保运动通路的不受损害,联合持续皮质运动诱发能更好的保护皮质脊髓束,在达到刺激阈值时,可以考虑停止进一步切除,在保证皮质脊髓束完整的前提下最大的切除肿瘤。
05数字化脑电图:
帮助手术医师确认癫痫灶,及时发现癫痫放电及大脑半球缺血缺氧。
在胶质瘤手术中,有效的联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尽可能切除肿瘤的同时,保护脑功能,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有重大意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