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超高难度P3区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介入修复手术(TEER),一举堵上了“漏风的心门”。
大腿开小口
心脏不返流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心脏介入团队 微创治疗 超高难度二尖瓣返流
“二尖瓣返流基本消失”
“一夹成功,太快了”
二尖瓣是心脏血供的“大门”。这扇门如果年久失修关闭不全,就会“漏风”造成心脏血液反流,长此以往还会引发心力衰竭。
81岁的吴太婆就不幸遇到这一“烦心事”。鉴于其高龄无法承受开胸换瓣手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江洪教授率领心脏介入团队另辟蹊径,仅用一个特殊的“夹子”,成功为她实施超高难度P3区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介入修复手术(TEER),一举堵上了“漏风的心门”。
术后,患者心衰症状很快得到缓解。据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这一新型二尖瓣微创修复手术的开展,标志着湖北结构性心脏病诊治领域再次实现重大突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更为二尖瓣反流患者,提供了除外科换瓣手术以外新的治疗选择。
吴太婆5年前即反复发生胸闷喘气,一周前急性发作后,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性心血管病救治中心被确诊为“原发性二尖瓣脱垂伴重度关闭不全”。
中心主任陈静教授介绍,该病对患者的心功能产生显著影响:平躺时呼吸困难,严重时只能坐着睡觉,有时候还会咳出粉红色泡沫痰。这都是二尖瓣反流引发心衰的典型症状。
据了解,二尖瓣反流(MR)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二尖瓣是位于心脏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单项阀门。心脏舒张时,血液可以经由二尖瓣从左心房流向左心室,当心脏收缩时,二尖瓣就会关闭,阻止血液从左心室逆流回左心房。当二尖瓣无法完全关闭,导致血液逆流,则成为二尖瓣反流。如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逐步进展,二尖瓣反流患者将进展到心力衰竭阶段,最终提前走向生命的终点。
据统计,国外研究显示,二尖瓣反流人群患病率约为1.7%,并且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显著增加,7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可高达9.3%,重症患者一年死亡率高达57%。
传统的外科开胸换瓣创伤大、风险高、恢复慢。而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介入修复手术(TEER)近年来成为二尖瓣返流微创治疗的新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可明显降低二尖瓣反流程度,改善心衰症状,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
经反复评估,身患多种基础疾病的吴太婆无法承受开胸换瓣手术的打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委兼急重症学组组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江洪教授带领心脏团队充分评估后,决定在以往积累丰富经验的基础上,为该患者进行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介入修复手术(TEER)。
术前团队反复研判:吴太婆是超高难度的P3区脱垂,心脏瓣叶明显增厚,脱垂高度10mm。常规钳夹手术抓捕难度大,需要尽可能多的去尝试夹合。而在高危的P3区反复操作,则有缠绕腱索的风险,手术过程复杂、难度较大,但团队决定为挽救生命冒风险。
手术当天,在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后,心脏超声专家周青教授首先开展经食道心脏超声。在超声精确引导下,江洪教授带领陈静教授按照标准流程,精准穿刺房间隔,将手术器材通过血管输送到心脏内部,为手术的成功奠定基础。
食道彩超引导下房间隔穿刺
在食道超声和DSA引导下,江洪和陈静两位术者通过反复评估患者二尖瓣脱垂范围、抓捕位置和角度,最终历时4.5小时,仅用一枚宽夹子,就完成A3P3区域精准钳夹,手术创口仅3毫米。术后,吴太婆二尖瓣反流情况明显改善。
术中反复调整夹子的位置(3区)和方向(5-11点)
这是继2021年8月27日江洪教授团队完成P2区TEER术后,再次成功挑战P3区高难度的TEER术。
超高难度的P3区脱垂微创二尖瓣钳夹手术的顺利实施,得益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介入手术团队艺高人胆大,也离不开心脏超声团队和麻醉科团队等多学科团队的全程支持。
陈静介绍,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介入修复手术(TEER)为不能或不愿接受外科手术的二尖瓣反流患者,提供了一项新的治疗选择。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性心血管病救治中心是国家胸痛中心、国家心衰中心、湖北省急性心血管疾病救治中心。
在江洪教授、陈静主任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各类国际领先的高危复杂心脏介入手术,以微创方式拯救大批复杂心脏病患者。
随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和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MVR)在P3区的开展,中心心血管急危重症救治水平不断迈上更高台阶。
甘为患者冒风险 勇于挑战立新功 为江洪教授团队,点赞!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