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导管室与核心实验室平台2021年取得了丰厚的科研成果,在计算冠脉生理学、人工智能、生物可吸收支架、冠脉介入围术期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等学术领域有多项产出。
科研产出
01 论文发表
2021年团队共发表学术论文62篇,其中以徐波主任为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21篇(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1篇,JCR心脏和心血管系统Q1区7篇),在国内外心血管研究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02 专利授权
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
03 产品注册
(1)Firesorb(火鹮)生物可吸收冠脉支架系统
微创医疗(上海)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生物可吸收支架,目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徐波主任在关键性研究FUTURE-I和FUTURE-II中担任共同主要研究者,并于2021年EuroPCR最新揭晓临床试验专场首次公布FUTURE-II研究1年结果(文章同期发表于《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2)IBS可吸收药物洗脱冠脉支架系统
元心科技(深圳)自主研发的全球唯一的铁基薄壁全降解血管支架,目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2021年于《Science Advances》杂志发表论文1篇。徐波主任在首次人体临床研究IBS-FIM和关键性随机试验IBS-2中担任共同主要研究者。
04 技术创新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多模态冠脉造影人工智能诊断模型研究处于全球范围内冠脉造影和介入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前沿,已成功通过医科院创新工程项目验收及市科委医药协同科技创新项目预验收。
05
平台建设
作为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重要科研平台之一,2021年度面向院内、外单位提供全面的科研服务,包含影像分析相关科研项目18项,例数超过14000例;面向基层进行技术培训8场,累计覆盖约240人次。
代表性成果
01
FAVOR III China研究
开创性地构建了计算冠脉生理学技术临床应用的循证医学证据,同时标志着中国原创的心血管诊疗新技术和高质量临床研究被国际同行所认可。2021年TCT大会最新揭晓临床试验专场首次公布1年临床结果,文章同期发表于《柳叶刀》杂志(影响因子79.3),是该杂志在心血管领域首次发表由中国专家牵头、在中国本土完成、基于中国原创技术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同期配发的述评文章对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
02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多模态冠脉造影人工智能诊断模型研究
建立了两个大型冠脉造影标注数据库,包括冠脉血管分割图像14938张,特殊病变形态16729张。成功开发了一套基于深度学习,包含冠脉造影血管识别和特殊病变形态诊断功能的多模态人工智能诊断模型,相关成果发表于心血管介入领域著名期刊《EuroIntervention》,被推荐为该期亮点研究,同期配发的述评文章给予了高度评价。截至目前研究成果共发表学术论文1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授权4项,已进入成果转化阶段。
03 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心肌梗死相关研究
对现行冠脉血运重建术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定义有进一步深化与新的认识,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两篇(《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与《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同期配发的述评均有高度评价,有可能改写现行指南。
投稿:介入导管室
审核:介入导管室主任 徐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