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实现从县到乡镇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下一步要加强横向整合,将县人民医院的妇、产科与县妇幼保健院整合,建立妇女儿童中心,打造高品质的妇幼健康保障体系。
作者:富谷
来源: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编者按:
从2016年的个别探索,到目前的4000+,五年来,我国医共体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了诸多改革“排头兵”。然而,由于县域医疗卫生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医共体建设路径仍需多方探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过去的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公开号召“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走进三明市沙县总医院调研考察,高高树立起“健康是1”的旗帜。同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特别指出:积极发展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基于此,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社、健康县域传媒联合健康界发起“县域医共体建设高质量发展”系列宣贯活动。
我们将通过大咖访谈、样本展播、区域专场直播、主题系列直播、线下经验交流研讨会等形式,邀请省市县卫生健康系统相关负责人、县域医共体牵头人、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及产业代表,围绕县域医共体改革相关话题进行深入分享、交流和讨论,以汇聚医共体变革智慧,传播改革先进经验,破解医共体建设难题。
本期县域医共体展播优秀案例为四川省青神县,它是第一代蜀王蚕丛故里,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岷江古航道小峨眉”、“苏轼第二故乡”、“中国椪柑之乡” 、“中国竹编艺术之乡”。 现所辖10个乡镇,总面积386.8平方公里,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县常住人口为16.8万人。
这是一个不算新的发现,有关医共体的新闻层出不穷,曝光度足够高,但医共体建设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实际成效如何?又有谁做的好?有哪些经验可以拿来参照?如今,这些共性问题仍未迎刃而解,但有一些好的迹象发生,尤其是从被列入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名单中涌现出来的探索者,在不断试错中积累经验,并在经验上独树一帜。
自2019年 8月,四川省青神县被定为国家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之后,随即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双主任的青神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青神医院集团)管理委员会,以青神县人民医院为主轴建立青神医院集团,构建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该医院集团整合全县3家县级医疗机构、9个乡镇卫生院和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医共体”,实行行政、业务、后勤统一运行管理,构建县、乡、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医疗服务一体化。
“医共体试点建设的关键,就是要把县域内分散的医疗资源做一个整合,优势互补,互帮互助,形成1+1>2的效果。医共体试点成效好不好,关键要看百姓和医护点不点头。”两年后,再度谈起“医共体”建设之事,青神医院集团党委书记陈爱中仍难掩激动之情。
《健康县域传播平台》了解到,截止到2020年底,自“医共体”改革以来,青神县总诊疗人次较改革前增幅38.03%,住院人次增幅5.33%,县域内下转病人409人次,实现从无到多的新突破,医院集团率先在眉山市开展医共体支付方式改革,实施县域门诊总控打包付费、“两病”家庭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33个基层医疗机构常见多发病日间医疗服务、透析患者定额收付费改革、医院集团统一帐号集中采购等多项改革,医保支付比例由原来的82.3%提高到92.1%,透析患者的次均费用由原来的820元下降到680元,降幅达17%。其中,乡镇卫生院参保住院患者自费比例由27.2%下降到20%。
2021年7月,青神县被四川省医保局确定为全省唯一一个统一账户的药品耗材带量集中采购改革试点县。
为何要做?
医院集团的成立,最先尝到甜头的就是基层卫生院。而说起医院集团,已有30多年基层临床工作经验、10多年卫生院长经历的西龙镇中心卫生院院长熊世云颇有感触:医院集团整合的不仅是机构,更重要的是人心。过去,基层大多是“单打独斗”,在设备、人员、技术等方面很难有大的提高。
现在,医疗设备由集团统一规划,县招乡用的人才政策更留得住人,有计划的培训和指导对基层医务人员技术提升大有帮助,青神县人民医院聘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知名教授为客座教授,每月定期坐诊,打通上下联动的管理和技术支持,以及老百姓就医绿色通道,一系列举措让基层医院获得快速发展。
医共体建设时间轴:
2019年5月县政府同意组建青神医院集团;设立青神医院集团党委;
7月正式组建青神医院集团;
8月被国家卫健委批准为眉山市唯一的全国首批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
10月组建医院集团理事会、监事会;
12月成立青神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管理委员会(简称医管委)。
“过去,卫生院医生主要靠‘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老三样看病,现在有县医院的远程影像中心、心电中心、检验中心为保障,治病更有底气了。”黑龙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李政说,除了医疗影像,血常规、肝功、肾功等检查,也能实现乡镇检查,县医院出结果,群众在卫生院看病,花最少的钱,得到的是更优质的服务。有了现代设备,在牵头医院的指导下,卫生院也在不断开展新的技术项目,吸引当地的中医康复病人回到卫生院治疗。
瑞峰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雷年强也有同样的感受,现在卫生院每月有300余人次进行检查治疗,仅彩超一项,从4月至今就有9000多人次得到检查。2021全年的门诊人次和住院人次都比过去翻了一番。
“改革前,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差、设备落后、缺医少药,全县除县人民医院在快速良性发展外,部分医院均出现了严重的运营困难。”青神医院集团负责人陈爱中说道,为破局这一困境,青神县在加大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以及社区、乡镇卫生院设备投入的同时,实行“基层检查、基层付费、县级诊断、结果互认”远程医疗服务模式,率先在乡镇卫生院实施全市唯一的18个常见病的定额付费。同时,通过“3+2”县级优质医疗人才资源下沉,借力医保收付费改革,开展慢病个性化签约“青神模式”服务,促进家庭医生签约,在医院集团内切实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先行先试,“两病”一抓到边
一直以来,基层医院慢病管理能力不足、家庭医生服务应签未签或者签约后依从性差,以及老百姓对慢病认知不够等问题是县域内普遍存在的管理痛点。为了解决县域内慢病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青神医院集团遴选“两病”(高血糖、高血压)先行探索,创新开展了医共体内个性化慢病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2020年3月,青神医院集团健康管理中心设立慢病管理办公室,从青神县人民医院和青神县中医医院遴选了60名慢病管理专家和专科护士组建了“2+3”(即2个专家,3个护士)慢病管理县级专家服务队,通过深入调研, 实行“一队包一乡”,深入县乡村分片区、分类别进行精准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全覆盖管理。并通过信息化手段,精准摸排并上门签约贫困慢病患者。
面对基层医务人员意识不强,老百姓主动管理认知薄弱,家庭医生签约率和管理效果不佳的普遍难题。青神医院集团通过公众媒体平台、印制通俗易懂的宣传画册、联动区域乡政府和村社,利用“世界家庭医生日”等主题活动和医共体成员单位的联动管理,组织专家团队开展多形式的“专家走基层”义诊活动,积极宣传家庭医生签约、医保特殊门诊申报等政策。
通过一年努力,青神医院集团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保规范管理人数从3759人上升到12000余人。
2021年1月起,慢病管理办公室还将“两病”患者进行三色分级管理。病情稳定,血压、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标记为“绿色”,由村医进行随访管理;血压、血糖控制欠佳,需要进行药物调整及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标记为“黄色”,由乡镇(社区)卫生院进行随访管理;病情波动大,并发症多,血压、血糖控制差,治疗方案欠佳,满意度不高等的患者标记为“红色”,由专家队进行直接随访管理,实现了慢病管理的全面升级。
不仅如此,青神医院集团还加强培训力度,着力补齐短板,提升医共体内慢病管理服务能力。医共体牵头单位强化内训的同时,还多次邀请市级三甲医院慢病管理专家对乡村医生进行多形式的强化培训。截至目前,300余名慢病管理相关医务人员参训,有效提升了专业技术能力和慢病管理能力。
此外,针对乡村医生对慢病患者管理不到位的问题,青神医院集团选派专家直接介入治疗方案的优化和管理,通过床旁带教、集中病案分析、远程指导和对口支援等方式提升管理能力。对医共体区域治疗不佳的慢病患者开通县级医院就诊绿色通道,对转入县级医院治疗的患者进行后期追踪管理,人人达到有效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管理水平,青神医院集团实行由专家队随访慢病患者并开展满意度调查及服务质量考核,进一步提升医共体成员单位主动管理和有效管理能力,并将收集问题及时反馈医共体成员单位,以评促改、以改促优。
“钱袋子”-医保助力
成绩背后,是眉山市和青神县医保局的全力支持,为了打通“三医联动”,将该项制度高效落实,从2021年1月起,由医院集团牵头,制定“两病”个性化健康服务包,创新开展了“一年一次交费、两个个性化服务包、三个免费、四次随访、一个随时”,即患者与所在乡镇卫生院签定家庭医生签约后即可享受“两病”的基础服务和个性化服务:
一年一次定额基本交费;医院集团慢病专家制定个性化的“慢病用药品种目录”(高血压药物42种,糖尿病药物28种)、慢病检验检查项目; 签约的慢病患者可享受免费的“两病认定”、免费相关检查、免费药物提供;签约辖区的卫生院和村医每年为患者提供四次随访; 医院集团专家组随时对乡镇卫生院管理不佳的“两病”患者直接介入管理。同时通过对口支援和县级医疗专家派驻开设“两病”特色门诊,村卫生室设立“两病”签约服务药品发放延伸点。个性化服务包的落实,让“两病”患者费用较前人均下降10%以上,并能享受到更多的免检和认定服务。
通过上述举措,青神医院集团县域慢病管理新模式成效明显,基卫系统“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人数从2020年一季度的12131人增长至2021年一季度的15271人;满意度从起初度82.7分上升至96.4 分。在管理人数稳步提升的同时,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得到了提高,基层的服务能力和慢病管理积极性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医院集团党委书记陈爱中表示,目前已实现从县到乡镇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下一步要加强横向整合,将县人民医院的妇、产科与县妇幼保健院整合,建立妇女儿童中心,打造高品质的妇幼健康保障体系。县中医院整合县域里的中医康复力量,组建中医康复医养中心,打造集中医治疗、康复、康养、治未病为一体的深度融合中心,最终实现县人民医院重点承担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服务,乡镇卫生院承担基础性疾病的治疗,妇幼中心和中医康复中心成为有专科特色的服务品牌。
健康县域传播平台独家获悉,经过实行"一个总额、一个账户、共同监管、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医保支付改革后,到2020年底,青神县公立医院医疗总费用增幅控制在12.81%,控制成效位居眉山市第二;公立医院门诊次均费用增幅控制在 1.87%,控制成效位居眉山市第一。三是全县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签约率从2019年年底的82.88%、81.22%上升到的89.09%、90.94%;两病患者个性化服务包签约人数共5130人次,其中高血压 3120人次,糖尿病2010人次;满意度提高9.7%。
责任编辑:孙丽红
审核:汪言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