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时心脏血流比平时增加了一倍,心脏的收缩力加强,心跳加速,大量的血液涌向...
很多事情,回过头来想,都是小事。所以该放的放,该忘的忘。无足轻重的事,能睁一眼闭一眼的过,远比事事计较,事事较真要容易让自己快乐得多。学会有个好心态,尽量少生气,让自己处在轻松、愉悦的生活环境中。
伤心是人常见的一种情绪,但如果长时间的过度伤心则可能会生病影响身体健康。
人在悲伤过度时有可能患上心碎综合征,严重者有可能真的会“心碎”致死。 心碎综合征也可以称之为“应激性心脏病”。一般是指在受到巨大的精神刺激或者强烈的情绪变化时,心脏承受不了而致病 ,表现为心肌梗死、左心功能障碍,甚至猝死。临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轻重不一。 通常在大的事件发生后,患者情绪受到强烈刺激产生极度悲伤或愤怒的心理时,在某时段中可能会有身体不同部位痛苦的感觉, 如头痛、眩晕、咽干舌燥、消化不良、肌肉无力、胸闷憋气等症状,严重者则出现心肌坏死、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室颤,甚至猝死。
有情绪时不要让自己始终处于低落的情绪中,如果情绪不好时,可以找朋友诉说,或者做一些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事,来缓解低落的情绪。
熬夜的伤害到底有多大?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因为熬夜导致猝死的新闻,而这些也并非危言耸听。因为熬夜会导致 内分泌激素水平的紊乱 ,使得细胞代谢异常,提高患癌风险。 熬夜还会导致 生物钟紊乱,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使心跳加速 ,引发室速、室颤,造成心源性猝死。
小贴士
实际上,“病从口入”这句话不无道理。很多人经常“乱吃”,夜宵当晚餐、不按时吃饭、高油高盐饮食……然而扎心的是,不合理的膳食是中国人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因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中提到,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2017年中国居民310万人的死亡可以归因于膳食不合理。
2021年8月发表在《胃肠病学》上的一项研究,研究者调查了1991-2011年间超过2.7万国人的随访数据,分析了饮食与生活方式风险因素对消化道癌症的影响, 结果发现五个我国消化道癌症的首要风险因素:吸烟、红肉摄入过多、水果蔬菜摄入不足、肥胖、饮酒。 可以说,5个因素中一半以上都与吃有关。
日常饮食结构要合理,注意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肪。维生素主要来自新鲜的果蔬,而纤维素的主要来源是果蔬和粗粮。需少吃猪、牛、羊等红肉,可用适量鸡、鱼等白肉替代。
要注意劳逸结合,工作之外,要适当休息。尤其是在感觉到疲劳的时候,立即休息。
保持运动
适量增加身体活动,保持健康的身体对预防多种疾病有效。2021年9月发表在《体育运动医学与科学》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运动不仅能改善整体健康,还会释放出一种减缓癌细胞生长的“秘密武器”,运动后的肌细胞因子就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能力,给身体内创造一个“抑癌环境”。
小贴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