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L年轻患者初始治疗方案的多中心2期研究的更长期的随访结果
医学前沿传播者
Connecting Doctors & Sharing Better
iCardioOncology
第63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SH)于2021年12月11日-14日在美国召开。三度医学特设【ASH 2021】肿瘤心脏病学专栏,精选数篇肿瘤心脏病学相关内容,邀请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的 赵德婉 教授进行解读,与医学同道共享前沿动态资讯与研究结论。
背景
通过非常长期的随访发现,FCR仍是除异基因移植外唯一被证明能为年轻、耐受化疗的(fit)IGHV突变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提供功能性治愈重要机会的方案。
鉴于伊布替尼在广大fit、年轻CLL患者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我们设计了一线iFCR研究,探索时间限制性的新药联合化疗免疫疗法是否能够为CLL患者提供持久缓解,而不论IGHV是否存在突变。研究者曾报道,在16.5个月的中位随访中,iFCR方案治疗2个月(主要治疗终点),骨髓微小残留病阴性(BM-uMRD)的CR率为33%,并且84%的患者达到BM-uMRD的最佳治疗反应 (Davids et al., Lancet Haem, 2019)。
本文报告了随访时间更长的最新数据,所有患者均有机会在iFCR后完成2年的伊布替尼维持治疗。
方法
这是一项多中心、单臂、研究者赞助的2期试验(NCT02251548),招募了年龄≤65岁的CLL患者,不受IGHV突变状态的限制,所有患者均符合iwCLL治疗标准。 开始治疗后的7天中,每天予伊布替尼420毫克,继而伊布替尼联合FCR治疗,最多6个周期。治疗有效者继续接受伊布替尼维持治疗,BM-uMRD患者维持治疗2年后停止治疗。根据2008年iwCLL标准评估疗效,并根据CTCAE v4.03和iwCLL标准评估毒副作用。 主要目标是确定iFCR联合治疗2个月后达到BM-uMRD的完全缓解/非完全血液学恢复的完全缓解(CR/CRi)的比率。次要目标是评估治疗反应率、无进展生存率/总体生存率(PFS/OS)、伊布替尼维持治疗2年后的BM-uMRD率,以及安全性/耐受性。
结果
在2014年10月至2018年4月期间,美国的9个中心共纳入85名患者。正如之前的报告,中位年龄为55岁(范围为38-65岁)。46/79名(58.2%)患者无IGHV突变。17p缺失和TP53突变分别出现在4/83(4.8%)和3/81(3.7%)患者中,其中2名患者同时存在这两种异常。完成的FCR治疗周期的中位数为6(范围为1-6)。 目前中位随访时间为40.3个月(范围3.1-76)。伊布替尼维持治疗周期的中位数是24(范围0-81)。通过ITT分析,在研究的任何时间点,BM-uMRD的CR率目前为55%(47/85名患者),BM-uMRD率的最高值仍然是84%(71/85)。伊布替尼维持治疗2年后,在有可及数据的患者中,CR/CRi、BM-uMRD和外周血微小残留病阴性(PB-uMRD)率分别为77%(44/57)、81%(50/62)和81%(55/68),没有基于IGHV突变状态的差异。在40个月的中位随访时间中,所有患者的PFS和OS分别为97%和99%(见下图)。 61名完成iFCR并在BM-uMRD状态下开始伊布替尼维持治疗的患者中,有13名(21.3%)出现了BM-MRD转阳,而MRD转阳的中位时间暂无统计结果。7名患者重新接受了伊布替尼单药治疗(5名是由于临床进展,2名是由于BM-MRD转阳而无临床进展),所有7名患者通过再次治疗获得了部分缓解(PR)。再次治疗的中位时间为12.8个月(范围为4.2-26.2),全部7名患者在再治疗中均无疾病进展。一名患者在进入伊布替尼维持治疗17个月后死于推定的心脏猝死。 在最新的安全性分析中,最常见的治疗相关3/4级不良事件为血液学相关,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40%(之前为35%),血小板减少32%(较既往数据无变化),和贫血11%(较既往数据无变化)。10名患者(12%,之前为9%)出现≥3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20名患者(24%,之前为11%)出现≥3级的感染。8%的患者出现了任何级别的房颤,1名患者出现了室性心律失常。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两名患者出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这两名患者在接受异基因移植后,现在都处于CLL和MDS的CR状态。没有患者发生Richter’s转化。
结论
在更长时间的随访中(中位数为40.3个月),大多数接受iFCR治疗的患者继续保持深度治疗反应,包括无IGHV突变的患者。iFCR方案在安全性方面与伊布替尼单药和FCR方案相当。这种限时治疗后复发的少数患者,均对再次单药伊布替尼方案有治疗反应。 iFCR值得在希望通过限时治疗获得功能性治愈的fit、年轻的CLL患者中进行比较研究的探索。
专家点评
目前CLL仍是传统治疗不能治愈的疾病,对于年轻患者(≤65岁),需要能够达到深度缓解的限期治疗以减少治疗相关毒性,降低耐药突变的发生率,节省治疗费用。对于IGHV突变的年轻CLL患者,FCR方案能够使其达到最长12.8年的无进展生存,即功能学治愈,但BM-uMRD的CR率不到20%。伊布替尼在无IGHV突变及合并其他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中能够获得治疗反应,但需要长期治疗以控制疾病进展。 该研究的治疗方案结合了伊布替尼能够克服高危不良因素以及FCR具有功能性治愈CLL的可能性的优点,BM-uMRD的CR率高达55%,且疾病进展后单药伊布替尼治疗均可获得PR,40个月随访时间所有患者的PFS和OS分别为97%和99%,为fit、年轻的CLL患者获得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提供新的可能方案。心血管副反应是伊布替尼最常见的副反应之一,发生率>10%的副反应包括高血压(发生率随治疗时间累积)、周围性水肿,1%-10%的副反应包括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室性心律失常、室颤、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 因此,治疗过程中的心血管相关指标的监测尤为重要,应用该方案治疗的过程中,对于具有心血管事件高危因素或者已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将伊布替尼调整为心血管风险较小且疗效相当的阿卡替尼(acalabrutinib)可能为一种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Blood (2021) 138 (Supplement 1): 640.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21-146624
图文设计:三度医学 彼岸 排版编辑:三度医学 Simin 责任编辑:三度医学 May
请关注我们了解更多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版权归“三度医学” 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处注明 “转自三度医学 - iCardioOncology”。
会议 | 专栏 | 科研 | 医学会 | 数据 | 平台
Conference | Topic | Scientific | Society | Big-Data | Platform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