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疗设备和器械的采购支出成为医院的重头支出的时候,只有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才能为医院创造最大、最长久的收益。
多年前,浙江省一名高度近视患者因感到左眼有黑影遮挡,到医院就医。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使用冷冻治疗仪时突发故障,探头上的金属帽脱落,患者左眼致盲,八级伤残。这起事故,被定性为严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有数据表明,95%以上的医院没有开展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工作,大多数医院对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不重视,还停留在传统的、片面的设备故障发生后的“被动维修”。有的医院甚至在设备出现故障后都不及时维修,产生动辄上千万元的维修费用不说,还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多数医院“重采购,轻预防”
当前多数医院都存在一种普遍性,就是将重心放在设备采购的成本上,忽视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其实,医疗设备从采购、使用到报废是环环相扣的,每个环节实际产生的效益也是相互影响的。
当医疗设备和器械的采购支出成为医院的重头支出的时候,只有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才能为医院创造最大、最长久的收益。
数据统计显示,医疗设备带病运行、效果失真会导致增加17%医疗事故发生,这也凸显出了设备维保服务的重要性。
如果仍延续“事后维修”的思想观念,以老一套水平进行设备管理,对于设备隐患基本不预防,那么将会引起医疗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不当,造成故障频出,设备利用率低,不能更好地发挥功能优势,延误患者检查,进而有可能导致患者的外流,社会效益降低,最终影响到的是整个医院的发展,带来的损失将不可估量。
预防比补救更有价值
根据栢云南栢田医疗集团旗下维尔医疗多年以来的托管服务经验,70%的设备故障由使用不当引起,可以通过预防或现场即时解决。
如果将医院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以预防为主,制定预防性维修(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结合科学的、规范化的操作方法,可以在设备未发生故障前,发现潜在问题,提前解决及预防。这种管理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设备故障次数,减少维修工作量,降低维修成本,同时还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设备维持处于正常运行状态。避免因医疗设备故障导致患者的正常检查治疗工作不能进行或医疗事故的发生。
目前,已经有不少医院在设备管理方面做出转变,工作模式由采购和维修向开展检测、预防维护等工作转变。
设备分级保养 防患于未然
维尔医疗对设备维修工作也不仅仅满足于“坏了修”,而是在保证设备安全、有效运行的前提下,降低故障率。对托管的医院,维尔医疗会根据设备风险等级进行设备整机保养调试服务,帮助医院建立健全设备的三级保养制度,并对维保设备进行分级保养。
在保养计划设定后,工程师会按照提醒,每天进行一级日常保养,每月1次二级保养,每年4次三级保养。保养涵盖了整机检测、安全检查、性能测试和校准等多方面,完成保养后在系统进行记录和保存,保养报告实时上传、更新。通过及时发现设备隐患,调整设备状态,避免出现使用时设备突发意外的状况,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通过维尔医疗托管,变“被动维修”为“主动维保”,实实在在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和实际折旧率。这种趋向于预防性和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不仅可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使其发挥最大效用,还能提高设备完好率和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