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没有暂停键——今天,我们来讲几个故事
感恩
诺贝尔文学家川端康成说过:“花是不眠的,它在夜间也会迤逦绽放,不会惊醒任何梦中人。只有当人们需要芳香时,它会第一时间涌入你的鼻尖,你才会发现,花儿如此可爱。”
2021年年末,西安疫情以迅猛之势来袭,儿医人在一边面对的是“呵护儿童健康,承载生命重托”的责任与使命,一边面对的是狡猾隐匿的新冠病毒的复杂局势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凝心聚力,共同战“疫”,这些有序穿梭在医院各个角落的无名英雄们,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不正是那一朵朵绽放的花儿吗?
01
一个关于以如履薄冰的谨慎和一叶知秋的敏锐,保障患儿及时就医的故事
气候多变的冬季,对孩子们的身体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医院门、急诊量持续爆表,加之疫情反复多变,落在门诊办公室,急诊科,综合内科,感染门诊的担子更重了几分。一手抓防疫,一手抓诊疗,所有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市卫健委及院党委关于疫情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如履薄冰的谨慎和一叶知秋的敏锐,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并及时根据疫情变化和风险研判进行动态调整。
大事难事看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门诊办公室主任邰静根据“非急诊全预约就诊服务;开设特殊发热门诊、普通发热门诊、普通门急诊,根据不同就诊人群实施不同的接诊方式”的方针,不断完善、优化疫情条件下医疗服务管理运行机制。每天微信运动上两万多的步数,手机上无数的电话和沟通记录,还有对同样坚守在一线的儿子的担忧与思念,都默默的随着冬风消失在夜色中。
急诊科主任苏宇飞、副主任文俊、护士长贾旭红联合院内MDT多学科诊疗,以“院前急救-转运”为纽带,着力建立“急诊科-PICU-NICU-EICU-SICU”的急救体系,畅通急危重症就诊、转院及收住,为急危重症患儿24小时畅通重症救治绿色通道,已先后收治了多名来自隔离社区和外院转来的危重患儿。除了打造急危重症患儿绿色救治模式,发热门诊闭环管理的重担也落在了急诊人的身上,为了不给病毒来袭留下任何可趁之机,他们不断调整模式,优化流程。休息室里作为早餐的“煎饼果子”是最好的见证者,它经常会孤独等待,等待数个小时甚至是在经历了一个“白加黑”之后,“全身冰冷和坚硬”的它才会被急诊科的主人们拿起充当午餐或者晚餐。
感染门诊主任杨亚荣,作为病例筛查的最前沿,他深知自己身上的重担,“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一颗警觉的心,对任何一位接诊的患者都不能懈怠,不能大意!”他事无巨细,以优秀共产党员的责任肩负着“前哨岗”的职责。一肩多责的护士长李丹,同时兼顾着普通发热门诊、特殊发热门诊、感染性疾病门诊、感染病房四大版块的工作,心细如发的她和杨亚荣主任不断研究尝试,为了让发热患者更科学、便捷的就诊,一次次确立方案,又一次次被自己推翻,反复琢磨、毫不厌烦,力求精益求精。
02
一个关于救治和自救,孩子永远是坚强母亲的一根软肋的故事
情比金坚,郑茂、陈瑶夫妇,徐鹏飞、南楠夫妇,白改改夫妇等双医伉俪,他们也和普通人一样,家里有老人,有孩子,但他们放下后顾之忧,相互鼓励,长期战斗在抗疫一线,为保障患者健康戮力前行。
主管护师薛金亚的先生也奋斗在工作岗位,9岁的女儿一个人在家,当她怀着一颗无比忐忑的心想要告诉孩子可能妈妈还得一些时日才能回来的时候,电话那头的天使宝宝却先一步反过来安慰妈妈,说:“妈妈,你不用担心我,我有一点点害怕,一点点哦,我可以一个人在家里,你快快打败大病毒,我在家等你哦。”看到这么懂事的女儿,屏幕这边的薛金亚早已泣不成声。
为了疫情防控需要,作为医院收治隔离社区患儿的定点科室,感染三科病房早在疫情伊始就已实施闭环管理,驻扎在院。包括感染三科主任刘小乖、护士长王莉娟在内的20余名医护人员整日面对的是“新冠病例密接和次密接、集中隔离和居家隔离、红码和黄码、点对点转运”的住院患者,承受着心理、身体双重压力,但他们将每一个孩子都视如己出,有一个父母都不在身边的5岁特殊患儿,他们更是给予了24小时“妈妈式的温暖”,他们将自己还没来得及带回家给自己宝贝的玩具送给这位可爱的隔离孩子,为她教英语口语,陪她念温暖的绘本,和她做“石头剪刀布”“一二三木头人”的游戏,和她分享可口的零食、分享自己的工作餐,将孩子不喜欢吃的鸡蛋从碗里一丝丝、一根根的挑出来……无数细节让人动容。然而,每个人都是普通人,这些普通人只是穿上隔离服,被一种“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的使命唤醒,为所有人带来希望,我们能看到的是他们为了患者的身体、心理健康日夜坚守,枕戈待旦,但看不到的是,在无数个繁星点点的夜晚,他们躲在角落里,双手抱着自己,抚平自己心里伤口的那些孤独但又坚强的画面。
03
一个关于以“一盘棋、一颗心、一股劲”的态势,全力战“疫”的故事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一名名儿医人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首精诚团结、感人心脾的凯歌。
这段时间对于主管护师付佩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她在医院度过了自己34岁的生日,她坦言,这个生日必将是她人生中最难忘、最珍贵的一个生日。
冷风刺骨,一站就是十二个小时,保卫科的工作人员从未喊过苦、喊过累,喊过冷,他们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严防死守,负责全院秩序和所有出入口,用肉体之躯筑成了一道隔离病毒的安全墙。心存侠义的夜班保安班长崔勇刚,总是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突然降临,解燃眉之急。
此刻,让我们把视角拉大拉远,行政楼办公室里日日灯火通明,夙兴夜寐的“幕后工作者们”各司其职,白天,院领导班子靠前指挥、一线调度,使“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有效衔接,根据上级疫情防控要求,不断调整诊疗模式,完善就医流程,优化急救绿色通道,保证患儿有效救治;夜晚,院领导班子彻夜不眠、听微决疑,以一条条硬核决策线织出一副副清晰的防护网,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保障。医务科、护理部、疾控科、控感办、保卫科、总务科等保障科室从容不迫,建立医院人力资源应急调配方案及突发疫情应急体系,派遣支援、流调统计、核酸采样、周转病房、协调物资、数据统计、全面消杀,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着。“叮铃铃……”交织成美妙乐章的电话铃声,微信群里整齐划一的“收到”,穿着防护服穿梭在医院里“小白”们,画面定格,永藏心底。
你们都是真正的英雄
感谢你们
是你们为疫情的阴霾带来了一抹亮色
在疫情阻击战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儿医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这些永恒瞬间
这些感动你我的故事
会从大地升腾
成为每一个儿医人心中最亮的星辰
成为每一个儿医人凝心聚力不断向前的
精神动力
THE END
● 文字:党办整理 ● 图片:党办整理 ● 排版:党办 赵鑫
【西安市儿童医院(总院)】 地址:西安市莲湖区西举院巷69号(明城墙西门里北侧),新冠疫情期间西安市儿童医院就诊咨询电话
儿医热线:029-87311818、急诊科:029-87692134、发热门诊:029-87692141、总值班:18991236789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