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姚卫东团队的《基于人体气道4D仿生技术的气道管理导航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转化》项目从全国的3000多个项目(安徽省共计入选十余个项目,芜湖市唯一入选项目)中脱颖而出,进入前10%,被评为大赛优秀项目。
喜 报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科技强国路线,由科技部主办,火炬中心承办的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领域赛”于12月22日在成都高新区成功举行,两千多家企业、两百多个高校参加了项目遴选。来自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姚卫东团队的《基于人体气道4D仿生技术的气道管理导航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转化》项目从全国的3000多个项目(安徽省共计入选十余个项目,芜湖市唯一入选项目)中脱颖而出,进入前10%,被评为大赛优秀项目。
大赛现场
本次大赛是由国家科技部主办,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大赛紧密围绕全球科技革命大趋势和产业变革大方向,充分发挥机制和平台优势,通过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发现和挖掘颠覆性技术,培育颠覆性创新文化,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支撑和强劲力量。
什么是颠覆性技术?
所谓的颠覆性技术就是指对传统产业具有颠覆性影响的技术,此类技术具有改变技术规则、重塑技术格局的潜在能力,同时往往也带有公共品特性。举例来说数码成像技术颠覆了传统的胶卷相机,数码成像技术就属于颠覆性技术。颠覆性技术具有前沿性、超前性,创新成功不仅能带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而且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项目评委认为,本项目的颠覆性价值在于:
突破了医学导航技术在气道管理中的应用,该技术平台是实现气道虚拟现实导航、远程5G气道管理、气道管理机器人等应用的基础技术、前提技术;
突破了可变形组织应用手术导航技术的瓶颈,作为技术平台,可以扩展到肝脏手术、肾脏手术、消化道及肺手术的导航技术开发。
困难气道的现在及未来
姚卫东博士表示:“困难气道是麻醉、重症、急诊医师经常遇到的危急并发症,每年威胁数百万患者生命安全,尤其是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超过2.5亿人感染,500万人死亡。其中,最少有50万患者因为困难气道导致死亡。如何处理困难气道,实施安全气管插管是重要的临床问题。本项目基于几何学理论,应用机器视觉、人工智能、4D仿生技术,实现了气道导航技术的突破,可使气管插管简单易行、安全可靠。”
据悉,姚卫东博士所领衔的研究团队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发展,组建了安徽玥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玥璞医疗已申请专利十余项(已获授权6项),同时已完成导航设备原型机的开发。姚卫东博士本人也当选为十三届中华麻醉学会全国青年委员,第十二届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第七批安徽省特殊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才。近年来,姚卫东博士发表多篇SCI论文(其中JCR1区1篇、JCR2区1篇),携相关成果多次在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年会上做专题汇报,到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进行博士后学习交流,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医院开展合作研究,参加大型国际性气道管理学术会议并获奖。
姚卫东简介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麻醉科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博士后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全国青年委员
安徽省麻醉医师协会青年委员
安徽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
安徽省第十二期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安徽省第七批特殊创新领军人才支持计划人选
主要研究方向:困难气道的预测与处理,超声技术在围术期的应用
相关成果发表于Br J Anaesth、Anesthesia & Analgesia等专业权威期刊,并担任多篇SCI期刊审稿人。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本期策划:沈雳
责任编辑:陈宝麟
本文作者:CCI
后期制作:汪蕊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