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66岁男性,膝关节置换术后+ 2型糖尿病+少尿性AKI

2022-01-24 18:36

 渗透性肾病是由于一些特殊溶质通过胞饮作用进入细胞质,聚集于溶酶体,使之变大,形成空泡。

C>P<C

(教学病例)

66岁男性,2018年5月24日因少尿性AKI就诊。患者在4月1日行左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3周出现疼痛、红肿,诊断为链球菌感染导致的脓性关节炎,开始服用氨苄西林舒巴坦,并接受静脉抗生素和物理治疗。4 周后,改用口服抗生素,在本次就诊前抗生素疗程为 6 周

患者有肥胖、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基线Scr为 1.1 ~ 1.3 mg/dl,eGFR 56 ~ 60 ml/min/1.73m2,无微量白蛋白尿。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理疗期间,患者每天口服卡格列净(300mg),呋塞米 (80 mg)和依那普利 (5 mg)。在使用卡格列净五天后,Scr 上升至 6.8 mg/dl。入院前,患者有轻度腹泻病史,每日 2 次,归因于使用抗生素,但艰难梭菌测试结果为阴性。本次入院两天后,肾功能恶化,开始进行血透

既往史:近期没有低血压病史,没有使用 NSAID 或其他肾毒性药物

体检:身高 70 英寸,体重 386 磅,BMI 55,BP 139/80 mmHg  

实验室检查:

• BUN 52 mg/dL,Scr 6.8 mg/dL;尿红细胞 30–49 Rbc/hpf,尿蛋白/肌酐 2.0 gm/gm,尿白蛋白 (-) 

• 尿糖 >500 mg/dL,尿钠 32 mEq/L, FeNa 4.4 

• 血钠 131 mEq/L,血钾 5.5 mEq/L,血糖 128 mg/dL 

• AST 18 Iu/L; ALT 22 Iu/L ; 胆红素 0.8 mg/dL

临床考虑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或急性间质性肾炎,做肾活检明确诊断

1

光镜

6741641079064622   30971641079065247   19211641079065405  

肾小球有轻度系膜增生,15-20% 的小管间质纤维化。近端小管上皮细胞肿胀,有大量的等距空泡样变,PAS染色下见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内有少量颗粒状糖原沉积, 油红 O 染色显示一些近端小管中存在少量脂质沉积物

Q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与随访

诊断:

渗透性肾病(考虑为卡格列净所致)

随访

停用卡格列净,继续透析 2 周后,肾功能逐步恢复,出院时肌酐为 1.2 mg/dl 

六月后实验室检查结果:BUN 25 mg/dL,Scr 1.29 mg/dL;尿红细胞 3–5 Rbc/hpf,尿蛋白/肌酐 (-),尿白蛋白 (-);血钠 139 mEq/L,血钾 3.8 mEq/L;血糖 200 mg/dL

渗透性肾病

 是一种组织病理学诊断,特征是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细胞质内大量空泡, 形成“透明细胞”样外观,电镜下小管上皮细胞内大量圆形或椭圆形空泡,其内可以有少量非结晶性电子致密物(见下图) 

 缺血性损伤也可以导致细胞空泡,但往往伴有细胞坏死、核脱落

61011641079065494 79701641079066035

 渗透性肾病是由于一些特殊溶质通过胞饮作用进入细胞质,聚集于溶酶体,使之变大,形成空泡。而不是细胞内溶质的“渗透”作用将水吸入上皮细胞 

多累及近端小管直段(S2 和S3),严重时也可以累及近曲小管(S1段)

13401641079066195

 导致渗透性肾病的常见药物如下

11001641079066835

经活检证实的使用 SGLT2 抑制剂导致渗透性肾病的病例共5例 

a. 年龄从 41 岁到 66 岁不等,所有人都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 

b. eGFR 分别为79、59、56-60、36 和 27-32 ml/min/176m2

c. 3 名患者使用达格列净,1 名使用卡格列净,1 名使用恩格列净 

d. 停用SGLT2 抑制剂和支持治疗后,4/5 患者的肾功能恢复回到基线

 研究发现暴露于 10% 葡萄糖溶液可以导致渗透性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本身就尿糖增多, SGLT2 抑制剂阻断近端肾小管S1-S2段葡萄糖转运,导致S3 段肾小管接触大量葡萄糖,产生渗透性肾病。吸收到细胞中的葡萄糖刺激醛糖还原酶表达增加,产生更多山梨糖醇和果糖,同时代谢果糖的酶-果糖激酶也增加,持续产生糖原和脂质, 导致氧化应激、尿酸积累、肾小管损伤和局部炎症 

 在本病例中,近端小管中的醛糖还原酶(图D)和果糖激酶(图E)表达也增多

36641641079067225 14151641079067789

上期发散性思维的问题

以下两张电镜照片,哪张是人的近曲小管,哪张是近直小管?

45671641079068292   74001641079068887  

回答

近曲小管是指近端小管S1段,刷状缘长,线粒体多而大,内吞的溶酶体明显,基底侧质膜广泛内陷

近直小管是指近端小管S2和S3(二者在人组织内较难区别),刷状缘变短,线粒体较小, 溶酶体的电子密度极高, 过氧化物酶体增多,基底外侧内陷稀疏

本期发散性思维:

糖尿病,尤其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会导致Armanni-Ebstein (AE) 病变,也是渗透性肾小管空泡变性,其病理特征有特殊之处?

参考文献

1. Kidney Int Rep. 2019; 4: 1085-1093

2. J Endocrinol. 1993; 139: 329-337

3. J Hypertens. 2020 Mar;38(3):456-466

4. Int J Biol Markers. 2017 Oct 31;32(4):e461-e466

5. Kidney Int. 2008 Jul;74(1):115-25

6. J Am Soc Nephrol. 2008 Mar;19(3):600-14

7. J Am Soc Nephrol. 2009 Jul;20(7):1623-32

By 肾世风云·Haiyang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膝关节,AKI,渗透性,溶酶体,mEq,抗生素,葡萄糖,置换,dL,细胞,肾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