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唇树洞”最后的来稿选登,我们后会有期
2020年11月,爱稀客开启了“蓝唇树洞”活动,病友们可以匿名投稿,说出平时不方便说的心里话。大家的来稿中,有深深的伤痛,有羞涩的情意,有一路走来的感怀,还分享了许多健康管理的经验。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陆续刊登了6期投稿。本次第7期,是蓝唇树洞的最后一期。
本期作者、摄影:烟雨蒙蒙
01 你的情绪生病了吗?
记得那是去年7月初的一个周日,将近中午,老公突然对我说头晕得厉害,要去医院,吓了我一跳。我赶紧叫了120,医生们抬着担架,把他抬上了救护车。核酸、采血、胸片,一通检查,怀疑是脑梗,要住院治疗。我也向领导请了假,在医院陪着他。
自从我生病以来,都是他在陪着我、照顾我,他怎么会生病呢?我感到无所适从。
接下来,每天都是检查,我推着他,他很没劲,说话很轻。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几乎所有的检查都做了,除了颈椎有一些小毛病外,也是没有查出所以然来。我想也许是更年期吧,约了中医大夫会诊,熬了中药喝,又扎了针灸,但效果还是不好。最后我想是不是心理有问题,于是约了心理门诊的段大夫,我们医院唯一的心理医生。
她看了看我老公,问了几个问题,又去了她的门诊。那里有台电脑,有很多的题目,一道一道的,大概有500道吧。老公做得很艰难,每道题都要考虑半天,才能选一个答案。最后结果出来了,是重度抑郁,中度焦虑。
老公心眼小,我是知道的,天天紧张这,紧张那,啥事也没法拿主意,遇事不会变通。但是怎么会抑郁呢?难道情绪也能生病?
我们的情绪还真能生病,比如健健康康的一个人,突然告诉他得了绝症,病还没怎么样呢,人就崩溃了,垮了,再好的药也难治一个精神崩溃的人。反之,人逢喜事精神爽也是这个道理。记得我当年查出肺动脉高压时,七天七夜都没有睡着觉,精神恍惚,一惊一乍的,医生和护士的一个眼神,我觉得都是在嘲笑我,没有人给我解释到底怎么回事,到底应该怎么做,眼前一片漆黑。
其实一名好大夫治病的同时,也在对我们进行心理辅导,让我们明白疾病是怎么回事。情绪不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要放下思想包袱,轻轻松松的,身心健康地生活,不要把困难想得太多,不要担心这担心那,事情来了,处理就好了,天塌不下来,塌下来还有高个子,是不是?
经过了一年的心理康复和辅助药物治疗,老公的抑郁和焦虑已经基本康复,阳光和微笑又浮现在他帅气的脸上。
我们肺动脉高压病人,长期患病,自己负担很重,家人也跟着担惊受怕,也承担着许多压力。我们也尽量让自己好起来,能够在经济上和身体上减轻他们的负担,医生家人我们一起共同战胜病魔。
02 肺动脉高压预后康复:氧疗
小时候经常听到一首歌中唱道:鱼儿离不开水呀,瓜儿离不开秧。为什么离不开呢?因为需要输送养料到身体器官各处。我们人体需要的养料,都是氧携带到身体各处的。既然氧这么重要,那么我们怎么得到它呢?靠的就是呼吸,靠的是肺循环,肺一张一合把氧气留下,把二氧化碳带走,血液就变得鲜红有活力。
但是我们肺动脉高压的病人,因为肺血管或多或少都有堵塞,扭曲,重构现象,完成气体交换过程就很艰难,所以一般都缺氧。
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我们缺不缺氧呢?一种就是血氧仪,夹在手指上,简单方便,数据很快就出来了。一种就是扎动脉,测量动脉血,氧分压的值,这个相对来说能比较准确地反应我们是否缺氧了。氧分压正常值是83-108,如果低于60,就是比较严重的低氧血症了。
那么知道缺氧,我们该怎么做呢?首先就是去一家比较好的专科医院,系统地检查一下,我们到底都有什么病,有没有哮喘、慢阻肺、肺间质病、气管炎、肺栓塞,还有心脏功能,有没有心衰。病不怕多,关键是知道有啥,对症治疗是关键,控制好了,氧就能上去了。
其次是运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提高心肺功能。再次就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不吸烟,不喝酒,不生气,不熬夜,心情放松,不要大喜大悲,不暴饮暴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最后一点是规律的吸氧,这个也是最重要和简单有效的,就像我们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吸了氧,身体各处器官就不缺氧,就不再胸闷、头晕、气喘,走路也有劲了,嘴唇也不发紫了,整个人都精神了。
总之,肺动脉高压已经不再是治不了的绝症,靶向药有了,也能吃的起了,剩下的就是照顾好我们自己了,要像呵护刚出生的宝宝一样呵护我们自己,每天都有好心情,每天的太阳都是那么大那么圆。
03 要去复查了,我该怎么做
我们生病了,复查就成为我们经常面对的一件事,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比如我们新换了靶向药,或者病情有了新的进展,或者治疗一段时间了,就要去医院复查了。
1. 医院的选择,我们去哪家医院看病复查?这是个很伤脑筋的事。离家近的通常都是小医院,医疗设施不够完善,医生见的病人并不多,也没有经验,一些必要的检查也做不了。选择比较大的专科医院,最好是知名专家,专门研究肺动脉高压等相关肺血管疾病的医院和医生,少走好多弯路,也会尽早制定出一套治疗方案,控制病情,以免病情极速发展不可收拾。
2. 选择好医院了,也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规律服药了,感觉病情基本稳定,就需要每3-6个月去复查一下,检查一下血常规、肝肾功能。有的靶向药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伤,如果有问题就需要主治医生给我换药,或者加用保肝药和保肾药,进行观察。
3. 我们觉得最近身体状况比较好,也没有发烧,想去复查了,就要去找大夫约床。有的大医院床位比较紧张,需要提前一个月约床。入院前,要把最近吃的药列出单子来,还有最近有哪里不舒服,比如头晕、胸痛、咳血、浮肿等等记下来,方便告诉医生。
还有就是携带生活用品,尽量带全,带上棉质无饰品的内衣,不要佩戴耳环、项链等饰品,以免影响检查结果。因为疫情,很多医院都不让陪床了,需要的生活用品不能出去购买。还有日常用药,比如靶向药,有可能就没有,需要带上10几天的用量。
总之既然来到医院了,就要踏踏实实的,听从医生护士的安排,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无论检查结果如何,都要正确面对,乖乖的听话,才是好的病人。
编辑排版:范小喵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