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药品集采的“替代效应”和“降价效应”持续释放,进一步提升患者用药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近期,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于在北京召开的“集采推动仿制药替代”——集采未中选原研药使用情况变化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柳雯馨介绍了集采未中选原研药使用情况变化。
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选取阿托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氨氯地平口服常释剂型等9种药品,对比集采结果实施前后一年全国采购量和价格变化情况,发现中选仿制药“放量效应”与“降价效应”显著,未中选药品价格随动下降,最终呈现采购量“两减一增”、价格“三价齐降”的趋势,群众用上了“质优价宜”的中选药品。
药品采购量“两减一增”
在药品集采政策的影响下,未中选原研药、未中选仿制药和中选仿制药的采购呈现“两减一增”的态势,中选仿制药对未中选原研药和未中选仿制药的“替代效应”显著。
“两减一增”之一减:未中选原研药采购量大幅减少。集采结果实施后一年,未中选原研药全国年总采购量较实施前一年平均下降46%。其中,辛伐他汀口服常释剂降幅最大,达74.4%;其次是铝碳酸镁咀嚼片,降幅为60.3%;再次为缬沙坦口服常释剂型,降幅为55%;降幅最少的伊马替尼口服常释剂型,也达到了13.4%。
“两减一增”之二减:未中选仿制药采购量降幅更高。未中选仿制药年总采购量降幅达80.8%,9种药品降幅都在70%以上,6种更在80%以上。其中,阿托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降幅最大,达94.9%。
“两减一增”之“一增”:中选仿制药采购量大幅上升。中选仿制药年总采购量增加265.2%,其中,奥美拉唑口服常释剂增幅最大,达522.6%;其次是氨氯地平口服常释剂,增幅为506.5%;增幅最小的伊马替尼口服常释剂,也达到了54.5%。
药品使用结构优化调整
集采政策促进药品使用结构优化。同通用名下,未中选原研药、未中选仿制药和中选仿制药年总采购量占同通用名药品年总采购量比例也分别呈现“两减一增”的态势。
“两减一增”之一减:未中选原研药采购量占比下降。从实施前一年的28.9%下降至12.7%。其中,阿托伐他汀口服常释剂降幅最大,未中选原研药占比从51.5%下降至21.3%,减少30.2个百分点。
“两减一增”之二减:未中选仿制药采购量占比下降。从实施前一年的44%下降至6.9%,减少37.1个百分点。其中,奥美拉唑口服常释剂型降幅最大,占比从84%下降至15%,减少69个百分点。
“两减一增”之“一增”:中选仿制药采购量占比增加。动态看,中选仿制药采购量所占比例从实施前一年的27.1%提高至80.4%,提高53.3个百分点。其中,奥美拉唑口服常释剂型从14.9%提高到84.3%,提高69.4个百分点;辛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从23.3%提高到89.4%,提高66.1个百分点;伊马替尼口服常释剂型增幅最小,也从73.8%提高到84.6%,提高10.8个百分点。静态看,中选仿制药采购量占比都在70%以上,最低的也有74.1%;5种占比超过80%,恩替卡韦口服常释剂型占比更是超过90%、达到91.5%。
同通用名药品价格“三价齐降”
药品集采政策招采合一、以量换价,促使药品的价格显著下降。同通用名下,9种药品平均价格显著降低,平均降幅达67.1%。其中,恩替卡韦口服常释剂型降幅最大,达83%;其次是辛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降幅达81.9%;再次为阿托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降幅达70%。降幅最少的伊马替尼口服常释剂,也达35.7%。
“三价齐降”之一:中选仿制药价格下降最显著。集采“以量换价”效果明显,9种中选仿制药价格平均降幅达82.4%,其中,恩替卡韦口服常释剂型降幅最大,达90.1%,其次是阿托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降幅达83.1%。降幅最少的伊马替尼口服常释剂型,也达21.8%。
“三价齐降”之二:未中选原研药价格随动下降。各地医保部门根据中选仿制药价格下降情况,纷纷联动下调相应未中选原研药价格,或锚定全国最低价,或锚定上海采购价格,引导未中选原研药价格下降。9种药品的未中选原研药平均降幅达12.9%。其中,缬沙坦口服常释剂型降幅最大,达20.8%;其次是阿托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降幅达20.7%;再次为瑞舒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降幅达19.0%。降幅最少的铝碳酸镁咀嚼片,也达6.5%。
“三价齐降”之三:未中选仿制药价格随动下降。9种未中选仿制药平均降幅为17.4%。其中,恩替卡韦口服常释剂型降幅最大,达34.3%;其次是辛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降幅为19.9%;再次为伊马替尼口服常释剂型,降幅为18.3%。降幅最少的铝碳酸镁咀嚼片,也达3.4%。
2021年药品集采效应持续释放
2021年,药品集采的“替代效应”和“降价效应”持续释放,进一步提升患者用药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药品“降价效应”持续释放。相较于集采结果实施后一年,2021年药品平均价格下降25.7%,其中,中选药品平均降幅29.1%。
仿制药“替代效应”持续加强。中选仿制药持续替代未中选原研药和未中选仿制药,相较于集采结果实施后一年,2021年中选仿制药市场份额进一步增长到84.4%,提高5.2个百分点;未中选原研药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至11.7%,下降3.9个百分点。各个药品的中选仿制药市场占比都在80%以上,3个药品已经达到90%以上。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