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受伤用冰敷的道理, 不少人都听说过。 前不久, 武汉市民小郑受伤冰敷时候, 就顺手拿起了干冰。 这冰和干冰虽说只有一字之差, 可用上去效果不一样, 令他伤上加伤。
运动受伤用冰敷的道理,
不少人都听说过。
前不久,
武汉市民小郑受伤冰敷时候,
就顺手拿起了干冰。
这冰和干冰虽说只有一字之差,
可用上去效果不一样,
令他伤上加伤。
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字之差
小伙选错致膝伤“雪上加霜”
看这张照片就是小郑干冰敷后的效果,这结果是不是让您很意外?原来,他扭伤之后,医生就建议他用冰块冰敷一下,减轻疼痛和肿胀后再进行手术治理。
回家后,他恰好发现冰淇淋外卖中的干冰。就想着都是冰,用干冰替代一下也行。但用上去不到一分钟,小郑的皮肤就出现了一片水泡,颜色也变得紫红。
医生介绍,干冰与冰虽然仅有一字之差,却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冰是水在0摄氏度后凝结而成,但干冰却是固体的二氧化碳。两者温度完全不在一个等级。有网友就曾做过与干冰相关的试验,让大家了解一下它的威力。
鲜嫩的花朵放进去之后,轻轻一柔,碎了。软糖放进去蹭一下拿出来,用锤子一敲。
不仅是干冰,即使是0摄氏度以下的冰块在进行冰敷治疗时也要注意正确的方式,否则同样会导致冻伤发生。
所以我们要再次提醒
分清冰和干冰的区别
谨防冻伤
一旦发生,我们也要学会处理哦
冻伤等级分类
Ⅰ度冻伤
仅伤及表皮层,常由短时间冷空气暴露或接触冷物体所致。引起麻木和红斑,有轻微的表皮脱落,轻度水肿。
Ⅱ度冻伤
伤及表皮和真皮层。皮肤表面起水疱,水疱内可见透明或乳白色液体,周围有红斑和水肿。
Ⅲ度冻伤
伤及皮肤全层和不同程度的皮下组织,水肿明显,产生出血性水疱,皮肤温度低,感觉迟钝或丧失。
Ⅳ度冻伤
损伤累及全层皮肤,并涉及相对无血管的皮下组织,坏死延伸至肌肉和骨骼。深部组织坏死,完全失去功能和感觉。
冻伤急性期如何治疗?
迅速脱离低温环境
发现冻伤患者后,立即用棉被、毛毯或皮大衣保护受冻部位,迅速使患者脱离低温环境和致冷因素,以防止再次受冻。早期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冻伤后的致残率。
局部性损伤患者复温
在无复温条件下,可将冻肢置于自身或救护者的前胸、腋下、腹部等温暖处,利用体温来复温,忌用火烤、雪搓或冷水浸泡受冻部位。
有复温条件下,局部性损伤患者可用温水(40~42℃)快速复温至皮肤略发红,并感温热为止,局部创面应尽可能在无菌条件下简单清创,涂冻伤油膏,再予以宽松包扎。
移送全身性损伤患者
若碰到冻伤患者应首先呼叫120急救人员,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心跳呼吸骤停者要施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迅速送至有条件进行全身复温的医疗单位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