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DRGs/DIP之后药械应怎么开展临床工作?

2021-12-28 00:00   赛柏蓝器械

未来将更加是专业能力的比拼,要更加了解宏观环境,同时也要更加关注产品的医学特性,尤其是药物经济学知识,结合扎实的医药市场营销专业能力,才能顺利渡过这场变革,甚至发挥自己的优势。

经过多年的筹划试点之后,DRGs/DIP进入了实际支付的阶段,按照DRGs/DIP支付方式的三年改革计划,在2025年底DRGs/DIP将全面覆盖所有符合条件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

图片来源:网络数据

在12月1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召开第一届中国CHS-DRG/DIP付费大会议前后,全国都掀起了各医疗相关机构学习CHS-DRG/DIP的热潮,摆在各家医疗机构面前的挑战很巨大:新的IT系统、新的结算方式、新的诊断目录、新的考核方式... ...这些都考验着医疗机构在变革中的管理和应变能力。

同样的,这样的挑战也刺激着各家医药企业的神经。当医保支付的规则改变,直接导致的是医生手中处方习惯的改变,说了算的不再是执笔的医生,而是付款的国家医保基金。

医生是各家医药公司可以接触和改变治疗观念的人,但是国家医保基金的付费标准是各项政策和文件,这样大框架的改变让医药公司以往的营销手段显得不那么有效,繁复的各种文件也让各大公司的政府事务部、准入部、市场部、医学部、销售部看得眼花缭乱、晕头转向。

那我们来预测一下,DRGs和DIP会对未来的医疗机构产生什么影响?

一、DRGs和DIP会对医疗机构产生的影响

医疗逐渐规范化,临床价值低的药物使用率会减少,医疗服务的价值会得到体现。比如说,体现技术难度的手术组和操作组占比呈上升趋势,代表保守用药治疗的内科组则出现下降趋势。在试点的三年期间,以北京市为例,医疗机构平均药占比从38.8%下降至24.2%,医疗服务费用占比则从30.6%提高到36%。
 “小病大治”的情况得到改善,日间手术会增加。记得之前看过一个旅居日本的女孩子被车把手撞断了,医院给她做了手术后第二天就把她赶回家了,这就是DRG实施后对医保费用的量入为出。 
分级诊疗逐步实现,三级医院主要以疑难病症为主,小毛小病回归一、二级医院。在DRG/DIP考核里有一个各种考核指标,比如RW值、CMI系数、分值、权重等等指标,这些指标都能够从一个侧面反应这家医疗机构诊治疾病的难度和技术,因此为了体现三级医院治疗难症重症的实力,也为了下一年医保资金池的丰裕、医院的发展,三级医院会主攻疑难病症,从而实现分级诊疗。

医疗费用增长趋缓。根据美国的经验,1983年前,医院费用增长率为16-18%,1983-1986年,医院费用的增长率为7-8%,1990费用增长率5.7%1983-1986年的3年中共节约了136亿美元。我国也将出现这样的趋势。

其实总而言之一句话,不该用的药不再使用,不该出现的治疗也不再出现,回归医疗本质。

当然,DRGs和DIP的实施过程还会出现很多挑战,这在其他国家也出现过这样情况,这将是一个螺旋上升的情况。

二、医药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呢?

药企最应该做的应该是研发具有临床价值的产品,同时更好地体现药物经济学价值,这样在临床当中可以得到更广泛地应用。但是这个计划比较长远,一时半会急不来,咱们还是看一下眼下可以做什么。

1、首先是收集信息,了解DRGs/DIP这个制度;

(1)    组织各部门系统学习DRGs/DIP,弄清楚这两个付费方法的计算方法、病种统计方法,保持对政策的紧跟学习;

(2)    到临床科室收集新的支付方式对于临床科室发展规划的影响,了解产品相关疾病的影响,收集相关的诊疗路径;

(3)    了解医院的发展方向,考核科室的方法,考核相关科室。

2、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如何将自己的产品融入到医院的发展当中;

(1)    协助医院、科室开展DRGs/DIP,领会评价指标后面的逻辑,为今后推广打下基础;

(2)    协助临床医生结合DRGs/DIP指标,做好医疗效率、技术提升,合规嵌入产品推广,做好诊断选择;

(3)    协助科室主任做好本学科的发展规划,结合考核指标,整理临床路径,推动科室发展的同时合理发展产品;

(4)    协助医院其他非临床科室如药剂科、医务处、信息科等变革相关部门,帮助他们做好在新的制度下的角色定位和价值体现,合理推广产品。

从以上的几点工作可以看到,DRGs/DIP的实施对于医院是场大考,医院也需要指引和帮助,医生本身有繁重的临床任务,因此如果医药企业在协助医生的同时能够规划好自己产品的发展,这个变革未必不是机会,怕的就是插不上手。 

新的形式下瞬息万变,只有密切关注客户的需求,结合自身的优势,才能在未来的产品推广中发挥优势。

未来将更加是专业能力的比拼,要更加了解宏观环境,同时也要更加关注产品的医学特性,尤其是药物经济学知识,结合扎实的医药市场营销专业能力,才能顺利渡过这场变革,甚至发挥自己的优势。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疗机构,产品,临床,科室,医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创新器械的「物价之痛」
    打开APP 赛柏蓝器械
  • 倒计时!耗材招采全国统一
    打开APP 赛柏蓝器械
  • 又一高值耗材开始集采
    打开APP 赛柏蓝器械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