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医院|宁乡市人民医院:“4+4+1模式”探路县域医院高质量发展
记者:高路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地处湖南省东北部的宁乡市,因出土过四羊方尊、人面纹鼎等1500多件青铜器,被誉为“南中国青铜文化中心”,也是全国首批“中国旅游强县”,而宁乡市人民医院就坐落在这风景如画、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服务着全市范围内的25个乡镇、4个街道、220个村的145万人。
如何提高医院诊疗能力,满足县域内145万居民就医需求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院长刘亮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四个维度提升精细化管理
“‘ 科技、智慧、平安、和谐’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始终是我们要实现的一个目标,而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要从学科、文化、服务等多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形成体系,由内而外进行制度改革。”刘亮表示,医院主要从党建引领、外部治理、内部管理、医疗服务四个维度提升医院的精细化管理。
“我们总院现有职工超2000人,要 想对如此多的人员进行管理就要有一个工具,将所有人的力量集聚在一起,而党建正是所有工具中最合适的选择 。2019年我们成为了全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试点医院,在完善各种医院制度的同时,我们将党建工作也写入了医院章程,制定了《医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
刘亮表示,医院党组织还组织党员志愿者在主题党日进行植树活动;通过院内外报刊、内部电视频道、新媒体网络等多元化渠道,宣传特色亮点,提高社会信誉度和影响力;召开党风廉政警示大会,通过真实案例展现和专题讲座的形式,时刻提醒党员及医务人员要严守底线、勿越红线......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狠抓政风行风、医德医风,筑牢安全质量防线。
“除了加强党建外,医院内部还建立了专家治院机制,成立行政、医疗、学术等各类委员会及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院、科两级管理,建立了三级网络、四级质控的质量控制体系。为了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医院制定了《医院绩效考核办法》,完善内部监管,实施医德医风电子考评,落实重点领域风险点防控,执行“医德一票否决”制,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与个人的评先评优挂钩,直接影响职称晋升和职务任免。”刘亮说到。
此外,医院还通过与上级有关部门协调联动,突破现有政策瓶颈,从财政投入方式、价格、医保、药品招标采购、人事、薪酬等方面,争取政策支持。从2017年到2020年11月,医院累计接受财政补助4282万元。在医疗服务方面,充分发挥三级医院在管理、技术、人才、设备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以乡村医师培训基地为平台,接纳乡村医生300余人来院进修,对600余名乡村医生进行授课培训,培养了90名助理全科医生,为乡村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造血输氧”。 对于如何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刘亮认为,医院不仅要从单个医疗机构的层面考虑,更要从体系构架的层面系统考虑,此外还需要政府在创新区域治理模式、扩大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改革人事管理及薪酬分配制度等方面给予医院支持,只有医院与政府共同配合、共同努力,才能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和医务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建立优质高效、协同发展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打造“区域一体化急诊急救体系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急诊急救能力和水平,宁乡市人民医院围绕“急”、“重”、“大”做文章,打造全覆盖、立体式、多元化的“区域一体化急诊急救体系”,为患者的救治赢得宝贵的时间。
“宁乡市中心距西部山区最远车程达到了120分钟以上,这使得很多急需救治的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延误了治疗时机。为解决这个问题,医院以宁乡市120急救中心为平台,建立了覆盖全市的‘1+5+N’急诊急救网络,即1个中心、5个急救分站、N个急救站点,实现‘急救网格化、指挥可视化、调度智能化、运行信息化、对接一体化’的区域一体化急诊急救体系。”宁乡市人民医院院长刘亮介绍道。
“患者报警后,医院借助微信和手机终端APP可对报警电话实行定位,系统自动锁定报警位置,自动选取急救半径圈上所覆盖的最近急救车辆进行出诊调配。急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指挥调度员可以通过车载摄像头和工作人员佩戴的单兵系统设备,实时观测到车辆行驶路面信息和急救现场情况,通过实时对讲开展指导性抢救,实时掌握患者情况,为接下来工作提前做好准备。”刘亮补充。
以往传统急诊存在诊治区域狭小、患者家属无法统一管理、多科协作能力欠缺、患者对医生缺乏信任、设备不充足等一系类问题,而该系统可以对院前急救实行数字化转运,院前急救顺利转运后,院内急救可迅速提供“抢救+手术+重症监护”三位一体的医疗救助。
刘亮表示,通过“统一呼救电话、统一网络指挥、统一车辆装备、统一考核管理、统一调度排班”,对人员、车辆等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 实现了城区10分钟,乡镇30分钟的“黄金急救圈”,大大缩短了院前急救等候时间。
“ 患者进入医院后,我们按病情轻重缓急将他们分为‘四级三区’。
四级是指按照患者病情状况,遵循从重到轻、从病情迅速变化到相对稳定的原则,将他们分为濒危、危重、急症和非急症四个级别进行分级管理,合理安排患者就诊顺序,优先处理较重病人。
‘三区’则是,将四个级别的患者根据等级分别收治到不同病区:一级、二级患者收治到重症抢救区;三级急症患者进入急诊诊疗区;四级非急症患者安排进入普通诊疗区。”
将多学科中心纳入急诊急救体系
为完善急诊急救体系,医院还将胸痛、脑卒中、肿瘤防治、创伤等多学科协作中心纳入到区域一体化体系之中,先后打造了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国家级示范防治卒中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成功挽救数万名危急重症患者,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我院卒中中心在2017年12月通过了‘湖南卒中联盟’认证,2019年5月又荣获‘国家级示范防治卒中中心’,2020年11月,获评‘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2021年5月,转正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单位。自卒中中心成立以来,急性脑血管救治成功率达到97%,病死率和致残率分别同比下降8%和11%,挽救了无数患者和家庭。”刘亮自豪地说到。
据了解,2018年,宁乡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通过了国家认证,胸痛中心也成为了湖南省县域第1家、全省第3家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
自胸痛中心成立后,医院急诊心梗患者从进门到手术的平均时长从2016年的186分钟缩短至目前的63.6分钟,院内心肌梗塞死亡率从19.2%下降到1.2%,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从16.2天下降到6.6天。
2019年,医院门急诊人数达88.4万,出院人数为8万人,手术2.7万台,病床使用率105.6%,平均住院日7.4天。在2020年疫情影响之下,医院门急诊仍然达到77万人,出院人数7万,手术2万台,病床使用率92.2%,平均住院日7.8天,患者综合满意度达96.34%。
以建院八十周为契机,构建特色文化体系
“我们医院建立了四大体系,促进医院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前面提到的急诊急救体系就是其中的一个。”刘亮介绍道,这四大体系分别为:以公立医院党建为抓手,构建现代管理制度体系;以历史人文精神为载体,构建医院特色文化体系;以区域急诊急救为代表,构建医院科技创新体系;以健康民生工程为亮点,构建区域健康服务体系。
“以文化建设为例,医院建立了以政治建设为首位的‘党建文化’、以责任担当为内涵的‘责任文化’、以风清气正为导向的‘清廉文化’、以拼博向上为特点的‘团队文化’等特色文化。除了这些文化外,医院还以建院八十周年文化底蕴为基础,编印了主题画册、院志,建立了院史展览馆,确定了医院的院训、院徽、院歌,将医院特色文化刻进每一个人的心中。”
开展腹膜透析液集中配送,让患者在家中即可获得透析所用药液;与多部门协调、合作,将出生医学证明、儿童保健手册、居民户口簿、城乡居民医保参保、家庭医生签约证件办理“五证合一”,实现出生证件在院一站式办理,让原本4-5天的时间缩短到10分钟办结;开展“健康宁乡行、专家服务进乡村”、“健康扶贫”巡回医疗等活动,覆盖全市四大街道社区,20余个乡镇,受益人群达到100余万人......这些缩影不仅体现着宁乡市人民医院的特色文化,还处处体现着医院在不断改善就医体验和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所做的努力。
医院简介
宁乡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39年,是湖南省首家县域三级综合医院。2018年12月,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展与改革委等六部委确定为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之一,在148家试点医院中,宁乡市人民医院是湖南省唯一的一家县级医院。
医院现有总院和分院两个病区,拥有一个独立健康管理中心。总院编制病床1500张,实际开放床位1636张,分院两期建设规划病床500张。总院设有35个临床科室、40个护理单元、10个医技科室和20多个门诊专科诊室,在岗干职工2064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1042人,正副高职称262人。博士及硕士研究生224人。
12月29日 18:00,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指导,健康县域传媒、健康界和《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社联合主办,齐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公益支持的千县工程(第十期):县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即将开播!
本期嘉宾有:
董四平: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医疗政策部主任、教授、博导
韩 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党委书记
葛孟华:浙江省绍兴第二医院党委书记
古翔儒: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班文明:安徽省太和县中医院院长
耿革新:河南省荥阳市人民医院院长
计成阜: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院长
付洪楼:山东省临邑县人民医院院长
项小明:安徽省泾县中医院党委书记
尹建伟:河北省香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欢迎您组织收看!
责任编辑:裴燕 审核:汪言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