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这类人没被冻伤,反而被“烫伤”?如何预防低温烫伤?

2021
12/28

+
分享
评论
健康大河南
A-
A+

32岁的孙女士特别怕冷,睡前一定要冲一个热水袋捂着才能安稳入睡。

导读

很多城市开启急剧降温模式,不少怕冷的市民赶紧把电热宝、电暖扇等各种取暖神器安排上。岂料,有人没被“冻伤”,却被“烫伤”了。

32岁的孙女士特别怕冷,睡前一定要冲一个热水袋捂着才能安稳入睡。这两天,她像往常一样,把热水袋往被窝一扔,就钻进了被窝,第二天醒来发现小腿处出现一个蚕豆大小水泡。她并没有当回事,过了一天小水泡又红又肿,去医院一查,医生诊断为低温烫伤。虽然烫伤面积小,但是深度已经达到二度,至少需要到医院换药一个月。  
什么是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是指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造成的烫伤。当皮肤接触70℃的温度持续一分钟时,就有可能被烫伤;而当皮肤接触50℃的温度持续5分钟时,也有可能造成烫伤。尤其在冬天,人的感觉较为迟钝,很可能因不能快速察觉皮肤变化而受到伤害。

低温烫伤有什么症状?
一般情况下,皮肤与低温热源短时间接触,仅造成真皮浅层的水泡型烫伤,但如果低温热源持续作用,就会逐渐发展为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烫伤。
低温烫伤和高温烫伤不同,创面疼痛感不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面积也不大,看上去烫伤似乎并不严重,但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严重时会发生伤口溃烂,长时间都无法愈合。

如何防治低温烫伤?

1、特殊人群,特别注意

低温烫伤好发于婴幼儿、老年人,尤其是合并有糖尿病、脉管炎或中风后遗症以及长期卧床者。这类人群对寒冷的抵抗力较差,使用取暖物品较频繁。婴幼儿表达能力欠佳,如家长未能细心照顾则很容易导致低温烫伤。老年人皮肤随年龄增长而变薄,感觉功能、对周围环境温度调节功能较差,对低温刺激的反应也会慢,在低温的持续作用下也容易导致烫伤。合并有糖尿病、脉管炎或中风后遗症的病人,因为血管神经病变,对热损害感知和防御能力低下,更是低温烫伤的高发人群。

2、未病先防,注意局部防护

为了避免低温烫伤的发生,最好不要长时间接触温度超过体温的物品。比如使用热水袋取暖时,水温不宜过高,热水袋外面最好用布包裹隔热,或放于两层毯子中间,使热水袋不直接接触使用者的皮肤。在使用各种取暖设备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在使用金属和电子取暖器时,有封套的要使用封套,并且不要紧贴皮肤,这样就可以避免绝大多数的低温烫伤了。
3、已病防变,不要盲目处理
一旦发生低温烫伤,先用凉水冲一下烫伤处,以达到降温的目的,不要自行弄破局部烫伤处的水疱。要及时就医,千万不要用酱油或牙膏涂抹烫伤处,以免引起烫伤处感染。因为低温烫伤会伤及肌肤的深部,治疗的时间也会加长,尤其是创面深且严重的低温烫伤,必须采用手术方法把坏死组织切除,依烫伤的程度而接受外科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烫伤,低温,皮肤,热水袋,取暖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