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身上为何会有老人味? profile-avatar 金选
生活中,当走进一些老年人居住的房间时,或与老年人近距离接触过程中,可能会闻到一股不太好闻的味道,但老人自己却闻不到,这种味道,被人形象地称为“老人味”。
这种气味,仅仅是因为年龄大而导致的吗?那可未必!
普通“老人味”
研究表明,人从40岁左右开始,身体分泌的“2-壬烯醛”就会越来越多,当2-壬烯醛浓度低时,会散发出香气和香味,如果浓度高,则会表现为类似油腻加草臭的“老人味”。高龄老人2-壬烯醛的浓度往往是40岁人士的3倍。
要知道,同一种物质,好不好闻往往取决于其浓度。例如大便之所以臭,其中一个原因是含有高浓度的吲哚,玫瑰之所以香,是因为含有极低浓度的吲哚。
不过,并非所有的老人味都是2~壬烯醛导致的,老人身上的气味也不是千篇一律的。
除了2-壬烯醛,人体表面的微生物群如真菌、细菌等的分解,也会产生气味。有些老年人卫生观念差,加上冬季怕冷洗澡次数减少,皮肤表面的死皮会不断堆积,也会加剧“老人味”的产生。
老年人皮肤抗氧化物质变少,再加上经常吃肉、油炸食物和加工食品,以及睡眠不足、运动不足等,激素变化导致更多的游离脂肪酸发生氧化,包括造成特殊气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皮肤的抵抗力下降,容易患湿疹、皮炎、溃疡等皮肤病,也会散发异味。
不少老年人患有多种慢性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需要同时服用好几种药物,这些药物在代谢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气味,通过呼吸散发出来。
病理性的“老人味”
上面所说的“老人味”一般不太明显,通常要近距离接触才能闻到。但如果明显闻到以下这些气味,就可能预示身体患有某些疾病了。
烂苹果味:当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抵抗时,身体又不能利用血糖供能,就会分解体内的脂肪,过程中会产生酸性的酮体,并发出一种酸酸的烂苹果味道。所以,如果患有糖尿病的老人突然消瘦,而且口中有烂苹果那样的气味,一定要立即测测血糖。
酸臭味:当口中出现酸臭味,可能提示有消化系统的慢性疾病,如幽门狭窄梗阻、反流性食管炎或胃病。
尿臊味:尿臊味常见于严重肾脏病患者,他们由于肾功能衰竭,体内的废物不能正常排泄出去,呼吸中就会出现特殊的尿味或氨味。前列腺肥大的老人常小便淋漓不尽,内裤上沾有尿渍;老年女性盆底肌松弛,膀胱出口、尿道口的括约肌无法“锁紧”而发生尿失禁,也可以出现尿臊味。
腐败味:上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咽喉炎等,会因为发炎而分泌大量黏液,这些黏液除了一部分形成鼻涕排出体外,剩下的会部分黏附于舌根或口咽部位,因而产生痰臭味。
如何改善老人味?
并非所有老人都有老人味,这说明老人味是因人而异,或可以减少或消除的。如果不想因气味而遭人嫌弃,重获社交,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保护皮肤。如果是因为年龄的问题,皮肤代谢缓慢而产生了老人味,这时就要注意保护皮肤,多喝水,尤其是秋冬季节,可以涂些润肤乳,保持皮肤的湿润,减少瘙痒和皮屑脱落。
注意卫生。老人味主要是从脖颈、耳后、胸口、腋下等皮脂腺集中的地方散发出来的,所以老人要加强上述部位的清洁,或者适当增加洗澡次数,每周至少洗2次澡,清洗后涂抹润肤乳液,帮皮肤调整水油分泌。
清淡饮食。老人要少吃油腻食物,因为肉类会令身体脂肪氧化,加重异味;大蒜、洋葱、韭菜、辛香料等刺激性食物也要少吃。平时要多吃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物的食物,如鸡蛋、坚果、大豆等,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秋葵、西兰花、芥蓝、红苋菜、甜椒、西红柿、苹果、葡萄、橙子等,以及杏仁、核桃、榛子等坚果类,利于身体代谢、抗氧化,还有助修复皮肤组织。
勤锻炼。适度外出运动,如健走、慢跑、骑脚踏车、打太极拳等,有助于提升身体代谢,也能帮助机体排出毒素,对于改善老年异味问题有帮助。
注重口腔卫生。老人牙周病较多,牙齿间缝隙增大,食物碎屑容易残留其中,形成口臭。所以,老年人应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戴假牙的老人每餐后要摘下刷洗。
坚持泡脚。每天睡觉前坚持泡脚,水温控制在40℃左右,时间在10~15分钟,可以减少皮肤上的细菌。泡完脚后,要把脚彻底擦干再上床。但糖尿病患者或存在周围神经病变,感觉迟钝,泡脚时需格外注意水温不要太高,以防烫伤。
勤洗衣物。经常清洗晾晒床单、被褥、枕巾、衣物等,尤其是贴身的内衣内裤每天都要换洗;秋衣秋裤和保暖内衣起码3天洗1次,洗的时候用洗衣液,不要用洗衣粉。也可以在衣柜里放些柠檬,祛除沉积在衣物上的气味。
鞋子轮换穿。要穿透气的鞋子,轮换穿几双鞋子,让其有足够的时间风干。袜子建议选择棉和羊毛的,不要选用人工合成纤维,每天一换。
开窗去味。每天要记得开窗通通风,尤其是早上起床后。当然,若遇到雾霾等空气质量不佳时,就不要开窗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