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如何搞清《麻醉知情同意书》中说的手术中突发心脏事件?

2021-12-27 17:46

麻醉医生在手术中的主要目标就是维护呼吸和循环的稳定。

本文由“麻醉MedicalGroup”授权转载

上一篇文章,我们用了整篇文章介绍围术期脑卒中事件。总体来讲,麻醉医生并不十分担心病人在手术当中发生脑血管意外。因为在麻醉医生全程密切监视之下,病人的血压很难超出麻醉医生的掌控,更难出现失控现象。只有长时间的血压失控,才可能出现脑血管意外。

请大家注意看《麻醉知情同意书》“麻醉潜在风险和对策”中的第二部分,其中写道:严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梗死、心力衰竭等。虽然心跳骤停在手术当中很难发生,但这三项还是有一定概率出现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很难发生”,指的是单纯的麻醉因素。如果是外伤大出血,经验再丰富的麻醉医生也只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下面,我们就详细给大家说说上面这三项心律失常是怎么回事:

先了解一下心律失常的概念: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地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或节律异常。

看到这些,很多人已经很懵了,几乎看不懂任何内容!

现在我们可以把心脏比喻成一个装满彩灯的灯笼。上面所说的电传导,大家可以把它想象成电流的传导。正常情况下,电流是按照灯笼的一侧向另一侧传导。如果发生心律失常,就相当于电流沿其他路径提前传导或者根本就不传导了。这样的结果就是,灯笼内的彩灯点亮毫无章法。如果是心脏发生了心律失常,心肌不能按照正常电流的刺激而收缩,轻则影响心脏收缩状态;重则导致心脏失去收缩功能。此时,也就是发生了严重的心律失常。

在手术中,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需要紧急进行处理,否则很有可能因为心脏的无效波动而导致循环的剧烈波动。一旦出现血压维持不住的情况,将会随时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麻醉医生几乎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监护仪上的数据变化。除此之外,提前预判、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严重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也是麻醉医生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手术中,除大量失血或者血液性质或功能发生变化外,最易引起心律失常的因素是乏氧。因此,当监护仪上出现诸如心电节律改变、出现缺血表现或者出现早搏时,都有可能提示心脏缺血缺氧。

心肌缺血或梗死,是严重心律失常的结果,也是循环出现剧烈波动的结果。如果病人的循环全程保持稳定、术中没有明显的不良应激反应、病人的心脏血管本身也没有病变以及病人血管系统也没有形成血栓的诱发因素,出现心肌梗死的概率就会很低的。如果出现心肌梗死,除在监护仪上会有显示、也会影响术中的循环稳定,因此麻醉医生是可以发现这个情况的。

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

需要注意的是,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也就是说,任何心脏或者心脏以外的因素,只要影响到心脏的氧供需平衡、心脏电生理或者心脏射血功能就有可能导致心脏衰竭。

如果在手术中没有大出血等因素,心脏衰竭也是很难发生的。在麻醉状态下,不利反射被消除。同时,心脏本身的氧耗也在降低,在强大的呼吸机供氧状态下,心脏很难因为亏氧或者超负荷而发生心衰。但如果是危重症抢救,短时间内不得已输入大量液体或者血液,也有可能发生心衰。

总之,麻醉医生在手术中的主要目标就是维护呼吸和循环的稳定。除非出现超出麻醉医生技术能力以外的因素,否则是很难发生心脏事件的。

通过今天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术中突发心脏事件有了一个直观的理解。如果有疑问,欢迎留言交流~

下期,我们将为大家详解术中气道事件是怎么发生的、麻醉医生是怎么预防以及处理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心脏,麻醉,发生,医生,心律失常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