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财政倾斜!国家卫生建设标准下发,基层医疗再迎利好
12月17日,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公布《全国爱卫会关于印发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对2022年全国卫生城市、县、乡镇的审核标准进行了全面升级,并重点针对基层疾病防控与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新要求。
基层公共卫生建设标准出炉
据《通知》显示,本标准适用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包括地级及以上市、地区、自治州、盟和直辖市所辖区)和国家卫生县(包括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林区、特区)的地方。标准中未作说明的均指建成区。
在疾病防控与医疗卫生服务方面,要强化重大传染病防控措施,建立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按照相关要求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置公共卫生科和感染性疾病科,发热门诊、肠道门诊、预检分诊符合有关规定。
推动机场、地铁站、火车站、公路(水路)客运站等交通枢纽以及学校、景区、机关单位、商场超市等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配置和使用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AED)等医疗急救设备和药品。
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卫生县标准
基层市场前景大好
自2019年以来,国家将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作为重要战略,但基层医疗机构发展仍然不足预期,尤其区域之间差异明显;2019年,《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发布;2020年,疫情爆发,国家“强基层”的决心更为坚定,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予以支持。
2020年11月,国家财政部就下发了《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据统计,此次基本公共卫生的补助资金总额为542.97亿元,将用于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详见《超500亿补助资金下发!国家方面要求全面配置公共卫生设备》)
今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分步有序下发2021年度卫生健康领域中央预算投资300亿元,其中84.44亿元用于支持省、市、县三级疾控中心建设,推进省市县三级疾控中心建设达标切线,进而筑牢基层公共卫生防控“第一道关口”。(详见《300亿!医疗器械市场扩容开始,这五大医疗领域迎来利好》)。
今年12月,国家财政部下发了《关于提前下发202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共拨出588.5亿元,较2021年增加近42亿元,将重点扶持中西部基层公卫建设。
可以看出,国家在卫生健康领域的补助资金正逐年增加,且尤其侧重于基层医疗卫生的建设。在多轮政策利好的铺垫下,2022年,各大基层医疗机构将进一步补齐缺失的医疗设备,从而提升综合医疗服务能力。
基层医疗建设重点
近年来,全国各地将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作为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的重要任务,明确提出要在县域内组建医疗共同体,逐步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此前,国家卫健委已经发布文件对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的设备配置进行了明确要求:
图片来源: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不同于城市基层医疗机构重点拓展康复、养老、社区护理、安宁疗护等服务,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机构需做好居民的常见病、慢性病的诊疗及协助转诊工作,尤其是乡镇卫生院甚至需要承担地区二级医院的职责。因此,现阶段,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着重缩小与城市基层机构的能力差异,将是未来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重点所在。
早前,合壹汇医疗曾发文分析县域基层医疗基建状况。通过分析国家文件,可以看出,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同时,大型医疗设备、高值耗材等医疗器械产品,在非省会城市医院的市场或将进一步打开。未来,基层医院或将成为各医械企业发力的市场增长点所在。(详见《国家卫健委发文,这些地区加快建医院、配设备!》)。
合壹汇医疗观点
发展基层医疗、推助分级诊疗是缓解我国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医疗需求与医疗资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的重要举措。伴随着国家出台各项扶持政策、下发上百亿元的财政补贴,基层医疗正迎来发展的新契机。
在此背景之下,响应政策号召、协助基层医疗建设将是未来医疗行业发展的风向,而通过布局基层市场,医械人也将迎来业务增长的新机遇。
来源:合壹汇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