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心血管治疗系统(CSWT)
5.1.2.1 临床应用
心脏体外冲击波心血管治疗系统(CSWT)是一种国际上最新发展的缺血性心脏病治疗技术,它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冠心病治疗理念和方法。
冠心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的疾病。外科和介入手术对于缺血性急性心肌梗死无疑起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冠心病症状并不能彻底消失,随着年龄增长和病情的延伸,血管再造术后的患者又产生了心肌缺血的症状;微循环不良的患者在主动脉供血尚可的情况下也会发生明显的缺血症状。对此,手术方法不能多次进行,并且手术方法物理改善远端心肌血管微循环——这就需要在冠心病作为慢病的管理过程中,要找到一种与手术、药物相互补充的有价值的治疗方法。而对于因种种原因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相对以往 CSWT 更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手段。
在超声定位和心电监护下,以一种精密控制的特殊电磁冲击波,从体外聚焦释放于缺血的心肌,心肌组织通过电磁波剪切力的作用被上调 NO(一氧化氮)和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图 3)。这两种血管再生关键因素激发大量心脏侧枝血管的自然生长,形成血管再造,从而显著改善缺血心肌的供血状况,使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缓解或消失。CSWT 具有无创、无痛、便捷、高效安全的优点,是一种真正意义的血管新生,可以增强心肌血流灌注,改善心绞痛症状,提高运动耐量(图 4)。
CSWT 的治疗优点:无创、无痛、无需麻醉;不改变血压、血氧;不会引起局部疼痛;不干扰正常心率;无酶动力学变化;无相关的副作用;减少稳定性心绞痛症状;明显增加运动承受能力;增加心肌灌流量。经完整疗程的治疗后,患者胸痛、乏力的主诉均有明显改善;心绞痛分级和硝酸甘油用量显著减少,生活质量(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和运动耐量(NYHA 心功能分级,6 分钟步行距离)显著提高;影像学指标局部心肌灌注在静息和负荷状态下显著增加,治疗效果明显(图 5)。
5.1.2.2 器械构成
以瑞士史托斯医疗公司(STORZ MEDICAL AG)研发制造的Modulith SLC体外冲击波心血管治疗系统为例,主要包括 4 个组成部分:主机控制系统、超声定位系统、冲击波触发系统和治疗头。
1) 主机控制系统里包含有高压发生器、自动化控制软硬件、水循环系统、治疗臂控制系统等装置,是 CSWT 系统的核心部分。
2) 超声定位系统是锁定治疗区域的关键部分,具有专利设计的同轴超声探头,在超声主机中安装有专门的定位软件,以精确控制治疗靶区。
3) 冲击波触发系统确保只在患者心动周期的绝对不应期触发冲击波脉冲,这样可确保脉冲不会干扰患者心率,这是一个精巧的设计。
4) 治疗头包括水囊和内部精密的电磁线圈,根据冲击波的物理特性,由水囊聚焦冲击波能量并调节冲击波的穿透深度;电磁线圈产生并精确控制冲击波能量。
5.1.2.3 技术延伸探索
1) 当前,临床界认为体外冲击波心血管疗法是现有冠心病治疗方法的有益补充,它可以在冠心病慢病管理过程中和 PCI、CABG 等术式形成互补,相互辅助。并且,在一些治疗领域,如冠心病终末期、顽固性心绞痛、弥漫型心肌缺血,以及针对某些特定的病患(种种原因不能进行介入手术的病人,或施行了手术又发生心血管病变产生心脏缺血症状的病人),体外冲击波心血管治疗更有独特的价值和优势。在心脏康复领域,它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被视为心脏康复的主要医学手段。体外冲击波心肌缺血治疗可在冠心病长期管理过程中很好地改善心肌微循环,防止心肌纤维化,这将有效降低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
2) 除以上已明确的治疗价值外,CSWT 在以下治疗领域仍然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日本的研究者已经在应用 CSWT 对急性心肌梗死 48 小时后的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积极效果,并已公开发表论文;CSWT 对于心脏结构和心功能的改善,俄罗斯、日本的学者已经将 CSWT 用于心力衰竭的患者的治疗,治疗前后通过指标对比显示有统计学意义,具有改善的效果;国内已有学者开展探索,有证据显示,CSWT 与前沿心肌干细胞技术相结合,对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有深远的前景。
版权声明
第一条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白皮书内容版权均归CCI所有;
第二条 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将白皮书内容用作商业用途;
第三条 未经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白皮书;
第四条 转载、引用白皮书内容时必须注明“来源于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第五条 对于违反上述规定者,CCI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本期策划:沈雳
本文作者:徐亚伟、刘伟静等
后期制作:凌武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