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病变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子宫颈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从癌前病变发展到宫颈癌是一个连续漫长的过程。
子宫颈病变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子宫颈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从癌前病变发展到宫颈癌是一个连续漫长的过程。数据表明,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2大恶性肿瘤,仅次于乳腺癌,2018年我国新增宫颈癌患者约96000例,占全世界新发宫颈癌的18%。
由深医院教授为大家带来的“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体系化课程 ”,第二部分课程共4期,为大家系统梳理子宫颈病变病理相关知识,包括:
子宫颈的解剖组织学,子宫颈非肿瘤病变及良性肿瘤
子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病理诊断
子宫颈腺上皮病变的病理诊断
子宫颈其他肿瘤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第一期直播的笔记整理。
1
子宫颈的解剖组织学以及子宫颈的非肿瘤性病变
子宫颈正常胚胎及解剖学
胚胎学发生
• 苗勒氏管的未融合部分形成输卵管,融合部分形成子宫。
• 阴道上1/3也可能由此形成。
• 苗勒氏管远端未完全闭合,会导致子宫阴道异常。
• 第21周,子宫和阴道完全形成。
图1 胚胎4-5周的泌尿生殖嵴
• 与成人宫颈相比,出生前的子宫颈占全子宫的1/3。
• 妊娠后半期,子宫明显增大,宫颈和宫体不成比例。
图2
• 子宫颈位于子宫峡部以下,阴道穹窿以上。
• 子宫颈呈圆锥形,长2.5-3cm,直径2.5cm,壁厚1.5cm-2.0cm。
• 子宫颈分为阴道上部和阴道部。
• 子宫颈外口至阴道壁之间的部分为子宫颈阴道部,子宫颈外口以上至组织学内口部分称宫颈管。
• 解剖学内口和组织学内口之间称子宫峡部(非孕期长约1cm)。
• 子宫颈向外的开口称子宫颈外口。
• 未产妇女的子宫颈外口呈圆形,经产妇女呈横向裂隙状。
• 子宫颈外口和内口之间的部分为子宫颈管,它含有纵形的黏膜嵴,黏膜部分为子宫颈管内膜。
图3
图4 宫旁组织附着在子宫侧面的结缔组织,内含血管,神经,淋巴管和淋巴结
宫颈标本取材
定位子宫前后壁,测量子宫三径;宫颈管长度,宫颈外口直径;阴道壁断端的长度和周径等。
观察并记录宫颈外口和宫颈管是否曾在可识别的病变,如可识别,记录具体部位,外观深度,是否累及阴道壁,并测量距离阴道壁切缘的最短距离。墨汁标记两侧宫旁组织和阴道壁断端切缘。
垂直于宫颈管壁纵向取两侧宫旁组织,如扪及淋巴结则全部取材标注。
肿瘤浸润最深处应取肿瘤及共宫颈管壁全层;肿瘤位于外口,至少1块包含阴道穹窿部,如无明显可识别的肿物应参照锥切取材,1-12点顺时针全部取材,同向包埋,每块应包含宫颈移形区。
宫体下端横向取2块,前后壁各1块。
子宫颈正常组织学基础
子宫结构
图5
宫颈的基本组织学形态(三方面)
宫颈外口:非角化性鳞状上皮
宫颈管:黏液柱状上皮
宫颈间质:纤维+平滑肌+淋巴细胞
图6
宫颈鳞状上皮
基底层:在最基底部分,为一排低柱形细胞组成,和基膜相接触。细胞质少,核长卵形,深染,核的长轴与基膜垂直。宫颈细胞学制片中很难发现。
副基底层:由2-3层细胞组成,细胞生长旺盛,偶见核分裂。细胞较大,胞质较多,核呈圆形,位于中央。
中间层:细胞多边形或卵圆形,胞浆嗜碱性,浅绿色,细胞直径约30–50μm,核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8μm,染色质细颗粒状,疏松。
浅表层:细胞多边形,大而扁平。直径约40–60μm,多数45-50μm,胞浆薄,浅红色或浅蓝色,核固缩,位于中央。
图7 雌激素对宫颈鳞状上皮的影响:绝经前以表皮细胞为主;绝经后以基底细胞为主;雌激素促进棘层生长,糖原聚积
宫颈管(从外口到内口的区域)
• 单层黏液柱状上皮,核位于基底端。
• 细胞核圆形,位于基底端,夹杂少许纤毛细胞,核仁不明显。
• 修复、妊娠或肿瘤时,可见核仁。
• 鳞状上皮化生&输卵管上皮化生(出现纤毛细胞)(CEA,VIMENTIN)。
图8
宫颈间质
• 主要组成成分:纤维+平滑肌+淋巴细胞,间质中含有大量血管。
• 组织形态:
宫颈管下肌层:a)宫颈管深部较多平滑肌束,b)含散在淋巴细胞。
宫颈外口下肌层:主要是纤维肌层其间含有少量平滑肌束 上皮间质交界处有丰富毛细血管网。
• 少见:中肾残余:小管腔内嗜酸性分泌物;小管温和立方细胞。
• 良性腺体深入宫颈间质的深度个体差异,一般深度不超过5mm。
• 子宫内膜间质较宫颈管间质更富于细胞。
• 与外子宫颈相比,宫颈管的深层间质内含有大量的平滑肌纤维,这些肌纤维在宫体下段融入子宫肌壁。
• 宫颈间质含大量T淋巴细胞。除非出现非常严重的淋巴细胞和或大量淋巴滤泡,否则不要诊断慢性宫颈炎。
• 诊断慢性宫颈炎应当看到大量浆细胞。
第五版WHO
取消了腺样囊性癌,间叶源性肿瘤单纯放在第13章节
图9
子宫颈非肿瘤病变
宫颈病变的诊疗过程
三阶梯诊疗:细胞学 - 阴道镜 - 病理学
细胞学:筛查,发现问题
阴道镜:检查,评估问题
病理学:诊断,明确问题
治疗学:决策,解决问题
HPV检测:提高诊疗的敏感性,质控和监测
HPV(+)的解读
HPV(+)不一定有CIN
HPV(+)主要指高危型HPV阳性
关注的要点主要是持续性感染而非一过性感染。
用“总体评估”取代“满意或不满意阴道镜检查”,总体评估从三方面进行:
充分性评估
明确指出是否充分暴露宫颈,有无影响因素,应予以注明:宫颈暴露困难(炎症、出血、瘢痕)。
鳞柱交接的可见性评估
转化区的类型
鳞状化生
支持鳞化的特征包括:
• 细胞巢轮廓光滑,与被取代的宫颈内膜腺体一致。
• 细胞核特征为良性;缺乏间质反应。
• 可见残留的黏液性上皮细胞,腺腔或腺腔内黏液。
• 邻近的鳞状上皮缺乏异型增生。
图10
纳氏囊肿
• 宫颈壁内由宫颈内膜上皮细胞覆盖的一种充满黏液的囊性结构。
• 子宫颈腺的阻塞导致黏液潴留和囊肿形成。
• 单房或多房,充满黏液,常靠近黏膜表面,偶尔位于宫颈壁深处。
• 圆形或略微不规则圆形,由薄的,单层无非典或柱状宫颈管上皮所衬,无非典型,无间质反应。
• 良性病变。
图11
子宫颈息肉
• 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发生的一种局部增生性病变,本质属于炎症性病变。
• 分为两种:子宫颈管息肉(最常见,简称宫颈息肉)和子宫颈外口息肉(或称纤维上皮性息肉)。
• 息肉上皮可以发生癌前病变及癌。
• 间质可以出现核异型,不要误认为肉瘤。
图12
感染性子宫颈炎Infective cervicitis)
• 由微生物病原体感染引起
巨细胞病毒 单纯疱疹 人乳头瘤状病毒 结核 沙眼衣原体 梅毒 不同的特殊感染有不同的镜下特点 常常可以分离出病原体
图13 宫颈疱疹病毒(左图源于华西二院杨开选老师)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
• 与HPV6,11型感染有关
• 菜花状外观
• 乳头状增生
• 棘层肥厚
• 挖空细胞
• 鉴别诊断:宫颈鳞状上皮乳头状瘤;宫颈鳞状细胞癌。
图14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 多种原因(种植,转移,化生等)。
• 常无症状,偶然发现。
• 常为腺肌症之一部分。
• 褐色结节,切面可有暗褐色黏稠液,出血。
• 子宫内膜腺体+间质。
• 鉴别诊断:血管瘤&宫颈腺癌。
图15
中肾管残留(Mesonephric remnants)
• 中肾管(Wolf管)残留。
• 位于宫颈管内口的水平,宫颈侧壁(约20%)。
• 腺体内衬单层矮柱状立方上皮,常有纤毛。
• 细胞无异型,无核分裂。
• 腺腔内可有均匀红染物质。
• 明显基底膜。少量平滑肌。
• 鉴别诊断:原位腺癌&宫内膜异位&微偏腺癌。
图16
蓝痣(Blue naevus)
• 良性病变,大多数位于宫颈管黏膜,蓝灰色,灰褐色斑点,斑块,若位于宫颈外口呈色素型丘疹。
• 病灶不形成肿块,不高出黏膜,界限清楚。
• 宫颈黏膜浅份间质中散在分布的色素性梭形细胞。
• 由树枝状吞噬细胞吞噬黑色素。
• 富于细胞性蓝痣。
• 鉴别诊断:黑色素痣&恶性黑色素瘤(原发/转移)。
图17
良性腺上皮病变-隧道丛
• 位于宫颈壁内,呈小叶状排列的良性宫颈内膜腺体。
• 无症状,偶尔有黏液分泌。
• 偶然发现,通常见于多产女性。
• 可能代表子宫颈内膜增生性生长。
• 由大小不一的紧密排列的子宫颈内膜小管腺体,组成的圆形小叶。非囊性隧道从可见小的腺体,囊性隧道从。
• 表现出扩张的腺体。腺体内衬扁平立方形或柱状细胞,通常不存在非典型性和核分裂。
• 良性宫颈内膜腺体小叶状排列,非肿瘤性病变。
图18
良性腺上皮病变-微腺体增生
• 一种非肿瘤性,增生性宫颈内膜病变,由紧密排列的微腺体增生组成,腺体内衬黏液上皮。
• 育龄女性好发,通常和妊娠和孕激素相关。
• 可能多灶,较大病灶可能是息肉状和溃疡状的。
• 组织病理学:密集微腺体簇状增生,腺体内衬黏液上皮,核下空泡+储备细胞增生+中性粒细胞是特征。
图19
宫颈内膜腺体小叶状增生
• 小叶内膜腺增生,通常伴幽门腺分化。
• 通常累及宫颈上部内膜,并局限于宫颈壁内侧,可能与女性生殖道多灶性黏液性病变有关。
• 患者可能出现黏液,水样分泌物。
• 可能发生在P-J综合征(生殖系STK11突变)患者中。非典型LEGH类似于黏液型恶性腺瘤。
• 无ICD-O编码,偶然发现。
• 中央裂隙状空间被周围增生的小-中等大小腺体小叶状包绕,增生的微腺体由柱状黏液上皮组成,有时具有嗜酸性细胞质和温和的细胞核,核位于中央。非典型LEGH的特征:上皮腔内折,形成簇状或乳头状,核增大,核仁明显,偶见非典型核分裂。
• 良性增生,非典型LEGH表现出与胃型腺癌有关,最好诊断为原位肿瘤。
图20
宫颈A-S反应
• 一种良性腺体病变,与妊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或高剂量的孕激素有关。
• 发生在浅层和/或深层的子宫腺体以及宫颈息肉中。
• 核增大是因为妊娠相关激素刺激,继发的DNA多倍体增加所致。
• 鉴别宫颈透明细胞癌。
图21
异位前列腺组织
• 类似于子宫颈中的前列腺上皮成分。
• 可以出现在宫颈间质中,有时会在移行区。
• 通常无症状。很少阴道出血和肉眼可见的病变。某些情况与长期雄激素治疗及雄激素增加的原因有关,例如肾上腺生殖器综合征。
• 一些病例表现出雄激素增多引起的化生过程。
• 异位前列腺组织可能来自异位的Skene 腺或可能代表与雄激素相关的化生过程。
• 基本特征:存在前列腺腺成份。
• 辅助诊断:对前列腺抗原阳性,基底细胞层中P63的阳性。
• 良性病变。
图22
子宫颈良性肿瘤
苗勒氏乳头状瘤
• 良性乳头状苗勒氏上皮性肿瘤。
• 几乎仅仅发生于儿童,通常为2-5岁,很少发生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或成人。
• 大体:易碎的息肉或乳头状宫颈病变,通常<2cm 。
• 组织:简单分支的乳头衬覆一层良性立方状至柱状上皮细胞。可能存在鳞状化生或鞋钉样细胞,细胞温和,无异型性,无核分裂。
• 基本特征:发生在儿童子宫颈或阴道上部外生性病变。
• ICD-O无编码。
图23
鳞状上皮乳头状瘤(Squamous papilloma)
• 与HPV感染无关。
• 乳头单个分离,纤维血管轴心表面的鳞状上皮成熟。
• 细胞无异型性。
• 无挖空细胞。
• 鉴别诊断:尖锐湿疣&宫颈鳞状细胞癌。
平滑肌瘤(Leiomyoma)
• 占宫颈间叶源性肿瘤第一位。
• 边界清楚,有胞膜。
• 形态特点同其他部位平滑肌瘤。
• 细胞无异型性。
• 核分裂少见。
• 鉴别诊断:纤维瘤&神经源性梭形细胞肿瘤。
图24
小结
参考文献及书籍:
1 5th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of Female Reproductive Organs
2 7th Basic Pathology
3 7thBlausiin Pathology of the Female Genital Tract
5 《宫颈癌筛查及临床处理 细胞学.组织学和阴道镜学》
5 《第5版病理医师实用组织学》
6 《第9版妇产科学》
设计:鹏飞
编辑:小明
审核:郭晓静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