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国采,这些品种满足条件(附名单)

2021
12/24

+
分享
评论
赛柏蓝
A-
A+

国家带量采购来到第七批,品种覆盖更加广泛,规则完善或成为下一步大动作

来源 | 赛柏蓝(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编辑 | 小春

国家带量采购来到第七批,品种覆盖更加广泛,规则完善或成为下一步大动作

01

新消息传出

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的第一至五批国采品种可替代药品目录在业内流传。

该文件由五份文件组成,分别是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品种可替代药品参考监测范围名单。其中,国家药品带量采购第一批有25个品种、第二批32个品种、第三批55个品种、第四批45个品种、第五批61个品种,五批共计218个品种。

实际上,早在2019年4+7集采试点执行时,便有试点城市发布了《中选药品同类可替代品种参考范围》。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可替代品种目录的发布,有利于保证集采品种在医疗机构的使用量,而相关竞品将面临使用量降低的风险。这也意味着,带量采购对临床用药的影响再一次扩大,不仅局限于被纳入的218个品种,而是扩大到了所有被监测范围内的药品。

据悉,文件将带量采购中标品种可替代品种分为:“完全可替代品种”“基本可替代”和“一定程度上可替代”三类。若此事落地,对于这些可替代品种来说,市场压力将瞬间增大,进入集采,与竞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才有出路。

带量采购已经进行了六批,前五批集中在化药领域,第六批则是胰岛素专项带量采购。在第六批采购产品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规则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例如采用多家中选的方式,医疗机构可以选择多家企业供应。一方面提高了保障供应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更加尊重临床用药情况。

从结果来看,第六批国采43个品种参加竞标,42个中选,中选率高达98%,平均降幅为48.74%。达成降价预期的同时也保障企业的参与度。

除第六批国采外,在前五批的化药采购中,国家带量采购的规则也在不断调整。拟中选企业数量越来越多,筛选规则也更加完善。拟中选规定中,单位可比价≤0.1元和单位可比价≤同品种最低单位可比价的1.8倍是相对固定的规则。

回看历年的规则调整,降价和保障供应是目前国采的主要目标,第六批国采在采购品种方面向前迈进一大步的情况下,后续集采在规则上持续改进也是应有之义。

02

一批品种满足条件

近日,又有一批药品满足第七批国采条件。

据米内网统计,全身用抗细菌药已有20余个品种满足国家集采条件(3家过评/2家过评+1家原研),16个品种过评企业达3家及以上。

过评企业达3家及以上的全身用抗细菌药

13931640300571970

82081640300572146

21581640300572214

来源:米内网

抗菌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大品种较多。据米内网统计,这16个通用名药品2019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合计超过260亿元,其中,7个药品销售额超过20亿元。

美罗培南注射剂是上述品种中销售额最高的品种,2019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高达60亿元,2020年销售额超过55亿元。其中,日本住友市场份额最大,近40%;深圳海滨制药占比超过20%,石药欧意、瀚晖制药紧跟其后。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剂销售额仅次于美罗培南注射剂,2019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为35.31亿元。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由葛兰素史克开发,国内已有包括注射剂、片剂、胶囊剂等多种剂型上市,且生产厂家众多,但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几家头部厂家手中。

华北制药为该市场的龙头企业,占据约3成的市场份额,主销品种为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5:1);鲁南贝特制药排名第二位,占据约10%的市场份额,主销品种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7:1),湘北威尔曼制药排名第四,约占5%的市场份额,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7:1)的主销厂家。

值得注意的是,若该产品明年上半年被纳入第七批国采,华北制药将因断供第三批集采品种布洛芬缓释胶囊无缘参与。除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外,华北制药此次还有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头孢克肟胶囊、注射用美罗培南等产品上榜,也将受到同样的影响。

总的来看,这16个抗菌药目前的竞争压力不大,相较于以往国采中一个品种超二十家企业过评,本次竞争最激烈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头孢克肟口服常释剂型分别有13家、11家过评。当然,随着一致性评价工作的推进,相关企业陆续过评,这一局面随时可能打破。

03

药企挑战来袭

我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临床需求量大,作为国内临床用药使用金额领先的品类,全身用抗细菌药长期处于限输限抗政策的高压下,近年来市场增速持续放缓。

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后,“限输限抗”政策持续推进;2018年,国家带量采购拉开序幕,抗菌药成为集采的重点品种。

据统计,国采五批六轮(不含胰岛素专项)每一批次均有全身用抗细菌药被纳入,第二、第三、第五批集采涉及药品分别有6个、7个、8个,累计有25个通用名药品被纳入国家集采。

叠加疫情的影响,米内网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全身用抗细菌药大幅下滑26.45%,销售额超过1100亿元;2021上半年其销售额超过580亿元,小幅增长4.03%。

对于被纳入集采的抗菌药来说,市场缩水是必然结果,企业格局也将产生较大变化。

以被纳入第一批集采的头孢呋辛酯片为例,2018年执行前,该产品市场占有率前三的企业为国药致君(深圳)制药(38.23%)、苏州中化药品(30.70%)、葛兰素史克(10.02%),到了2021年,当年中标的国药致君(深圳)制药与白云山天心制药的市场份额持续走高。

今年上半年,国药致君(深圳)制药市场持续扩大(55.36%),第一位置稳固;第二的苏州中化药品市场份额缩水(13.03%);白云山天心制药(10.75%)市场份额上升,来到第三位。

就本次满足条件的抗菌药,从企业过评数量来看,倍特药业、华北制药、齐鲁制药、金鸿药业、复星医药(合信药业、苏州二叶)涉及的过评品种数量最多。

例如倍特药业此次涉及的通用名药品有5个,包括头孢克肟口服常释剂型、头孢美唑注射剂、头孢吡肟注射剂、头孢克肟颗粒剂、甲硝唑注射剂。

从各方面因素来看,抗菌药领域的药企发展面临一定的挑战,这一背景下,在集采中积极争取或将成为困境中的机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采购,制药,替代,品种,药品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