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如何把前路大的融合器经后路以微创的方式植入两椎体之间,从而收获微创手术和椎间隙更稳定的双重优点,避开其缺点,最大限度节约费用,助力于患者康复。
对于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患者来讲,如果必须要手术,此时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常规入路的开刀手术,优点能够完美的减压,但是创伤较大,恢复较慢;二是微创手术,通过内镜放大等方式达到开放的目的,一般医生只能将小型融合器植入。
然而,小型融合器没有大融合器效果好,不能接近原始椎间盘的稳定,更不能像前路OLIF将大型融合器植入两椎体之间,从而最大可能接近原始椎间盘的完美作用。
面对难题,众多脊柱微创医生砥砺学习,中国脊柱微创的开山鼻祖周跃教授更是提出:把大象放进冰箱的理念。核心意思是:医师如何把前路大的融合器经后路以微创的方式植入两椎体之间,从而收获微创手术和椎间隙更稳定的双重优点,避开其缺点,最大限度节约费用,助力于患者康复。
那么,难度到底在哪里呢?在于两椎体之间的缝隙,缝隙周边是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组织,一不小心,手术没成功,反而给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
要想把大象放进冰箱里,不是说不可以,而是要求医师要像机器一样精准,将大型融合器精准通过两椎体之间的缝隙,孔径之中,微之又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需要高超的医术和千锤百炼的经验,才能屏气凝神,精准到位。 吴鹏:现在这个技术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融合器比较大,接触面大且广,能防止塌陷,稳定性较强,这样的话,患者可以早期下床活动,避免了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其次,打钉子从四个钉子变成两个,费用减少了,创伤也减少了。 在国内,能够做到这一点的骨科医生,并不多。近期,驻马店正骨医院院长吴鹏通过这种手术方式为52岁的王先生完美解决了他的腰椎滑脱问题,让长期不能走路的王先生,重拾健康。 吴鹏:这项技术对医生的要求比较高。首先,对微创医生来说,需要有好的减压方法,才能比较彻底的把大cage植入进去,不但耗时耗力,同时需要掌握三角关系的理念、开刀技术的理念、内镜三维成像的理念等;其次,医生需要对脊柱解剖充分掌握,不然植入进去容易损伤神经和脊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