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人、业务院长、到财务、院医保办主任、医生、其他医护工作人员等多层级共同犯罪的医保诈骗窝案,被一锅端了。
从法人、业务院长、到财务、院医保办主任、医生、其他医护工作人员等多层级共同犯罪的医保诈骗窝案,被一锅端了。
涉及金额370.41万元 逮捕4人,取保候审6人
近日,山东省医疗保障局曝光了16起医疗保障基金违法违规使用典型案例,此次曝光的全省16起典型案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涉及医疗机构超标准收费、不合理收费、串换诊疗项目、为非定点医疗机构提供医保结算服务等方式违规使用医保基金、医疗机构通过冒名就医、伪造医疗文书、虚记费用等“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方式欺诈骗取医保基金、参保个人通过二次报销等获取非法利益等违法行为,涉及违法违规使用套取、骗取医保基金1262.36万元。而16起案例中,青岛恒博心脑血管病医院欺诈骗取医保基金案就涉及违法违规金额370.41万元。 记者搜索发现,青岛恒博心脑血管病医院曾用名青岛恒博医院(现已注销),投资人均为滕慧。青岛恒博心脑血管病医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24日,登记地址与青岛恒博心脑血管病医院一样,为青岛市市北区瑞昌路122号,经营范围是依据卫生部门核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经营活动。
经核查,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青岛恒博心脑血管病医院存在 涉嫌伪造彩超检查报告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等问题,涉及违法违规金额370.41万元。
医保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青岛市社会医疗保险办法》及《青岛市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协议》,追回违法违规费用370.41万元,解除与该医院签订的医保服务协议,对该医院涉嫌伪造彩超报告单等问题移送当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021年6月20日,该案经检察机关批准,逮捕4人,取保候审6人。
从院长到医生,团伙作案被一窝端
此前,半岛新闻客户端曾报道一起院长医生团伙骗保案,案件细节如下:
自公安部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行动以来,青岛市公安局刑警支队高度重视,会同市北公安分局、青岛市医保局等部门,经周密部署、缜密侦查,一举破获青岛某某心脑血管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某医院)涉嫌骗取医保资金案,刑拘7人,逮捕4人,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此案是我省破获的首例涉案金额巨大,参与人数众多的医保诈骗窝案。案件的成功破获,为青岛市公安局刑侦打击盗抢骗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2020年8月,青岛市医保局在例行日常夜间检查工作中发现:医院住院部床位全部空置,但当日仍上报有夜间住院人员及报销治疗、检查、药品损耗等费用。 青岛市医保局遂调取了该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间的部分病历、检查、药品出入库明细等资料。 经审核发现:该医院有伪造病历、检查资料、虚假入库、虚假上传药品结算等多项问题。工作人员通过查询记录发现,一些病人在其他医院做检查的时候,主要的病情是高血压,到了该医院,检查项目突然变成前列腺、甲状腺等等。病人的病情突然变化,里边存有很大的问题,涉嫌诈骗医保资金,遂向公安机关报案。 经初查:青岛某某心脑血管医院有限公司于2017年开业经营至今,内设八个科室,公司法人为滕某(女,本市人)。该院三年内接收住院病患3006余人次,初步估算, 与医保局账目流水每年高达500万元以上。 民警经过初步调查发现,该医院是一家民办医院,平时有着正常的业务。以一楼的诊所为掩护,给周围的市民看病。从外表上来看,每天都有病人来往,是一家正常营业的医院。而实际上,细查的话才发现超过一半以上的病历,都是假的。真真假假病号混在一起,给人非常大的迷惑性。
而且,团伙还有非常强的反侦查意识。嫌疑人滕某在知悉医保局调取病历、出入库明细以后,遂 关闭了医院住院部,遣散员工,与内部人员制定攻守同盟,妄图逃避打击。
办案民警说,刚开始青岛医保局提供的线索显示,该医院的B超单涉嫌造假。有些病人以前住院的时候,是高血压病或者心脑血管疾病,这一次住院就是因为严重的前列腺疾病等,此前没有任何征兆。 民警进一步扩大侦查范围,从频繁住院等异常病历上入手,寻找当事人进行询问。从病历中,筛选出重点可疑人员。民警逐一上门询问,当事人均回复称,没有在这家医院住过院,病历上写的病,自己也压根没得过。
专案组从封存的病历中,已经确认伪造住院50余次,涉案金额20余万元。
2021年5月14日,专案组实施收网行动,主要犯罪嫌疑人滕某、李某某等11人全部落网。 经审,自2017年滕某接手某某医院以来,为获取巨额非法收入,授意工作人员,采取伪造病历、化验单、影像病历等手段,实施医保诈骗,涉案金额1000万元。
据犯罪嫌疑人供述,他们以给员工提成的名义,让他们拉人头,把社保卡放到医院里。由医生开具住院信息,然后赚取医保基金。除此之外,他们还以优惠帮人检查为由,骗取当事人到医院里进行检查。检查以后,就由医生开始编造相关病历,从而达到骗取医保基金的目的。
此案是山东省 首例 从法人、业务院长、到财务、院医保办主任、医生、其他医护工作人员等多层级共同犯罪的医保诈骗窝案 。团伙成员手段隐蔽,分工明确,具有较高反侦查能力。各参战单位在没有前期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通力协作,取长补短,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侦办任务。 2021年6月20日,经市北检察院批准,滕某等4人被市北公安分局逮捕,迟某某等6人被取保候审。
记者查询了解到,此前,青岛恒博医院、青岛恒博心脑血管病医院曾因靠虚假宣传拉患者、散发色情杂志揽客、购进并使用劣药等行为被屡次曝光。
案例1:
医院里查出涉黄出版物,内容充满色情暴力
《手机里的声音让他不能自拔》、《他爱我还是爱我年轻的身体》、《你的婚姻性什么》……2011年3月10日,执法人员在瑞昌路122号的青岛恒博医院企划部办公室里,突击检查出了多种刊有低俗、涉黄内容的非法出版物。
执法人员来到青岛恒博医院检查发现,该医院的企划部实际上就是一个出版非法刊物的小型“编辑部”。在这个约10平米大的办公室里摆放着7台电脑,工作人员通过上网寻找素材等方式,进行刊物的选题、编排等制作,再通过联系一些印刷厂将这些刊物印刷出来。在这里执法人员检查出了《将爱情进行到底》、《非诚勿扰2》、《小城大爱》、《男左女右》等多种非法出版物。
据执法人员介绍,这些出版物没有正规刊号和工商广告审批,涉嫌侵犯著作权、知识产权等,同时刊物充斥着大量低俗、色情、暴力的内容。经现场检查,执法人员将该办公室内的5台电脑暂扣,待仔细检查出版信息后确认出版数目。据介绍,对这样的非法出版刊物,将根据《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有关规定,视情节严重程度处以1万~5万元的罚款,如果查出非法出版刊物5000册以上的,则构成非法经营罪,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
执法人员暂扣了部分电脑
案例2:
两家公立医院检查没病,恒博查出三种病
“两家医院检查都没问题,这家医院检查一番后,非说我妻子有三种炎症,我们很可能被这家医院忽悠了。”2010年7月28日,潘先生告诉记者,他妻子例假拖了10天没有来,经检查发现没有怀孕,一直非常纳闷。7月10日,他和妻子在路边看到一家“青岛恒博医院”专治妇科疾病,于是就来到该院检查。先后做了血常规、血型、衣原体、B超等多项检查后,一个姓刘的大夫诊断为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三种病。
潘先生表示,当天姓刘的医生就要求他们立即做“盆腔介入手术”,他以带的现金不够为由拒绝了。记者在潘先生提供的病历上看到,“初步诊断: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盆介2型,术后注意休息”等字样,并有一个包含病毒唑、奥硝唑、克林霉素的葡萄糖注射处方。当天潘先生花了400多元。 潘先生表示,当天在恒博医院治疗完后,他觉得医院的药太贵了,于是就在7月11日-14日拿着处方在外面的门诊打点滴治疗,每天花费100多元。一共治疗5天后,7月15日,潘先生带着妻子到城阳人民医院检查发现,三处病症竟是“未见明显异常”。这一检查结果让潘先生和妻子非常高兴,以为是治好了,就又打了几天吊瓶想巩固一下,7月22日去恒博医院检查,发现炎症只是有点减轻,医院称需要立即做盆腔介入手术。 “城阳人民医院的检查分明没有病,恒博医院为什么说有病呢?”潘先生表示当天医生给他开具了“盆腔介入手术”的手术单。记者看到这个单子上写着“门诊手术通知单”诊断一项中写着盆腔炎,手术名称写着“盆腔介入治疗”,手术医生和麻醉方式都空着没填写。出于怀疑,7月22日当天潘先生又带着妻子到市立医院做了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他们根本没有病。潘先生夫妇感觉被恒博医院忽悠了,于是想去问个究竟。
“你们爱找谁找谁去!”潘先生去找恒博医院得到医院这个答复。医院负责人告诉他,他们医院是专科医院,所有的检查都是由先进的仪器检测出来的,非常准确,不同的医院有不同的检查方法,如果潘先生不相信,他们也没办法。潘先生认为,医院是误诊,并且给他和妻子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并耽误了工作。
7月28日,记者联系到恒博医院的一名姓滕的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潘先生的妻子所有病情都是通过仪器检测出来的,他们相信仪器的检测结果,之所以潘先生的妻子在其他医院检查不出毛病,是因为她在他们医院所开的处方五天治疗后的结果。记者询问为什么7月22日当天恒博医院和市立医院所做的检查结果不同时,该负责人表示,病人的每个发病期期间的病情不一样。
记者询问为什么两次建议患者做盆腔介入手术,恒博医院负责人滕女士表示,盆腔介入并不是手术,而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至于怎么治疗都是医生来诊断。但记者明明在一张手术通知单上看到,上面“手术名称”一栏写着“盆腔介入手术”。 潘先生表示他们看到这些专科医院的广告中,写着某某介入手术,多少天彻底治愈等字样。对此,记者联系到青岛市市北区卫生监督所的桂所长。桂所长表示近期他们在华阳路上刚刚查获了一家医院,发现医院里面宣传的盆腔介入手术全是虚假宣传,“连山大的医院都没有这种手术,别说他们这些医院了。”桂所长表示,这些医院全靠这种虚假宣传来拉患者。
案例3:
五种中药饮片是劣药 医院被处罚
2018年12月12日,市北区食药监依法对青岛恒博心脑血管病医院作出了罚没3485.5元的行政处罚决定,缘由是该院购进并使用的柴胡、芒硝、蒲公英、龙胆、大青叶都有项目不符合相关规定,被认定为劣药。
2018年9月3日,市北食药监对恒博医院抽检发现,该院购进使用的柴胡、芒硝、蒲公英等5种中药饮片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有项目结果不符合规定。依据药品管理法规定,恒博医院该中药饮片被判定为劣药。市北食药监落实,青岛恒博心脑血管病医院购进并使用不合格中药饮片柴胡、芒硝、蒲公英、龙胆、大青叶的违法行为违反了国药品管理法,该院该中药饮片的货值金额为1200元,违法所得为1084.5元。
依据药品管理法,针对恒博医院购进并使用劣药的违法行为,2018年12月12日,市北区食药监没收了该院违法所得1084.5元,对其进行了货值金额2倍2400元的罚款,合并罚没了该院3485.5元。 记者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条明文规定,禁止生产、销售劣药,而对劣药的认定标准为“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
本文信息来源:半岛新闻综合、看医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