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名单出炉!DRG、DIP改革落地,械企营销模式迎巨变
12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DRG/DIP付费示范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了DRG/DIP示范点城市名单。
试点名单公布
据《通知》显示,本名单在各地自愿申报和评估的基础上确定。
各示范城市要聚焦抓扩面、建机制、打基础、推协同等各项重点任务,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向纵深发展。
着力在实现DRG/DIP付费医院、病种全覆盖,着力在落实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和工作机制,着力在提高专业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着力在促进DRG/DIP改革在医疗机构顺利落地方面率先取得明显进展。
要同步完善总额预算管理、协议管理、付费审核、月度预结算和年度清算等相关工作制度。
DRG/DIP付费示范点名单
3年内,DRG/DIP全覆盖
11月26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明确:到2024年底,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全部开展DRG/DIP付费方式改革工作,先期启动试点地区不断巩固改革成果;到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
此前,合壹汇医疗曾对DRG/DIP做过详细介绍。(详见《三年内!医保局大动作,械企营销模式迎巨变》)。DRG即是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P则是基于大数据的按病种分值付费。通过DRG/DIP付费方式改革,将倒逼全国范围内信息化建设较弱的医院完善数据、提高病案质量,并在此基础上逐步上传各项诊疗、检查、用药等信息。
这两种付费方式的推行相当于给医院预设了成本天花板,精细化管理将成为医院建设的重要一环。在大数据和分值的配套下,医保病人的用药、耗材使用和收费情况都将置于医保部门的实时、全面监控之下,促进医院管理者主动开启全方位学习和对标,调整业务、控制成本。
同时,在新的医保支付体系下,此前属于盈利项的药品、医用耗材等,都被划入医疗成本之列。在保障诊疗效果的前提下,医院在考虑耗材使用、医疗设备配备等情况时,对高性价比的考量可能会被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而下游的医械企业也将面临行业发展的转变。按照此前国家医保局强调,未来DRG/DIP付费的价格监控下,耗材进院必须遵守这3个标准:临床必需、安全有效、费用适宜。因此,如何为医院提供高性价比产品、帮助医院“省钱”将成为未来经销商销售模式转变的关键所在。
合壹汇医疗观点
作为医保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支付方式改革、尤其是DRG与DIP付费试点的推进是国家医保部门在近几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按照国家医保局此前发布的改革行动计划,如今,改革试点名单已出,接下来,改革将逐步扩大落地范围,直至覆盖全国。在国家的布局之下,全国范围内的经销商受到医院经营方
改革的波及只是时间问题,因此,尽快转变销售策略,才是经销商们做业务过程中的重点所在。
免责声明:
本文为合壹汇医疗原创整理,资料综合来源赛柏蓝器械、健康界、数字医疗网,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方处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