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出血热真的不会通过食物传播吗?

2021-12-20 09:25

出血热真的不会通过食物传播吗?

这个“相关专家”说的不准确,其实理论上还是有可能的,虽然风险很低。

95641639963076737

实际上很多人知道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啮齿类动物(比如老鼠)传播汉坦病毒属(不止一种病毒)导致的人兽共患病,但看了下没有人提其实人感染病毒的方式是“吸入”,也就是在无意间把含有病毒的便便或嘘嘘的气溶胶从鼻子里吸进去了导致的疾病。

98201639963077261

图源:zhihu.com

但国内外一些研究也发现,除了“吸入”之外,被感染病毒的啮齿类动物【咬伤】、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源】都可能是罹患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风险因素,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将肾综合征出血热定义为一种只会通过感染呼吸道传播的疾病。

对于咬伤,啮齿类动物感染汉坦病毒后很多是无症状感染,因此一般建议不要接触啮齿类动物,因为你不知道这个动物是否感染了病毒

76501639963077695

不小心就给你咬一口,图源:sohu.com

这些动物除了可能把带着便便或尿液这些含有病毒的气溶胶送到你的鼻孔中之外,也可能无意中把你咬伤导致感染。因此不要随便在野外“撸老鼠”或者没事睡在野外。

另外,汉坦病毒本身生命力也比较顽强,在离开宿主后会在体外常温下存活数日的时间,虽然通过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可以杀灭病毒,但也需要几小时时间,因此病毒可能会附着在被污染的食品上。

而对于一般人来说,不可能在吃东西前先把食品都搁在屋外边晒晒再吃,但可以通过合理存放防止污染的方式避免被病毒污染,对于一些食品原材料也可以洗净或者晾晒,从而降低被感染风险。

60241639963078134

晒晒更健康,图源:sohu.com

值得注意的是,啮齿类动物不会一生下来就携带汉坦病毒,正规养殖的动物都很安全,不用过度恐慌,因此只要不是做汉坦病毒有关的实验、被家里饲养的仓鼠等啮齿类动物咬伤等情况,都不用担心被感染,无需恐慌。

当然,除了避免接触被汉坦病毒感染的啮齿类动物及其排泄物之外,在疫区接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可以大幅降低患病风险,共接种三针,前两针间隔14天,第三针和第二针间隔1年。

18021639963078590

总之,草莓本身可能被污染,但只要做好灭鼠和疫苗接种工作,其实风险是微乎其微的,但如果说“绝对没风险”,那么就有些夸张了。

愿天下无疫!

=丸=

免责声明:本文为个人兴趣创作,仅为让更多普通人对疫苗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内容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单位、机构,未接受任何形式赞助,所使用的素材均来源于公开网络,如果内容有误,大家多做自我批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感染,汉坦病毒,风险,啮齿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