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直播观点丨“五大关键词”直击县医院肿瘤防治中心建设

2021-12-20 17:27   健康县域传媒

2020年全国肿瘤登记监测点上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92.9万例,每年癌症死亡约233.8万例。


记者:裴燕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2020年全国肿瘤登记监测点上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92.9万例,每年癌症死亡约233.8万例。癌症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最大威胁因素之一,癌症防治成为迫切需要缓解的民生痛点。

这其中,农村地区新发病例数约占全国新发病例40.14%,农村地区恶性肿瘤死亡例数约占全国死亡例数43.07%。然而,基层肿瘤诊疗水平的落后,肿瘤治疗技术和手段远远不能满足农村患者的需求。当然,基层医院中也不乏肿瘤诊疗能力较高的佼佼者。

“基层医院怎么建肿瘤中心”“人才难题和资金难题如何破解”“需要为百姓解决哪些难题”等成为县域医院院长们急于求解和探讨的焦点问题。

《“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明确提出要建设肿瘤防治中心在内的临床服务五大中心。

近日,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支持,《健康县域传媒》、健康界和《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社联合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的“   千县工程:县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系列直播第七期,聚焦“肿瘤诊疗能力的提升”,邀请了来自江苏、浙江、山东、安徽、河北、河南、四川等七省份龙头县医院管理者进行了线上交流。
   

   ★关键词一:现状★

肿瘤中心建设势在必行 学科能力亟待提升

   基层肿瘤诊治能力的薄弱,已经不能应对当地每年大量新增肿瘤患者的需求。因此,提升基层肿瘤中心诊疗能力势在必行,这不仅关乎到农村肿瘤患者的生命,也关乎到分级诊疗的落地实施,还会影响到“90%大病患者不出县”的政策目标。全国的县级医院在积极行动。
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陈波:医院肿瘤科成立于1994年,起步较早。2005年成为市重点临床专科,同年成立了常熟市肿瘤临床诊疗中心;2006年7月,成为苏州市重点临床专科;2014年4月,成功创建江苏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2018年7月,医院肿瘤科通过江苏省卫健委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复核。   2020年,在艾利彼全国县级医院专科排名第7位。   
   
海宁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范剑:医院是浙大一院的托管医院,在肿瘤防治方面,   医院建立了肿瘤专科专家工作站,开展了多学科的MDT和ECMO等新技术新项目。浙大一院肿瘤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以及消化、呼吸系统等多个学科肿瘤专家在海宁开设门诊,开展手术,对接浙大一院青年医师晋升前下基层服务机制,有效提高了医院的诊疗水平。
 
海宁市人民医院分享   
河南省淇县人民医院院长冯文学:   淇县是食管癌的高发区,每年的肿瘤病住院病人数达4000人次。2020年3月,淇县人民医院在原有肿瘤专科的基础上,整合了胸外科,外科,肿瘤科,放疗科,介入科,   成立了淇县人民医院的肿瘤医院,并持续完善的肿瘤患者多学科会诊制度,对肿瘤患者进行更为精确和具有针对性的诊疗分析,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治疗计划。肿瘤医院的成立促进了医院肿瘤治疗的规范化,进一步实现了肿瘤病人从疾病的诊断到康复的全过程。
山东省微山县人民医院院长李玉亭:医院从2013年开始建设肿瘤学科,相对时间较晚。微山县地处江苏和山东两省交界,是三个地市和九个县的交界区,居民分布较散,因此   肿瘤疾病谱分布也比较广泛,   给微山县人民医院肿瘤学科的建设带来了很多困难,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调查。
四川省仪陇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梁博:医院是一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2012年,我研究生毕业后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进入医院,   进院后立即着手建立了肿瘤科。经过9年的发展,医院现有肿瘤内科、肿瘤微创介入、肿瘤放射治疗等亚专业。
安徽省明光市人民医院院长吴志勇:高发病率和高外转率,是全国大多数县级医院肿瘤诊疗水平的现状。医院的肿瘤治疗起步于2008年,   学科建设比较薄弱,是医院治疗能力的短板,很多肿瘤患者只能选择外转。目前我们正在加紧追赶中。
河北省滦州市人民医院院长张力:医院2005年就成立肿瘤科,通过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等上级医院的沟通与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断提升肿瘤诊治方面的技术能力和水平,   成为唐山市肿瘤医院肿瘤诊治中心滦州市肿瘤诊治分中心,成功将肿瘤患者留在当地治疗,唐山市和周边县的很多肿瘤患者都会到我们医院来就诊,免去患者去上级医院奔波带来困难和经济负担。最近几年,医院对原有的肿瘤科进行细化分科,先后成立了肿瘤放化疗科、胃肠、乳腺肿瘤外科、甲状腺、胸部肿瘤外科,使肿瘤患者检查治疗更加精准、更加规范。

   ★关键词二:人才★

人才难觅易失 加大联动多培养

既想让肿瘤患者就近接受规范化的医疗服务,真正做到“大病不出县”,但又担心资金不足人才缺乏技术有限,留不住当地患者,这一矛盾正在困扰着基层医院管理者。
范剑:我就是浙大医院派到县级医院来做帮扶的。县级医院肿瘤中心建设最大的困境是人才的问题,招不来,也留不住。   医院目前有两名在读博士,我很担心他们毕业之后的去向。另外,省级医院和市级医院的扩张,也给人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吴志勇:人才资源不足,人才梯队建设尚不完善。   目前肿瘤内科还没有副高以上的人才,要补齐这个短板,需要跟上级医院加强合作,提升人才和专科建设能力。
张力:一定要加大引才引智的力度,我们制定了相关引进政策,博士生引进有10万元的安家费,硕士生10万,规培人员6万。没有上级医院的鼎力支持,二级医院很难开展肿瘤防治,   在人才培养方面,“大手拉小手”才能走得更稳健。   
李玉亭:我们得到了上级医院的大力支持,   他们派了大批人才帮扶医院培养人才,建设专科。之后,我们还要继续加大与上级医院的互通。

★关键词三:资金★

硬件配置费用高 掣肘中心建设速度

不同于普通疾病,肿瘤疾病筛查和诊治涉及到的医疗设备多为大型高端医疗设备,动辄数百万上千万。虽然有当地政府资金的支持,但配置肿瘤筛查诊疗设备的高昂费用仍然是阻碍县级医院肿瘤中心建设的一大难题。
梁博:2015年,医院争取到了“仪陇县县人民医院肿瘤分院”项目,   但由于资金比较紧张,一直未建成投产。预计明年年末可投入生产,我们希望能够将肿瘤专业细分,形成包含肿瘤外科、肿瘤放射治疗、肿瘤内科,微创介入等方面的大专业,为当地老百姓提供有效的综合治疗。
吴志勇:肿瘤中心发展硬件不足。我们打算在医院二期建设中建设一个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的肿瘤中心,另外,   直线加速器等放疗设备刚刚完成招标,正式使用可能要等到2023年。  

★关键词四:服务★

完善分级诊疗 提高服务水平

除了人才的压力外,县级医院也面临着大医院“虹吸”压力,有些大医院转诊门槛低,造成患者外转外流现象严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相关制度,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肿瘤是一种常见病,也是一种慢性病,需要加强前期的预防宣贯和后期的回访服务,这样才能让患者有更强的归属感。
陈波: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为恐惧和痛苦的症状之一,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医院从强化组织领导、完善科室建设、建立制度保障、组建专家团队、优化诊疗环境等方面加强癌痛管理,并提出了全程管理的理念,针对门急诊患者、住院患者和出院患者提供不同的服务,   帮助癌症患者舒缓癌痛,让他们静享安宁。   
 
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舒缓病房   
张力:选派专科医生到基层进行义诊,宣传肿瘤防治知识,开展肿瘤疾病筛查活动,让更多人了解肿瘤是可防可治的,更需要早防早治。   我们也成立了肿瘤回访中心,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定期回访,有助于把患者留在县域就医。同时,医院还开展了肿瘤病人的全程管理,并利用肿瘤的免疫和靶向治疗,实施了肿瘤病人的个性化诊疗。
冯文学:医院加强安宁疗护,给   肿瘤患者提供生活、生理及心理等人文关怀。同时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开展以乡村医生为重点的网络宣传,科普肿瘤知识宣传。
李玉亭:医院借助医联体的建设,使基层肿瘤患者在看病的过程当中有一个明确的向导和分析,并将肿瘤纳入慢病管理平台。   慢病管理分为三个层级,县医院负责筛查和管理患者,乡镇卫生院负责管理患者,村医负责指导患者,有效提高了肿瘤患者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而完善分级诊疗,就需要加强信息化服务,及时与乡镇卫生院和村医互通有无。
张力:目前滦州县级   两个二级医院还没有打通,镇级与村卫生室更难,以后一定要在这方面加大力度,早日打通县镇村之间的沟通。
 
海宁市人民医院分享   
范剑:亟需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   加强与乡村医疗机构在数据方面的互联互通,提高整个县域的诊疗水平。这能够让我们把更多的患者留在本地,有助于分级诊疗的形成,也能帮助患者减少费用。

★关键词五:规划★

完善肿瘤防治体系 撑起县域防治大梁

肿瘤防治的短板在农村,不管是地理因素、经济因素、人才因素、技术因素以及认识水平等,都存在相当的不足。从无到有,或者从弱到强,一个学科的发展并非纸上谈兵就能解决。随着中国社会的常态发展,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县级医院逐步建成并完善肿瘤防治体系,撑起中国县域肿瘤防治的大梁。加强肿瘤防治中心建设出现在多家医院的发展规划中。
陈波:在癌痛管理方面,医院还将持续改进。如要进一步加强癌痛的宣教工作;紧跟最新癌痛规范化诊疗理念;积极发挥疼痛门诊的作用;   由点及面,推进“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 向“无痛医院建设 ”等。   
张力:县医院必须提高肿瘤防治能力,强专科建设。未来,   医院要在重点学科建设上给予经费优先投入、设备优先购置、人员优先进修等政策倾斜,激励更多的专科尽快达到市级重点专科水平,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
冯文学:在肿瘤防治方面,未来,医院将从以下方面进行提升。一是提高微创手术率;二是提高三四级手术的比例;三是提升介入手术比例;四是提升放疗水平;五是利用柔性人才引进政策,提升诊疗能力。
吴志勇:“千县工程”文件的要求跟医院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医院正在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将重点打造肿瘤治疗中心,以学科引领来带动医院全面发展。
李玉亭:医院新院区建设如火如荼,预计2023年投入使用。目前,新院区使用最大的安排是学科建设,我们会打造一个新的肿瘤中心。基层医院的肿瘤建设还在路上,还有大量的工作还没有开展。我们将借助千县工程的东风,把专科建设,尤其是   肿瘤中心建设向标准化、精准化和流程化方向推进。   
责任编辑:裴燕
审核:汪言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肿瘤,医院,患者,建设,诊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