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P发布】中国全科医学行业十年发展:机会和挑战并存

2022
01/12

+
分享
评论
中国全科医学
A-
A+

目前全科行业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本文梳理了近 10 年( 2010—2020 年)文献,分析了中国全科医学行业的自身优势和不足及发展面临的环境机会和挑战。在分析行业现状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尚未有明晰答案的问题,在此邀请致力于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学者、医生、教育者等同道们共同讨论和解答。

重点内容如下:

01

目前全科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政策方面需解决的问题如下 (1)怎样更好地完善针对全科医学发展的经济和财政政策? (2)从医保政策上保证“首诊在全科”的患者可得到最高的经济补偿? (3)怎样从财政政策上支持大学完善全科医学系的建设? (4)在行业政策上,怎样通过科研基金政策鼓励多学科和跨学科的合作? (5)怎样通过类似“全科未来发展基金”的形式,提出学科发展的重点投资方向? (6)怎样完善全科医学服务组织的管理和经营政策,以促进规模化全科产业和有序竞争环境的形成? 卫生资源方面需解决的问题如下: (1)卫生人力在不同发展地区间、不同行政管辖区域间、城市和农村间的分布情况如何? (2)对于城市和农村的基层卫生人力,不同所有制性质、不同内部层次(如乡镇与村)机构间的分布情况如何? (3)中国 30 万全科医生相当于多少 FTE 的全科医生? (4)有多少全科医生具有真正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胜任力?

(5)全科医学作为临床二级学科,在临床各科医师中的占比是多少?

(6)医学生是否把全科医学服务选择为今后的职业方向?

(7)住院医师是否愿意在医院科室轮转后走出医院围墙,进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8)当前在岗全科医生是否愿意并持续在全科医学领域发展?

(9)农村订单定向式培养是否能让全科医生留在农村基层?

结构质量方面需解决的问题如下: (1)每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内涵,如人员配备、设备配置及与过程质量相对应的服务量和服务性质; (2)与卫生人力资源的分析相似,机构数量和质量在发展地区间、行政辖区间,特别是城市和农村地区间的比较; ( 3 )对于全科医学服务而言,床位数指标并非是相关的物理结构指标,但分析乡镇卫生院的床位数可能具有局部意义。 (4)中国全科医生在医学阶层和社会阶层的划归有待研究。

02

 全科行业的结构质量

1)近10年来我国全科医学发展政策是以往相关政策的承袭和发展,并在全科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分级诊疗、区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等方面继续加强,全科的财政政策和管理政策仍有提升空间。

2)全科人力资源在数量上飞速发展,不过人力资源倒置问题未彻底解决(表1~2),需要采用全职等量的算法来计划和评估人力资源。 

76061639783597333

15671639783597819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量呈现稳定增长,但仍低于医院的增长速度(表3)。全科医学服务的卫生经济学数据尚需补充。

7191639783598513

03

全科行业的过程质量

(1)2020年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诊疗的人次数为20.45亿人次(表4),即2020年我国平均每人每年访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乡镇卫生院1.5次,高于2010年每人每年平均1次的访问频率,但仍低于患者对医院门诊的访问频率(平均每人每年2.7次)。

50431639783599144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2020年的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学服务有明显影响,门诊诊疗人次数下降约20%。

(3)全科医学相关文献的发文量在2018年达到峰值,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全科医学、社区、慢性病(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影响因素分析等方面。期待随着学科发展,全科研究可以在创新和评判思维、对临床服务的循证支持、对服务质量和患者结果改善方面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04

全科医学服务情况

(1)从居民和患者的体验和观点来看,已获得全科服务或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有较好的体验和较高的满意度,不过尚缺乏普遍社区居民对全科医学服务感知和观点的数据。

(2)全科医生自身对行业工作的体验和看法存在较大差异,性别、年龄、职称、城乡、地理位置等影响医生的体验和满意度。

(3)全科人力资源存在不稳定性,收入、工作和时间压力是主要影响因素。

05

中国全科医学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

(1)强有力的政府领导和政策推动,集中化管理体制表现出卓越的资源动员能力;

(2)快速启动和发展的全科医生队伍;

(3)有越来越多致力于全科医学发展的实践者、教育者和研究者;

(4)医学科学与人文艺术的结合。

不足:

(1)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共性问题:全科医学的宽度优于深度;

(2)学科发展较晚、人才队伍质量有待提高、工作压力大且职业倦怠显现,全科医生代沟对教育和实践的影响;

(3)全-专之间关系处于脱离依附和走向融合的交界点;

(4)全科师资特别是社区临床带教的教育胜任力不足。

对策:

加强全科医学倡导功能,建立广泛社区的协作网络,发展全科医学职业组织。

06

中国全科医学发展面临的挑战及迎接挑战的策略

挑战:

(1)人口老龄化,以及随之产生的疾病负担改变和社会经济变化;

(2)全科人力资源的老化和动态过程;

(3)城乡二元化和地区差异;

(4)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倒置三角。

策略:

(1)加强全科医生在卫生系统中的作用;

(2)全科医学职业组织参与健康相关服务产品的开发;

(3)建立全科医学在医学界内和广泛社区的协作网络;

(4)通过资源配置改善基本医疗服务的均等化。

07

小结

中国的全科医学事业发展处于上升期。人力数量上有飞速发展,政府政策的推动性强,在基本医疗可及性上有快速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率明显增加。作为知识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全科业内和社会期望较高,同时存在明显压力,人力存在不稳定因素,全科医生的自我身份认同仍有提升空间。对全科医学的经济投入仍需明朗。当前,中国全科医学处于前所未有的促进环境中,医学界和全科同仁务必抓住机会促进其更好地发展,“化挑战为机会”,为全民健康赢得更好结果。

2022年新增主题方向

      1.人群健康方法学研究   2.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升及系统性改进研究   3.病人体验研究   4.气候变化 /全球健康   5.健康公平性   6.主动健康新模式与社区参与式研究   7.诊疗新技术创新研究   8.重大科研专项基金课题成果快速报告 / 指南及共识      

2022年特色栏目

      【论著】     1.临床研究/全科医疗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研究   2.人群健康方法学研究   3.世界全科医学瞭望   4.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   5.全科医学教育研究   6.临床热点 / 争鸣 / 反思   7.健康问题研究/真实世界研究/全科循证   8.重大科研快速报告/指南快速推荐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全科医学,医疗卫生,医学,挑战,医生,政策,学科,质量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