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病变、肾病、糖足....掌握1个要点,远离糖尿病并发症!
前些天门诊来了一位男性患者,40岁出头,主诉右眼前有一团黑雾遮挡,快一星期了都没有明显好转。检查发现原来这位患者有几年糖尿病病史,但是一直没有规律服药。
健康贴士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视力杀手,是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为23%。然而,大约70%的糖尿病患者忽视疾病,并没有接受规范的眼科治疗。
01警惕!别等疾病恶化才被迫检查
随着时代的发展,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血管病等慢性病,已经取代了原来的急慢性传染性疾病,成为威胁我们健康的常见严重疾病。
尤其是糖尿病,一旦患病一定要严格的进行治疗管理,定期筛查。
02为什么要筛查?
数据显示,糖尿病是引起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等同于冠心病等危症的程度。但可怕的是,糖尿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糖友定期筛查就显得尤为关键。
糖尿病虽然不能彻底的根治,但是经过治疗仍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多项有效的循证医学,如非常有名的ukpds研究和dcct研究,国内的大型研究证明,患者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越能有效减少糖尿病眼底病变,糖尿病肾病,有效控制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03有以下危险因素,定期筛查必不可少
在医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疾病的危险因素,通俗讲就是这一部分人群容易发生某种疾病。
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有:
■ 年龄≥45岁
■ 超重(BMI≥25kg/m2)
■ 一级亲属有糖尿病
■ 久坐的生活方式
■ 妊娠期糖尿病史
■ 高血压(血压≥140/90mmHg)
■ 血脂异常
■ 糖化血红蛋白≥5.7%、糖调节受损
■ 多囊卵巢综合征
■ 血管疾病史
存在危险因素越多,发生糖尿病及并发症的风险也就越高,所需要进行筛查的必要性也就越大。
04有效筛查讲方法
筛查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方面是糖尿病本身的筛查,另一方面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筛查。
糖尿病:血糖 / 糖化血红蛋白 / 糖耐量试验
血糖
血糖简便易测,通过静脉抽血和血糖仪检查末梢血糖的方式来测量。而且目前国内的普及水平效果质控相对比较严格,容易获得准确的结果。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近三个月的整体血糖情况,可以粗略推测平均血糖水平来反映整体的血糖控制情况,比单纯的血糖监测更加全面。202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已经把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
糖耐量试验
没有确诊糖尿病或模棱两可的患者、人群,为了进一步评估血糖情况,以及怀孕期间进行血糖的情况判断,经常需要使用糖耐量试验。通过服用糖水或者标准重量馒头,来判断血糖情况。
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筛查,一直以来国内各家医疗机构各自为政,选择的检测手段多种多样。
而近两年,在瑞金医院宁光院士的倡导下,多地都采取了国家标准化代谢病管理中心(MMC)的模式,进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筛查管理。能够对眼底、神经、血管硬化等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筛查判断。如果所在地有MMC中心,糖尿病患者朋友应该尽可能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筛查。
05医生提醒:定期筛查的注意事项
对于糖尿病前期患者,以及确诊糖尿病但未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即使筛查结果正常,也要注意,不能掉以轻心!要继续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适当运动。
本文由京东健康内分泌代谢科出品
本文作者: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张立
责任编辑:大洋
复审编辑:黑凤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