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有这种「痣」的一定要注意!专家教你几招自测危险程度,赶紧看看!

2021
12/17

+
分享
评论
温医一院
A-
A+

什么是黑色素瘤? 

一说起“痣”

大家应该都知道

每个人的身上

或多或少都有几颗痣

但说起“皮肤肿瘤”

很少会有人

把它和“痣”联系在一起

殊不知,其实“痣”也是一类皮肤肿瘤

什么是黑色素瘤?

从根本区别上讲,我们常说的“痣”,就是痣细胞痣,又称色素痣或黑素细胞痣,是黑素细胞起源的良性皮肤肿瘤。它是由表皮、真皮内黑色素细胞增多引起的,既有先天获得的,也有后天生长的,一般良性的痣是稳定安全伴随终生的。

黑色素瘤,又称恶性黑色素瘤,是来源于黑素细胞,是高度恶性的肿  瘤。黑色素瘤多发生于皮肤,也可发生于粘膜、眼葡萄膜、软脑膜等部位。  主要表现为细胞失去正常形态、增生活跃、容易转移等。可由先天、获得性良性细胞痣或发育不良的痣演变而来,也可新发。皮肤黑色素瘤有四种亚型:  浅表扩散性、结节性、恶性雀斑样和肢端型黑色素瘤。

 ▲ 一些常见的黑色素瘤临床照片
目前,黑色素瘤  以3%~7%的年增长率  ,已成为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2017年全球黑色素瘤新发病例16万例,死亡人数为5万例 。目前,我国黑色素瘤发病率为0.6~1/10万,每年约有1万新发病例。  且患者有两个显著的群体特征:   

肢端型黑色素瘤在白种人中是最少见的类型(1%~7%),但在中国人群中却是最常见的类型(40%~60%),肢端型黑色素瘤侵袭性更强,预后也相对较差。

首次发病年龄更加年轻化。

我们都知道,肿瘤并不可怕,人体内每天都会产生极少量的肿瘤细胞,通过正常的免疫防御系统,这些细胞都会被消灭,即使有漏网之鱼,这些肿瘤所导致的特殊症状,如肿大、疼痛、不适感等,都会引起人们的重视,进而通过医学手段去除。  但黑色素瘤早期没有明显症状,部分病例甚至没有黑色表现,很难以引起人们重视,很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从上图看出,我国的黑色素瘤患者确诊时多数已经处于中晚期,IV期5年生存期只有4.6%。而I期的5年生存期高达94%。因此,对于黑色素瘤来说,早发现、早治疗显得尤为关键!

为什么会出现黑色素瘤?

这是一类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疾病,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01  
种族与遗传  
浅色人种高发,部分患者有家族发病史(占总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8%~14%,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02  
创伤与刺激  
10%~60%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有创伤史。因此任何擅自使用激光、刀割、绳勒、冷冻等都可能导致良性痣的恶变。  
03  
紫外线辐射  
过度暴露于紫外光UV导致皮肤细胞DNA突变。  
04  
免疫  

部分恶性黑色素瘤皮疹可出现消退现象,为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05  

病毒感染  
有研究表明,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体内有发现病毒颗粒,但尚无定论。  

自测你的痣是否危险

身上哪颗痣可能是“危险分子”?大家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根据“ABCDE”原则来进行初步判断。此原则是由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提出用来帮助肉眼下诊断黑色素瘤的一套方法。“ABCDE”代表5种象征,即不对称性(Asymmetry)、边缘(Border)、颜色(Color)、直径(Diammeter)及进展(Evolution)的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但依赖肉眼毕竟有很大局限性,在临床上,医生常用  皮肤镜或皮肤B超  来弥补肉眼观察的不足,同时可以检测和对比可疑黑色素瘤的变化,其应用可显著提高黑色素瘤早期诊断的准确度。
如果你注意到皮肤有上述变化,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检查。  考虑到此类患者人数众多,温医大附一院开设了皮肤肿瘤和色素痣门诊,为大家提供专业便捷的诊疗服务。

如何排除或者治疗黑色素瘤?

在临床工作中,绝大部分患者身上的痣都是良性的,不需要切除。但是对于经过病理确诊的黑色素瘤,就要引起高度重视了,建议尽早进行规范化治疗!早发现、早期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则。
01
手术切除
       
即彻底切除原发病灶肿瘤。根据病理报告,不同深度的黑色素瘤,对于手术切除的范围要求也不同。术前对患者病情的评估非常重要,依赖CT、PET-CT、淋巴结B超等辅助检查,有助于我们发现患者原发灶以外其他部位的转移灶。
02
化疗 、放疗等其他传统非特异性治疗
对于已经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来说,单纯切除原发灶是远远不够的,其他部位,如淋巴结、肺脏的肿瘤转移病灶最终会全身转移,直至患者机体衰竭。因此,可以通过放疗、化疗、局部冷冻、非特异性免疫治疗等尽可能杀伤转移灶的肿瘤细胞。
03

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特异性治疗

众所周知,放疗、化疗等传统的全身治疗可能会伴随脱发、呕吐等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这是因为这类治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误伤我们的正常细胞。幸运的是,随着科学的发展,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逐渐出现,这类全新的治疗方法可以精准打击恶性肿瘤细胞,为许多肿瘤晚期的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此外,因为肿瘤的异质性,在靶向治疗或者免疫治疗之前都需要做个体化基因检测,根据报告可以选择更适合的个体化诊疗方案,甚至对其他家族成员的患癌风险有很大提示作用。
只有正确认识疾病
才能正确地对待它
尽管黑色素瘤是高度恶性的皮肤肿瘤
随着免疫治疗等新技术的出现
我们越来越接近治愈黑色素瘤
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手段
来真正治愈这类疾病
参考文献:  
【1】Guo J, Qin S, Liang J, et al. Chinese 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elanoma (2015 Edition)[J]. Chin Clin Oncol, 2016, 5 (4):  
【2】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编著.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 201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Yde SS, Sjoegren P, Heje M, Stolle LB. Mucosal Melanoma: a Literature Review. Curr Oncol Rep. 2018;20(3):28. Published 2018 Mar 23. doi:10.1007/s11912-018-0675-0  
【4】Lerner BA, Stewart LA, Horowitz DP, Carvajal RD. Mucosal Melanoma: New Insights and Therapeutic Options for a Unique and Aggressive Disease. Oncology (Williston Park). 2017;31(11):e23-e32. Published 2017 Nov 15.  
【5】Rastrelli M, Tropea S, Rossi CR, Alaibac M. Melanoma: epidemiology, risk factors,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In Vivo. 2014;28(6):1005-1011.  
【6】Pavri SN, Clune J, Ariyan S, Narayan D. Malignant Melanoma: Beyond the Basics. Plast Reconstr Surg. 2016;138(2):330e-40e. doi:10.1097/PRS.0000000000002367  
【7】Kibbi N, Kluger H, Choi JN. Melanoma: Clinical Presentations.Cancer Treat Res. 2016;167:107-129. doi:10.1007/978-3-319-22539-5_4   
来源:皮肤科  
文字:林孝华  
编辑:王坚连  
审核:李智铭、黄丽颖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细胞,患者,黑色素瘤,肿瘤,治疗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