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丨读片】疑难病例读片精选 —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数字病理远程会诊整合专家资源,为病理同仁提供疑难病例讨论、专家数字切片解读、病理远程教学等交流机会,是新形势下病理学术交流的新模式。为推进病理科数字化转型,提升病理诊断综合水平,衡道病理邀请大咖专家针对疑难病例读片分享,衡道医学新媒体会定期整理疑难病例读片供大家交流学习,欢迎大家关注!
读片专家
王朝夫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第七届“凯原十佳教师奖”获得者
上海市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
上海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上海市医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超微与分子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员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专家委员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上海市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肉瘤学组委员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副主编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编委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编委
《中华病理学杂志》审稿人
《中国癌症杂志》审稿人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特约审稿人
专业特长
擅长肿瘤病理诊断,特别是淋巴瘤、前列腺癌、尿路上皮肿瘤、肾肿瘤及骨和软组织肿瘤的病理诊断。已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的学术论文40余篇。
读片专家:
王朝夫 教授
病史摘要:
女性, 43 岁,农民,以主诉“间断下腹疼痛 3 月余, B 超发现子宫肌瘤 10 余天”入院。
患者 3 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下腹疼痛,在乡镇卫生院口服药物治疗疼痛稍减轻,近 3 月月经量较前增多,伴痛经,月经周期无改变,无发热、头晕等不适, 10 天前在外院体检 B 超示:子宫体积大,形态失常,多发实性占位(考虑子宫肌瘤),来我院要求手术治疗。
术中所见:
术中见宫体表面多个结节.质糟脆,宫颈段宽 4cm ,官颈右侧旁组织块状增厚,双附件外观正常。取部分送检快速冰冻,快速冰冻示(子宫)恶性肿瘤 。
大体所见:
全子宫,临床已剖开,大小9*9*8cm ,宫颈肥大,长3cm,外口直径4cm,颈管内可见一灰白灰红肿物,大小4*2.5*1.5cm,切面灰白,质脆,肉眼浸润宫颈管全层,向上浸润宫腔,内膜粗糙,子宫体肌层不均匀增厚,厚 6cm , 切面灰白,编织状,质中,局部可见出血灶。
免疫组化:
ER(-),CK(-),P16(-),P53(-),Ki67(+20%),Vim(+),WT-1
(-),CK(-),H-caldesmon(-),CD10(+),Inhibin-a(-),Cyclin-d1(-),Desmin(+/-)
初步诊断:
(宫颈宫体肿物)梭形细胞肿瘤
考虑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诊断要点:
本例病变为梭形细胞肿瘤,结合部位,首先要区别:1.平滑肌源性肿瘤;2.子宫内膜间质源性肿瘤。病变细胞穿插在平滑肌间生长,考虑子宫内膜间质病变,细胞为低级别。
其次,区分:1.子宫内膜间质结节;2.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区别点在于浸润深度和是否有脉管侵犯。
“子宫内膜间质结节”病变界限清楚,向肌壁内突出深度<3mm,没有脉管侵犯,反之,诊断为低级子宫内膜间质结节。组化标记特点:大部分ER, PR, CD10, WT1阳性表达,肌源性标记阴性表达。“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组织学形态可以出现假乳头样结构,伴有螺旋小动脉或富于薄壁血管,斑片状胶原,并呈浸润性生长,脉管侵犯(舌状突入管腔)。
这个病例病变镜下形态:低级别梭形细胞在平滑肌之间生长,范围远远大于3mm,免疫组化标记提示CD10阳性,H-caldesmon阴性,仍提示为“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诊断。
最终诊断: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审核:顾斌
设计:鹏飞
编辑:程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