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目前,接种乙肝疫苗仍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目前,接种乙肝疫苗仍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
乙肝疫苗接种是否成功,是以机体是否产生定量的乙肝表面抗体为准。
但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咨询:
“为什么我接种了乙肝疫苗却没有产生抗体?要不要重新打疫苗呀?”
为什么接种了乙肝疫苗却不产生抗体?
1. 免疫反应太弱
有些人的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比较弱,只产生微量的抗体,以至于先进的检测方法无法发现表面抗体的踪迹。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和医生沟通,加大乙肝疫苗的剂量(每次10ug),每月注射1次,连续注射3个月。
另外,为了能提高免疫效果,也可以在注射乙肝疫苗的同时,合并使用其他免疫刺激类药物,比如:猪苓多糖、胸腺肽、卡介苗等。
2. 免疫功能低下
患伤寒、免疫缺陷、有晚期肾病、做过器官移植、艾滋病感染等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本就不容易产生抗体;
而正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病人接种乙肝疫苗也可能不会产生乙肝抗体;
个别儿童由于免疫功能发育尚不健全,少数人在儿童期注射乙肝疫苗也可能不产生抗体,或产生的抗体过少,因此起不到保护作用。
3. 乙肝病毒容易发生变异
变异后的乙肝病毒,生物特性有了新的变化,这时就会使乙肝疫苗无法发挥作用。
另外,一些乙肝病毒感染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亚型也有所不同。
乙肝疫苗是针对主要的病毒亚型而设,所以难免有顾及不到的亚型,如果是较为罕见的病毒亚型,乙肝疫苗也无法起到保护作用。
4. 乙肝疫苗效价过低
我们接种的乙肝疫苗普遍都是通过基因工程制造的纯度很高的重组乙肝表面抗原( HBsAg),是一种蛋白质,必须保存在2℃~8℃的温度范围内才最稳定。
如果在存储、运输等过程,疫苗所处的温度过低或过高,免疫效果就可能降低或丧失。
所以乙肝疫苗最好是在医院、防疫站和正规体检中心直接接种,不要取出带回家注射。
5. 身体已产生免疫耐受
有一些人可能在儿童时期偶然感染了少量的乙肝病毒,之后病毒虽然被机体非特异免疫清除了,但身体已经对乙肝病毒产生了免疫耐受,因此接种乙肝疫苗就无法产生抗体。
6. 慢性隐匿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还有一种情况,目前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正处于窗口期或者已经成为了慢性隐匿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处于窗口期的人群在以后的半年至2年,乙肝抗体就会出现,而隐匿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则可能逐渐出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进而成为慢性乙型肝炎。
7. 与接种年龄有关
年龄对乙肝疫苗应答率的高低有关。
新生儿的应答率较高,60岁以上血清阳转不到50%。
8. 与吸烟有关
吸烟会对免疫功能造成损害,尼古丁能引起慢性周围血管收缩,从而延迟疫苗的吸收。
当乙肝疫苗不产生抗体,我们该如何保护我们的肝脏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