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华东医院郑拥军:一生与“疼痛”结缘,生命不息,使命不止!

2021-12-13 13:45

14年过去了,华东医院疼痛科在郑拥军带领下成为了医院的重点学科。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疼痛是除了血压、呼吸、脉搏、体温之外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就是为了唤起全世界对于疼痛的关注。2007年7月20日,当国家卫生部正式颁布了227号文件,在中国所有二级医院设立疼痛学科时,也恰逢郑拥军作为一名疼痛医生踏上职业生涯的开始。这对从小就自学中医,立志为民减轻身体疼痛,最初择医主动放弃“热门科室”转投“边缘学科”的他来说,似乎冥冥之中就为这一天做好了准备:政策、时机、兴趣、理想、职业同时眷顾了这位青年,难怪郑拥军会斩钉截铁地说:“愿意干,不挣钱也愿意干,因为我太幸运了!”

14年过去了,华东医院疼痛科在郑拥军带领下成为了医院的重点学科,随之而来的是人员、设备、资源持续加持,他把这一切总结为做好自己的定位,拥有好的心态,永远清楚能为别人创造什么价值。

被低估的疼痛

关于疼痛,中国老百姓有“扛过去”的普遍观点,因为疼去医院“显得矫情”。这是临床上最普遍也是郑拥军最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疼痛是身体的信号,应该及时就医诊断,从这点上说,我们鼓励‘矫情一点,作一点’,因为是对你的身体负责”。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60%以上门诊病人因为疼痛就诊,30%有慢性疼痛。这些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后续会因为信息不对称“多走弯路”,还有一部分会为自己的忍耐付出更大的治疗代价。 

“很多人觉得疼痛由疾病引起,是一个症状,认为疼痛科只是一个分诊平台,其实这只是理想状态”。郑拥军把疼痛分为急性痛、慢性痛两种,急性的心梗、腹主动脉瘤或者胸主动脉瘤伴随撕裂疼痛和随时致死性的,应第一时间到急诊抢救,如排除上述疾病,疼痛科或许会给人意外的治疗效果。“经常很多病人在其他科室病看好了,痛始终在,可来疼痛科,一次两次就好了,她们就会懊悔自己早来就好”。所以疼痛科价值被低估以及公众认知模糊,或许是个现实问题。

别人的“沙子”我的“珍珠”

尼采说过:疾病损害人的机体,疼痛摧毁人的灵魂。疼痛虽然是一个主观感受,但也有客观表现,比如明显的出冷汗、手脚冰凉、血压升高、血糖改变、应激性的溃疡,胃肠黏膜缺血,严重还会诱发急性心肌梗塞等,临床上也有明确的诊断标准,比如疼痛参数、临床上辅助诊疗疼痛的手段红外热相图、心率变异性、脑功能磁共振评估等。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于疼痛的评估会越来越精准,也越来越客观”。 事实上,这些年郑拥军接待的病人“五花八门”,除了前面提到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看病无门”的病人外,还有不明原因致痛的,诊断清楚但其他科室治疗欠佳的,被嫌“病小”怕占医疗资源被其他科室“劝退”的,以及6个月以上形成“疼痛记忆”的慢性病病人。这些在其他科室像“沙子”一样散落的病人,只要到郑拥军这里,都被他捧成了“珍珠”。郑拥军介绍说,华东医药疼痛科为患者提供了一站式的疼痛综合诊疗平台。有很多诊断的工具、设备、技术、方法,其他学科非重点关注项目,这里都有,不仅涵盖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微创治疗,甚至包括手术治疗。“即使简单的疼痛药,误区和讲究也很多。医疗资源和医生精力是有限的,疼痛科的所有资源将全面供给服务这些疼痛病人”。

为使命而生的人

从孩童时代开始,郑拥军就怀有中医情结,也对疼痛医治兴趣浓厚,那时候他自学经络穴位,学周易,将“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深深印在脑子里,这个用中医治疗疼痛的梦一直到2019年终于圆梦了。他笑称是和一群初出茅庐的年轻医生一起拿到的中医执照。但这些年轻人可能不知道这位“同学”,是曾主动放弃收入颇丰的麻醉科投身疼痛科的人,是那个携手建立上海仁济医院疼痛科,打造医疗高地后奔赴下个目标的人;还是那个将华东医院一个虽有历史传统但逐步边缘的科室,重建血脉并发展成独立学科的人。 2014年,郑拥军来到华东医院,经过近八年奋斗,科室从1人发展到10人,有病房、门诊、全套的诊疗设备、患者口碑和影响力,一路的酸甜苦辣,郑拥军觉得像通关打怪兽,打过去了,就都很值得。

2020年3月,国务院下发通知,要求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对此,郑拥军认为,疼痛已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而走上了重要的疾病议事日程。与满足“生死场”的基本医保来比,商业保险对疼痛学科具有重要的补充意义。

郑拥军希望通过高医商保公司的介入,可以针对特定疼痛的病人设计出具有人文关怀的险种,也希望保险公司可以在人群医疗科普、病人筛查、细节服务对接上发挥自己的优势作用。不但满足医疗需求、治疗手段变化需求,更能依托商保体系所提供的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对疼痛病人身心上起到良好的疗愈作用。不忙的日子,郑拥军喜欢打篮球、打羽毛球、游泳、拳击,甚至打游戏。但他坦言自己闲暇的时间实在太少,看到镜子里自己耳旁白发增多,他也会感叹下是否要这么拼命,但很快就会被下一台手术或门诊给“叫醒”。 “有一个痛得死去活来的病人治好了,让人如释重负;又有一个始终找不到问题;还有好多人找不到‘庙门’;又有医生想加盟进来了,我要培养他们,也希望他们是真心热爱这门学科”。 这些都是他的使命,这一辈子既然能与“疼痛”结缘,就让生命不息,使命不止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华东医院,郑拥军,疼痛科,使命,结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