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中国传统文化——庄子、王羲之与元宇宙的奥秘
作者:孙新颜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品,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郗鉴派门生送信给王导,想在琅邪王氏家族中挑选女婿,王导让送信的门生去自家的东厢房随便选择。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的年轻人都很赞,他们听说来选女婿,都仔细打扮了一番,竭力保持庄重,只有一个青年在东边的床上露出肚皮看书,唯独他神色自若,好像漠不关心似的。”郗鉴说:“这人真是好女婿!”郗鉴打听这个青年是谁,原来是王羲之,随后就把女儿郗璿嫁给了他。
这个故事给求偶的青年才俊提了个醒,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庄子·田子方》: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盘礴,裸袖握管。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宋元君将要画地图。所有的画师都来了,接受命令跪拜作揖后就站在一边,他们把画笔濡湿,调好墨,外行的人占一半。有一个画师后到,他舒闲从容,没有小步快走(小步快走是臣子见君王的基本礼仪),他接受命令跪拜作揖,却并不站起,而是立即返回了住所。宋元君派人去看,他正解去衣服,盘腿坐着,撩起袖子握着笔杆。宋元君说:“行,他才是真正的大画师。”
所谓“真画者”,指的是突破维度束缚而进入自由率真、清净无染境界的人。中国传统文化以庄子为宗,其最高境界是齐物论中的物化——在人与对象的双重自然状态下实现物我浑融,即浑然一体、万物一体。
心有天游、天地一指、万物一马……突破术的维度才能进入道的境界,才有可能实现物质与意识的转化,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元宇宙”。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