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儿童医院哮喘气管炎专科:一支敢于吃螃蟹的团队,为攻克儿童哮喘过敏顽疾不懈努力
11月27~28日,福建省预防医学会过敏病预防控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论坛以线上会议形式召开,会议邀请省内外二十多位著名专家、教授线上授课,就过敏性疾病、小儿呼吸及哮喘的最新进展及相关热点问题作精彩的学术报告,线上观看量达5万多人次,并在12月6日~13日期间,开通线上回看功能。
据悉,本次大会主席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儿童医院哮喘气管炎专科主任唐素萍。这位享誉省内外的儿童哮喘专家,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她带领的专科团队连续多次登上权威机构发布的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提名,为攻克儿童哮喘过敏顽疾不懈努力,在国内过敏领域尤其儿科过敏领域独树一帜,大批省内外求医者慕名而来,满意率达95%以上。
唐素萍主任在“世界哮喘日”义诊活动中接受媒体采访
2009年3月,成立福州市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
也正由于有了这些平台,一年多次的科普活动开展起来了,一系列专业诊疗设备陆续引入,科室首创的一批治疗方式也让大批患儿受益,如科室先后引进负离子空气治疗仪、肺功能仪和24小时消化道PH值动态检测仪,对儿童哮喘、过敏性鼻炎和慢性咳嗽的诊断及疗效的评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009年,科室在全省率先开展气道炎症监测——呼气一氧化氮浓度监测,专科设备及医疗技术水平在我省乃至全国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在全省率先采用过敏原皮肤点刺方法以取代皮下注射法进行过敏原皮试;应用辅助吸入装置-吸舒、加定量吸入(MDI)装置治疗儿童哮喘;在省内率先采用泵吸舒喘灵溶液治疗哮喘急性发作,以取代以往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治疗。
科室还是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福建省健康呼吸中心”、“全国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示范中心”及福建省预防医学会过敏病预防控制委员会、福州市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挂靠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科室分别在1990年、2000年及2010年3次承担全国哮喘协作组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地区的调查任务,在资金短缺、人员少的情况下,整个科室人员一起利用休息时间,到学校、社区,走家串户,对儿童哮喘的发病率进行认真逐项调查,共完成5万多人次福州0-14岁哮喘儿童流行病学调查任务。其中2010年流调,在全国率先开展哮喘儿童农村“流调”,得出的发病率数据为政府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培训基层医生 推动“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
今年的5月9日,唐素萍主任带领科室医护团队前往建阳区总院妇幼保健院参加“世界哮喘日”的义诊。
活动现场,一名9岁女孩悠悠(化名)突然从候诊的人群中跑出来,向唐素萍主任微笑示意,送上一束鲜花。原来,她是唐主任去年接诊过的哮喘患儿。
今年5月9日,建阳9岁女孩悠悠与唐素萍主任在“世界哮喘日”义诊现场
悠悠从小热爱运动,自从得了哮喘后,她就不得不与体育运动“说再见”了,加上当初不规范口服抗哮喘的激素药物3个多月,悠悠出现虚胖、激素副作用面容等,每天情绪低落,不爱说话。去年,悠悠在家人陪同下,前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儿童医院哮喘气管炎专科,找到唐素萍主任。
经过规范治疗后,悠悠停了口服激素,1年多来哮喘没有再次发作,性格也恢复了爽朗。看到悠悠治疗后的变化,唐主任非常欣慰。
“这些病例告诉我们,哮喘儿童只要经过规范化系统治疗是可以与正常孩子一样的。”唐主任面对患儿如此,面对需要科普知识的群众亦无二致。
坚持不懈每年的“世界哮喘日”开展大型公益义诊咨询活动
连续多年开展哮喘夏令营、冬令营,提高了儿童哮喘自我管理能力
唐素萍作为福建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副主委、省儿科学分会常委、哮喘协作组组长,她深刻知道,全省变态反应疾病诊疗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基层单位。从医三十多年,唐素萍利用周末奔波于全省各地,到基层举办学习班;在她看来,把基层医生培训好了,患儿就不必大老远跑到福州来看病。
此外,为了能让儿童哮喘门诊往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多年来,唐素萍为推动各地市级医院顺利通过创建“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而四处奔走,经常为了高效工作,她一天赶两个地方,早出晚归,第二天照常看门诊。
她说,下乡很辛苦,经常午晚饭都是在路途中将就解决的,但是看到这些基层医生经培训已在当地建起了规范化的专科门诊时,觉得很欣慰。
据了解,在唐素萍与儿童哮喘专科团队的推动下,全省目前拥有40家“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建设单位,2家“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区域中心和2家全国“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示范中心。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张帅
编辑:小枫
审核:黄美辉、朱晓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